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獻]爵士和聲學的介紹與圖解 Q&A版本

看板keyboard (鍵盤樂器)作者時間15年前 (2010/05/19 15:1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以下的問與答,是非常多人都有的疑惑,希望能對初學者有幫助 影音版-請點網址 http://blackflavour.pixnet.net/blog/post/6435112 --------------------------------------------------------------- 1.為什麼要在學琴過程中導入和聲學? 傳統的「視譜演奏」著重「眼手併用」,只要兩者跟得上樂譜,就能完成可預期的音樂。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穩定度高,適合有志考取音樂科班的學生。 然而,即使完成100%的視譜演奏,你仍會 感到空虛。因為你缺少了最重要的元素,就是 「自己的語言」。就像學會「朗讀」後,你仍期待有一天能「演講」。 因此,有位鋼琴演奏教授曾說:「演奏再華麗流暢,但缺少感情與個人風格,我還寧願去 聽不完美的東西!」。所以音樂人為了不迷失自己,常會用「樂理」來「轉述」樂句。這 種「心手 合一」的音樂不僅貼近人性,更讓聽眾耳目一新,產生高度的期待。因此,想 要自由的轉述樂句,你需要從「和聲學」開始! 2.要到何種程度才適合學「和聲導向演奏」? 如果學琴不是為了準備科班考試。那「我思,故我"彈"」的能力不用等到進科班後再培養 。和聲學的定義(From 互 動百科)中提到:「對於從事演奏(各種樂 器)、演唱、指揮、理 論、作曲等各種音樂活動的音樂家來說,和聲學是一種極為必要的音樂理論知識和基本技 能」。 既然是「基本技能」,我們應該在初學樂器時就同步導入,因為兩者可說是相得益彰。只 要「知其所以然」,彈奏將變成腦海音符的自然流露。即始一時忘譜,也能馬上「轉述」 自己的精彩樂句,這也是大師們永遠都不會彈 錯的原因。 3.「和聲導向演奏」,聽起來好困難,它是如何運作的呢? 人的靈感不可靠,除了雜亂、 來去不定、 撞歌外,更常困在慣用旋律裡無法自拔 。問 題的根源來自於「太依賴直覺」。若想突破直覺,就得從和聲角度來思考,才能有新 的 代理樂句產生。 視譜演奏時,我們不再照單全收,而是與樂譜互動。樂譜提供框架,和聲 學在框架內提 供多種和聲路徑,且每種路徑都有不同的單音與旋律線可使用。一旦應用純熟後,就可以 嘗試無框架的即興旅行,它能讓你從C大調出發,在D小調休息,最後在Eb大調結尾! (點 下圖放大觀看) 和聲導向演奏圖 http://blackflavour.pixnet.net/blog/post/6435112 請仔細觀察以下影片(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使用的新和聲路徑,就會更明白了( 前奏有點長,可跳到中間聽)!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8cnPVpbI2E&feature=player_embedded
4.我彈奏的是R&B、Rock、教會音樂,也需要學「爵士和聲學」嗎? 爵士和聲學理 論,可說放諸四海皆准,適用所有曲風。因為爵士和聲在上世紀的音樂融 和中,舉足輕重,新興樂風往往承 襲了部分的和聲。相對的,「節奏、重弱拍的變化」 才是樂風差異的主因。因此,想要彈外國的曲風,除了學習節奏以外,和聲也要跟著進化 ,才能擺脫「彈什麼曲風,都有濃厚台灣味」的瓶頸。 -------------------------------------- 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http://www.youtube.com/user/MrBlackflavou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31.134.44
文章代碼(AID): #1Byv146p (keyboard)
文章代碼(AID): #1Byv146p (keybo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