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 正視語言暴力對兒童的傷害
本文在昨天《國語日報》第十三版「學者觀察站」專欄。
正視語言暴力對兒童的傷害
鄭淵全 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教授
中研院月初舉行院士會議,人文組熱烈討論社會充斥語言暴力的現象,希望
藉由教育力量,端正社會風氣,培養富而好禮的社會。
提及社會語言暴力現象,直接聯想到的就是當今媒體政論節目、立法院國會
殿堂及政治人物的語言暴力。此外,語言暴力還充斥在虛擬網路世界,以及職
場、學校、家庭之中。曾幾何時,我們引以為傲的文明社會、標榜言論自由的
民主社會,已病得相當嚴重。語言暴力猶如毒菌,它會腐蝕社會的禮儀、道德
規範;也給兒童最壞的示範,對兒童學習與成長造成嚴重的傷害。
就教育與學習觀點,我們強調學校、家庭、社會環境對兒童學習的重要性。
大人的語言暴力,尤其是官員、民意代表、電視名嘴等的「上所施」,並透過
媒體,尤其是電子媒體鉅細靡遺強力放送,兒童深處這樣的語言暴力環境,社
會提供這樣的「楷模學習」,兒童久了自成習慣,有樣學樣,形塑出語言暴力
傾向。這種「上所施,下所效」的楷模學習結果真令人擔憂,難怪學校教師常
常感嘆:這教我如何教導學生?
語言暴力現象該如何改善?我們該如何提升台灣社會的人文與民主素養,提
供兒童一個免除語言暴力的學習環境?建議如後:
一、國會殿堂的自律與監督:人民享有言論自由,民意代表在國會(議會)
殿堂中更享有言論免責權,但不表示允許使用語言暴力。建議各級民意機關,
主動提案將語言暴力納入自律公約中,各政黨也應規範黨籍民意代表,人民期
許政治人物能夠自省,改善語言暴力現象,迎向祥和社會。另外,建議民間的
國會觀察團體,將民意代表的語言暴力現象納入觀察重點。
二、行政官員的以身作則:現在雖然強調行政官員的服務精神,但在人民心
目中,行政官員就是「長官」,長官必須扮演楷模角色,應以身作則。如果長
官經查使用語言暴力,就是不良示範,會對兒童、社會大眾產生耳濡目染、潛
移默化的影響,社會風氣必然敗壞。語言暴力應納入升遷與考核辦法中,並嚴
格執行。
三、媒體的自律與「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簡稱NCC)的監督:民眾有
知的權利,媒體當盡言責,但衷心期盼媒體能負起社會責任,恪守職業道德,
多報導溫馨感人的事件,少流布腥羶污衊的心文,切勿以民中知的權利當藉口
,大肆報導充滿暴力的話語;勿為提高收視率,而邀請一些擅長辛辣言詞的名
嘴上節目推波助瀾,這樣才有可能減少當前社會的語言暴力。NCC負有監督
媒體的責任,應訂定法規,將媒體的語言暴力傳播納入管理與監督重點。
四、規範政治談話節目:不在闔家觀賞時段播出,採分級方式,列為「輔導
級」,兒童不宜觀看,十二歲以上者應由父母陪同觀看。
五、培養人文修養和推動品德教育:雖然教育體系向來強調人文修養和品德
教育,但仍須提出具體改革與推動方案。建議教育部將此議題納入施政重點,
各級學校也應強化各項推動策略與作法。人文修養和品德教育不只是個人的修
身,更是一種公民教育。學校應整合課程、教材、教法,乃至班級經營、家庭
教育與親職教育等,永續推動人文修養和品德教育,切勿再落入傳統形式窠臼
。
我們必須正視語言暴力對兒童的傷害,從教育單位、學校及教師、社會團體
、傳播媒體、政治人物、政黨等全面提升人文修養和品德教育,才能為兒童提
供一個免於語言暴力的學習環境,端正社會風氣,培養富而好禮的社會。
--------------------------------------------------------------------
讀了這篇報導之後,我覺得他在前面的現象觀察還滿正確的。
尤其像我自己,因為家裡有李濤和衝車將軍的忠實觀眾,
我在家準備重考期間也在耳濡目染之下一度要求自己:
「衝車大將軍這麼多資料是從哪裡來的?
如果我能用同樣的方式與態度要求自己,休說我老早就能考上研究所,
連非常好用的中文文法書不用多久都能寫出來!」
甚至到現在,我偶爾還會想「如果沒有那些倫理規範,我何嘗不想如此!」
但回過頭來,且逐項檢視他說的可不可行:
一、要求議會觀察團體注意語言暴力可行;其他需要很大的壓力才能推動。
二、要求長官莫用語言暴力可行;納入升遷考核時,應特別留意民眾對公務員的投訴。
三、要求媒體自律、NCC加強監督,需要我們的長期努力、
使之足以影響換照審查的結果,否則等於緣木求魚。
我也覺得作者把NCC的權力想得太大了。
四、把政論節目放在其他時段,除非社會有充分共識並強硬施壓,根本不可能。
五、對人文修養與品德教育的要求雖非速效,但仍需執行。
同時社會重理輕文的態度也要革除,才有長效。
所以總體來說,可以努力的地方很多,但不完全是作者所說的地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4.6.99
media-chaos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