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揚] 自由:南一中高一生巧用雙鏡 開車少死角

看板media-chaos (媒亂(媒體亂象))作者 ( )時間17年前 (2008/10/09 12:34), 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oct/7/today-life10.htm 利用折射原理奪發明金獎 〔記者黃博郎/台南報導〕台南一中高一生吳柏陞熱愛發明,國中時曾發明「膠 帶隨身切」,獲全國青少年發明展特優。今年有感於姨婆不幸因休旅車駕駛人的 左前柱視覺死角而被撞死,發明「汽車盲區消除裝置」,消除駕駛視覺死角,獲 二○○八世界青少年發明展金牌,並可望量產上市,終結類似悲劇再發生。 年僅十四歲的吳柏陞是資優生,小五時跳級國一,去年將塑膠空瓶口等廢物利用, 研發可攜帶的「膠帶隨身切」,獲得全國特優。今年更上一層樓,以兩片鏡子做 成「汽車盲區消除裝置」,使駕駛清楚看見被左前柱擋住的人車。這項發明已取 得台灣與英國專利,正申請美國專利,進一步改良上市後,將可避免不少交通意外。 姨婆被撞枉死 立志研發 該項研發背後隱含一段感人故事,原來是吳柏陞的姨婆、前長榮女中董事長莊淑 儀去年因車禍死亡,原因是肇事駕駛視線被汽車左前柱擋住,根本沒看到行經的 莊淑儀,數秒的盲區,造成一輩子無法挽回的慘事。 經此巨變,不會開車的吳柏陞常坐在父親車上思考如何消除盲區。他發現國外有 人在前柱挖洞,但此舉會影響車體結構;也有人外裝攝影機、內裝液晶螢幕,但 駕駛身體角度一變動,影像就無法連貫。 吳柏陞遂用潛望鏡原理,在車內裝設兩面鏡子,利用物理反射原理調整角度,成 功消除死角。他的作法是在駕駛前擋風玻璃下方裝設第一面鏡子,用來接收被前 柱擋住的視覺死角影像,這個影像會折射到固定在駕駛側前柱的車內側另一面鏡 子上,影像的精確度與在前柱挖洞無異。 二○○八世界青少年發明展比賽日前於台北舉行,共有來自十五國、超過七百名 選手齊聚一堂比創意,府城學子拿下多項獎牌。吳柏陞更以「神奇的透視術,汽 車盲區消除裝置」拿下健康促進組金牌及最具市場價值組銀牌。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oct/7/images/bigPic/600_7.jpg
汽車盲區消除裝置示意圖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oct/7/images/bigPic/600_8.jpg
熱愛發明的吳柏陞興奮地說明他所發明的「汽車盲區消除裝置」。(記者黃博郎攝)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007/69/178yr.html 華視:高一生動動腦 汽車死角不見了 更新日期:2008/10/07 21:56 兩片小鏡子就能讓開車更安全。南一中的高一資優生吳柏陞,因為親人死於車禍, 他發願要解決汽車左前柱所造成的視線死角。花了半年多時間研究,他利用兩片 鏡子,成功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且還得到台灣和英國的專利。   開車的人一定都有這樣的困擾,駕駛座左前柱會遮住部分的視線,不過看看 這一台車,左前柱就像是透明了一樣。這是怎麼辦到的,答案其實很簡單,只靠 兩面鏡子,就可以做到。一面貼在儀表版上方,橋好角度,一面貼在左前柱,利 用光線反射的原理,就像是變魔術一樣,把左前方的視線死角變不見。而想出這 個好方法的人,今年才十四歲,是南一中的資優高一生。   痛失親人,讓曾經得過全國青少年發明展特優的吳柏陞,下決心一定要解決 「開車死角」這個問題。而物理課唸過的潛望鏡原理,讓他靈機一動,光是利用 鏡子,就成功的將難題迎刃而解。現在吳柏陞拿著自己的發明,取得了台灣和英 國的專利,希望以後改良上市,就可以避免很多的交通意外。(記者何正鳳、 邱顯雄、劉漢生報導) -- http://www.wretch.cc/blog/KevinActio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3.40.195 ※ 編輯: KevinAction 來自: 61.223.40.195 (10/09 12:34)

10/09 13:26, , 1F
名詞有問題嗎?玩猜謎遊戲?
10/09 13:26, 1F

10/09 13:36, , 2F
要不要把上色處改為前面的名詞較好?
10/09 13:36, 2F

10/09 15:56, , 3F
喔喔 抱歉 轉過來忘了拿掉 XD
10/09 15:56, 3F

10/09 15:56, , 4F
反射? 折射? 記者傻傻分不清楚
10/09 15:56, 4F

10/09 15:57, , 5F
我用[表揚]的時候 都不是反串啦 XD
10/09 15:57, 5F
※ 編輯: KevinAction 來自: 61.223.40.195 (10/09 15:57)
文章代碼(AID): #18xOd8we (media-chaos)
文章代碼(AID): #18xOd8we (media-cha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