Fw: [分享] 一分鐘搞懂硬式咆勃(HardBop)

看板jazz (爵士音樂)作者 (Guitarist)時間9年前 (2015/07/27 16:19), 9年前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是"一分鐘搞懂爵士樂"系列文章的第四篇, 吹音樂沒有錢所以我也沒有錢惹 (QQ) 所以這次的文章刊在台中教授爵士樂的 "古門音樂"網站中 (http://groovement-music.com/) 這篇文章探討甚麼是硬式咆勃爵士樂,歡迎大家閱讀指教。 原文網址:http://groovement-music.com/column/content.php?cid=14&id=418 如果對當代爵士有興趣的朋友, 也歡迎加入我的粉絲專頁一同討論: https://www.facebook.com/ginjazzyology <一分鐘搞懂硬式咆勃(HardBop)> 文:林華勁 有些人認為硬式咆勃〈Hardbop〉的緣起, 是因為當時爵士樂環境為登上時代雜誌封面的Dave Brubeck 及酷似電影明星James Dean的Chet Baker等白人酷派樂手霸佔的情形下, 黑人音樂家所做出的反思。 撇開種族方面的社會學論調來看, 其實硬式咆勃的基本精神和酷派爵士類似, 都在於擺脫咆勃時代過度強調個人即興及炫技的思維。 硬式咆勃在音色表現上深受薩克斯風手Coleman Hawkins的影響, 有著抖音、滑音、顫音的濃烈表情,以及音量起伏大的激昂表現, 節奏組也多半以非常具驅動力的搖擺感鞭策即興者前進。 許多音樂家開始嘗試自行創作, 特別是黑人音樂家喜愛回歸黑人傳統, 置入諸如靈魂、藍調、福音、進行曲的元素, 甚或結合當時和早期節奏藍調息息相關的Boogaloo舞曲風格, 而有"Blues March"、"Moanin'"、"The Preacher"、"Sidewinder" 這些作品的出現。 誠然,這些元素形塑樂迷們熟知的硬式咆勃風貌, 但是真正成就硬式咆勃的藝術性創作, 應是音樂家開始大量自行設計的和弦行進和特殊曲式。 非功能性半音上下行二五和弦連接以及降二代五和弦行進, 雖在咆勃時期即已經出現, 但更廣泛被運用在硬式咆勃經典名曲如 "Moment's Notice"、"Along Came Betty"、"Stablemates"及"Peace"中。 不再囿限於32小節AABA曲式, 硬式咆勃作曲家在不規則曲式長度和小節數的設計, 也讓音樂更富有挑戰性。 最具代表性的硬式咆勃樂團, 當是鼓手Art Blakey領軍的Jazz Messenger樂團。 此樂團猶如硬式咆勃研究所般, 培養出Lee Morgan、Freddie Hubbard、Benny Golson、 Wayne Shorter、Bobby Timmons等好手, 更在兩管/三管編曲上有許多創新。 Blakey大開大闔的輪鼓技巧、蘊含非洲律動的Tom-tom打擊、 強力驅動的搖擺感,延續火力直到80年代, 眾多年輕新生代如Wynton Marsalis、Terence Blanchard等亦雨露均霑。 鋼琴家Horace Silver不論在黑人音樂領域或是實驗性創作俱相當多產, 彈跳式的演奏更是放克音樂的先聲。 小號手Clifford Brown雖然早逝, 和鼓手Max Roach卻也留下讓所有爵士小號學生都得學習的錄音。 薩克斯風手Sonny Rollins在動機發展和節奏運用的創意, 則擺脫咆勃音樂的陳腔濫調(cliché),讓即興更言之有物。 小號手Miles Davis所率領的第一經典五重奏 包括薩克斯風手John Coltrane、鋼琴手Red Garland、 貝斯手Paul Chambers和鼓手Philly Joe Jones。 雖然沒有甚麼個人創作,卻為硬式咆勃的合奏模式立下教科書般的典範。 硬式咆勃從50年代中期無縫接軌到60年代中期的後咆勃(Postbop)。 這個爵士樂黃金時期的精采錄音,多半收錄在爵士大廠Blue Note中。 由廠牌創辦人Alfred Lion擔任製作,Rudy van Gelder擔任錄音師, Francis Wolff擔任封面攝影,是Blue Note的勝利方程式。 當然,Prestige、Riverside等廠牌也是爵士樂迷挖寶的場所。 想當個稱職的爵士樂迷,從硬式咆勃入門絕對是不會錯的選擇。 建議聆聽: Miles Davis《Cookin'》、《Relaxin'》、《Workin'》、《Steamin'》 Art Blakey《A Night in Tunisia》、 《At the Cafe Bohemia, Vol. 1/2》、《Caravan》 Horace Silver《Blowin' the Blues Away》、《Horace-Scope》、《Finger Poppin'》 John Coltrane《Blue Train》 Clifford Brown & Max Roach《Clifford Brown & Max Roach》、 《Clifford Brown & Max Roach at Basin Street》 Sonny Rollins《Sonny Rollins Plus 4》、《Saxophone Colossus》、 《A Night at the Village Vanguard》 Lee Morgan《Sidewinder》 Hank Mobley《Soul Station》 一分鐘系列: 1. 一分鐘搞懂爵士樂 http://0rz.tw/Gmhbb 2. 一分鐘搞懂咆勃(Bebop)爵士樂 http://0rz.tw/8nn5l 3. 一分鐘搞懂酷派爵士(Cool Jazz) http://0rz.tw/6mAbu 4. 一分鐘搞懂硬式咆勃(HardBop) http://0rz.tw/4Rw4X -- 現代爵士音樂研究院: http://www.facebook.com/ginjazzyology http://ginjazzyology.bravehos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2.168.22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uitar/M.1437984709.A.65F.html ※ 編輯: JohnScofield (61.222.168.225), 07/27/2015 16:18:12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JohnScofield (61.222.168.225), 07/27/2015 16:19:21

07/27 21:20, , 1F
等Fusion篇就可以介紹你的id了!加油!
07/27 21:20, 1F
※ 編輯: JohnScofield (123.192.127.28), 07/28/2015 08:21:53
文章代碼(AID): #1LjUcBzn (jazz)
文章代碼(AID): #1LjUcBzn (ja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