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獻] 如何做吉他手的好朋友(聽說徵人要貢獻 …
我下這個標題的意思並不是說樂團裡面鍵盤手都會跟吉他手感情不好,
而是說,鍵盤手如果跟吉他手在演奏時沒有好的協調或balance,
那真的是一場恐怖的災難。
雖然聽說,吉他手跟鍵盤手打架時,多半是鍵盤手比較佔優勢
(請見http://www.wretch.cc/blog/virusmark/6565851)
但是我們是玩團不是釘孤枝,
就算聽眾聽了覺得「好像吉他手彈錯了」,其實鍵盤手也沒啥好得意的。
因為觀眾多半還是會加個評論「聽來怪怪的」,
狠一點的直接說「難聽」。
所以,怎樣在表演時跟吉他手當好朋友,互相補足差異,
對鍵盤手來說,其實是很重要的課題。
小弟就自己的經驗,簡單地說說自己的想法,也希望能拋磚引玉:
1.瞭解吉他手的語言
我不知道板上有多少鍵盤手是「完全沒有古典鋼琴」根基的?
我的猜測是:恐怕很少。
如果你完全沒有被爸爸媽媽拿槍指著頭押著你學鋼琴的經驗,
又或者你本來就是吉他手,因為各種因素轉鍵盤手,
那恭喜你,我想這個問題對你而言並不存在。
但依我個人的經驗,
「瞭解吉他手的語言」,真的是避免跟吉他手打架的第一步,
而且是很重要的一步。
那什麼是吉他手的語言?
其實只要你去隨便抓一首歌的和弦來看就知道了。
有沒有發現簡譜上面註記了一堆莫名其妙的英文+數字?
什麼2m啦、5sus啦、6m啦、2m7啦......
要是小弟沒有因為深夜打貢獻文昏了頭,
那這個東西就是吉他手的語言,也就是他們彈的和弦
對「大部分」從小接受古典剛琴的鍵盤手而言,
我們熟悉的語言是五線譜、豆芽菜
而五線譜這種語言基本上是你要彈什麼音、怎麼彈、甚至該彈哪一鍵
都老老實實鉅細靡遺地說清楚講明白,
但是吉他手看的和弦卻是一個簡單的符號就代表要彈的「好幾個音」
例如你看到C,那他要彈的就是C、E、G;看到Cm他要彈的是C、bE、G
(另外,學鋼琴的幾乎毫無例外,一開始都分不清楚音名跟唱名
所以當人家在講什麼C、D、E,時鍵盤手還要花一點時間去轉換成do、re、mi)
好吧,當我們比較知道吉他手的語言後,
你就會發現,
如果某一個小節明明上吉他手要彈的是最簡單的C和弦,
但是鍵盤手老兄突然耍帥彈了一個Dorian調的調式音階,
嗯.....吉他手與鍵盤手的戰爭就開啟了......
所以,
試著去看懂吉他手那又蠢又無聊的和弦符號吧
(雖然聽說五線譜才是王道)
你會發現,
你多了一種跟別的樂手溝通的音樂語言,
尤其是想要做場的鍵盤手,
你一定要知道你的吉他手在讀什麼譜、在彈什麼音,
別忘了,
舞台上的主角,常常是吉他手。唉~
2.瞭解整首歌的結構
一般的流行歌,不外乎就是intro、verse、chorus、bridge、outro
而且在編曲上,往往前面都會是比較簡單的編曲,
大概在過了第一段的主歌進入副歌後,吉他手跟鼓手才會變得比較花俏
所以某些比較老式的編曲、尤其是比較抒情一點的歌曲,
(這樣說似乎不太正確,不過至少八零年代的一些國語流行歌是這樣編曲的)
一開始是鍵盤手(其實主要是鋼琴)先進去,
鋼琴與vocal先跑了一段主歌後,再加進其他的樂器。
以這首老歌「你是我心中的傷痕」為例吧:
http://tw.youtube.com/watch?v=w6A86eGCuAE
前面一開始應該是用鍵盤做的音效,然後就是鋼琴伴奏
等到大概1:10第二段主歌開始時,才有貝斯進來
(而且一直到副歌時都還是只有鍵盤、貝斯跟某些音效,而且貝斯越來越花)
電吉他跟鼓一直到了bridge時才出來。
這種編曲跟時下一把主奏吉他從頭刷到尾的作法,
很明顯就有不同的編曲結構,
而這也提供給和聲能力較好的鍵盤手較多的發揮空間。
如果你要彈的歌是那種吉他從頭稱霸到尾的美式搖滾樂,
那不好意思,
鍵盤手恐怕要低調一點了。
3.瞭解吉他的聲音特性
其實與其說瞭解吉他,或許更精確的說法是瞭解「吉他手的效果器」
畢竟一把吉他上面就那麼三、四個旋鈕,
再怎麼調就那幾個tone,
但是吉他手幾乎不可能不使用效果器,
當他開破音時、開distortion時、或是哪幾個音用了殘響、或哪幾個音做了特殊音效,
身為鍵盤手的你都要有心理準備,
因為你的鍵盤上有比吉他手更多的音效,
你要能清楚知道在那個當下,
你要怎麼反應。
而這也是一些鋼琴手在當鍵盤手時最容易挫折的地方,
因為我們有時候的確不太會玩這些音效
不過基本上只要多摸鍵盤、勤勞一點多研究你的使用手冊
其實玩鍵盤音效是會帶來很多樂趣的
4.瞭解自己該補些什麼
這裡必須講一個挺悲哀的事實
樂團的靈魂人物幾乎都是吉他手或vocal,
最能耍帥的也是這兩個傢伙,
所以儘管鍵盤手有時候必須讓路讓吉他手去發揮,
而只能讓自己擔任配角的角色。
這一點貝斯手就多半有比較好的觀念,
例如當吉他手很興奮地狂刷power chord的時候,
他可能就是老老實實地跑根音,
讓吉他手剛猛的和弦能夠跟鼓完美結合在一起。
頂多就是在兩個小節中間空檔的時候彈一小段簡單的過門
(厲害一點的貝斯手可能用低頻跑一段調式音階,相信我,聽起來真的很漂亮)
鍵盤手有時候也要效法這樣的態度。
例如吉他手在金屬速彈時,
你可能就跟著彈震音(就是哈農最後的練習曲的技巧)
如果這個時候你竟然想學巴哈彈起賦格,
那整體的音響效果可能會非常恐怖。
最後
如前面幾位板友的建議,
好的KB手要多聽聽其他樂手在彈些什麼,
多瞭解其他樂器的特性,
然後在編曲的時候能夠很清楚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可以多彈、什麼時候要少彈
如果你合作的樂手不夠強的時候,
你能夠漂亮地將較難的段落cover過去,
那其實你應該會是大家都想要合作的鍵盤手。
我只是說說我自己的想法,
也歡迎大家提出不同的觀念互相交流,
謝謝!
--
當女人說不愛你時,你就算是上帝也沒有辦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69.66.27
※ 編輯: audition 來自: 219.69.66.27 (10/29 01:41)
推
10/29 03:12, , 1F
10/29 03:12, 1F
→
10/29 03:12, , 2F
10/29 03:12, 2F
推
10/29 10:17, , 3F
10/29 10:17, 3F
→
10/29 10:17, , 4F
10/29 10:17, 4F
推
10/29 11:47, , 5F
10/29 11:47, 5F
推
10/30 17:25, , 6F
10/30 17:25, 6F
推
11/01 22:49, , 7F
11/01 22:49, 7F
keyboard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5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