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的文章--關於蘋果日報

看板media-chaos (媒亂(媒體亂象))作者 (doyna)時間19年前 (2005/09/27 17:39),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在恨板看到的 轉過來這裡 不過抱歉 我不知道天下的原標題是啥...orz -------------------------------- 上一季,台灣《蘋果日報》的市場調查第一次領先其他老報紙,雖然領先數字仍在誤差範 圍內,卻已經嚇壞落後者。上個月,一千萬現金被護送到《蘋果日報》,老闆黎智英犒賞 員工讓報社轉虧為盈。上個禮拜,蘋果日報漲價成十五塊,這是其他老報紙不敢做的事。 很多人或讚歎或批評《蘋果日報》,卻不知道「小報媒體」的成功經驗,在上個世紀初就 已經出現,不是新鮮事。 「小報」原本是個受主流媒體輕視的字眼,但現在已經翻黑轉紅。「小報」不再是個貶抑 辭,它的經營哲學受到廣泛地討論,就連歷史悠久的老媒體也不敢忽視,甚至尾隨其後, 模仿這套賺錢哲學。 「小報」指的是一種特殊的新聞取材概念,它的大小尺寸只有大報的一半,內容風格是更 多的圖片,與更簡要的文字。它深信新聞的目的是娛樂,而非文以載道。它大膽地跨越公 /私的模糊地帶,製造更多新聞。「小報」鄙視道貌岸然的假新聞,勇於揭發、扒糞與偷 窺。 一百年來,對小報的批評從未減少。它被指控刊登太多羶色腥的圖片、插畫與新聞,又過 度渲染性愛、犯罪、情感性的情節;表面上標榜破除偽善,但又不斷侵犯個人隱私,等於 製造了另一種偽善。 小報倡議法律正義與政治透明,但從不提供必要的知識背景,也不理會繁複的司法程序與 政治論辯,只要將故事簡單化、娛樂化、軟性化,並用更多的影像與圖表包裝,重點是好 看就好。 但讚揚小報成就的也不少,包括強調娛樂的重要性,為新聞事業締造更高的商業價值;加 上,小報重視基層民眾的口味與意見,看報的人因此更多了,更多小市民有機會說出他們 的心聲,這何嘗不是媒體民主化應有的建樹? 《蘋果》如入無人之境 在經營策略上,《蘋果日報》是以小報的體質,向大報邁進。它採用與大報一樣的報紙版 面,你很難用尺寸去判定它是小報;它有很多內容會引來羶色腥的批評,但偶爾也有深度 報導;它滿足讀者的偷窺欲,但也揭發政商權力腐敗的內幕;它有機車狗仔隊,也有從事 「調查報導」的看門狗記者。它擁抱小報哲學,卻又聘雇了許多在大報無法施展抱負的新 聞人。 這種經營策略放在報業體質日趨弱化的台灣,更讓《蘋果日報》彷彿闖入無人之境。如今 台灣的傳統大報紛紛裁員,剛加入的小報卻擴編加薪。以前這些自許為「大報」的媒體, 還會挺直腰桿痛罵小報新聞欠缺多元主義,性好羶色腥,但當只有小報的經營策略一路穩 賺不賠時,似乎已預言小報未來的地位。 小報效應扭轉新聞內容 我是一個新聞工作者,我的年齡讓我不再憤世嫉俗,而是對新聞真正的憂慮。《蘋果日報 》所引起的小報效應,已在台灣新聞界蔓延,電視尤其明顯。新聞內容不再以資訊與知識 為主,大家似乎已覺悟到,這些東西天生就不吸引人。於是,新聞全面軟性化,國際新聞 也走向娛樂化、災難化,社會新聞更強調故事與犯罪。 從此,一些不必要的細節瑣事,全上了新聞,連帶新聞理念也產生動搖。現在新聞工作的 要求不是守望、蒐集資料、或是報導真相,而是努力衝高收視率與閱讀率,這已經成為衡 量記者身價與能力的主要指標。「小報化」為老闆賺進鈔票,卻是記者的慢性自殺。這種 新聞模式操作久了,早已遺忘「好」新聞、「壞」新聞的界線在哪裡。 「小報化」更是以追求利益的極大化為主要目標。很簡單的經營原理是,如果老闆可以花 比較少的投資去經營小報新聞,就可以擁有比較多的讀者或觀眾,進而獲取大量利潤,有 什麼理由可以說服這些老闆,投下更多的時間與金錢去培養更多講究深度、派駐國外、與 調查的記者呢? 我漸漸悟出,批評小報,並無法讓自己得到救贖。要反省的是,傳統的古典新聞理念是否 真的太浪漫?一個成熟、專業的新聞產業,在台灣還有沒有機會? 可笑的是,我是個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美國《紐約時報》,就是厭煩了羶色腥之後的 產物。我只能繼續蹲馬步,靜待這一天早日到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29.79.82 ※ 編輯: doyna 來自: 220.129.79.82 (09/27 17:40)

09/27 18:21, , 1F
原標題是"小報老闆的生意經"
09/27 18:21, 1F

09/27 19:24, , 2F
感覺很像林照真的文章
09/27 19:24, 2F
文章代碼(AID): #13EHD7JV (media-chaos)
文章代碼(AID): #13EHD7JV (media-cha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