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2008傳播學生鬥陣秋冬讀書會

看板media-chaos (媒亂(媒體亂象))作者 (Amanda)時間17年前 (2008/10/18 00:5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08傳播學生鬥陣秋冬讀書會-「科技」始於人性,終於何處? 察覺科技對當今社會勞動產生的影響 今年(2008年)十一月開始,我們嘗試將讀書會循著「科技」的軸線,作為理解當今社會勞 動過程的一種面向。  常言,「科技」始於人性,而我們不免進一步發問,「科技」該終於何處?與其停滯 在這樣懸然未決的大哉問裡,不妨轉向面臨我們當下正在發生的現況:科技對當今社會的 勞動過程產生影響如何被察覺。 閱讀先從《共產黨宣言》開始,定調這次閱讀的方向。爾後,納入當代潮流思想大家 米歇爾‧傅柯的思想--在讀書會過程裡,藉著大家的討論,釐清傅柯常被援用的「權力」 概念,接著,閱讀拉克勞的《文化霸權和社會主義的戰略》,理解傅柯思想與馬克思主義 結合的可能性。讀書會的尾聲,引入「科技」的討論,在閱讀與彼此討論激盪之中,漸漸 析出科技與當代的勞動過程相生關係,瞭解科技隱而未察的作用力。 希望有興趣與熱情的大家一起來共享我們的讀書會與討論! 地點: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辦公室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0號6樓之1) 時間:2008/11/2~2008/1/11,每隔週日上午十點至十二點(共6次)。 讀書主題與週次進度:請見本文最下。 ▲讀書會進行方式:定在隔週的週日,由參與讀書會的成員輪流導讀(導讀者事先製作準 備讀本摘要與問題),簡單導讀後開放討論。 ▲基本要求:準時出席,全程參與,但保留請假的彈性。聚會前閱讀完畢指定讀物,聚會 中積極發表心得意見。 △報名辦法: 來信請寄 scstw2003@gmail.com ,並附上以下資料,以便於我們與您聯絡。 --------------------------------------------------------------------------------- 姓名: 學校系級/工作單位: 電話: Email address: ------------------------------------------------------------------------------------------ 我們收到來信會儘快回覆確定。(因為場地空間有限,請有積極興趣的朋友趕快報名) 2008秋冬傳學鬥溫暖讀書會,暖烘烘的精神糧食上菜囉: 11/2 相見歡! Marx, Karl, and Engels, Friedrich. (1848).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中譯本: 《共產黨宣言》) 11/16 Foucault, M. (1995). 《規訓與懲罰》,劉北成、楊遠嬰譯。台北:桂冠。頁:135-227 。 11/30 Laclau, E.(1994). 《文化霸權和社會主義的戰略》,陳墇津譯。台北:遠流。頁67-126 。 12/14 Dreyfus, Hubert L. and Paul Rabinow. (1992)《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錢 俊譯。台北:桂冠。頁187-216。 姚人多(2002)。〈傅柯的工具箱-權力篇〉。《當代》,175:70-83。 12/28 O'Doherty, Damian and Hugh Willmott. (2001). Debating labour process theory: the issue of subjectivity and the relevance of poststructuralism, Sociology, 35 : 457-476. 1/11 Meiksins, Peter. (1996). Work, new technology, and capitalism. Monthly Review: An Independent Socialist Magazine. 48(3), p99-113. Doolin, Bill. (1998).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disciplinary technology: being critical in interpretive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3: 301-31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7.19.69.120
文章代碼(AID): #18-CGaZv (media-chaos)
文章代碼(AID): #18-CGaZv (media-cha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