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農再吃癟 獨立媒體路迢迢

看板media-chaos (媒亂(媒體亂象))作者 (= bbs.shu.edu.tw =)時間16年前 (2009/06/03 13:29),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農再吃癟 獨立媒體路迢迢 ※胡慕情 關係農村存亡的 2千億預算《農村再生條例》上週加開公聽會,民間獨立媒體企圖 藉由 on-line公聽會方式讓官方與民間辯論,使官方面對媒體與地方公民質問。官 方依舊毫無回應,顯示媒體新力量仍有長路要走。 農再條例再對話 《農村再生條例》未經充份討論前,在立法院一讀通過,引發關心農村問題的民間 團體與民眾組成「台灣農業陣線」,與官方不斷周旋之下,獲得上萬民眾支持針對 農再條例再對話。農委會水保局在壓力之下,下鄉舉辦公聽會,但形式仍是政策宣 導,未針對農陣質疑點進行對話。 水保局甚至在平面主流媒體上進行「置入性行銷」,讓記者以撰寫新聞方式宣傳政 府政策,引發苦勞網及環境資訊協會等媒體對政府資訊不公開的不滿,上周和立委 合作舉辦網路直播公聽會,命名為「三小媒體網路直播媒體計畫」。 計畫主要聯絡人、斷境音像工作室成員紀岳君認為,農再條例牽涉範圍極廣,媒體 不能自甘淪為傳聲筒,站在第四權立場要求加開公聽會。苦勞網成員郭安家解釋, 「三小媒體」是指苦勞網、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以及「你」(指公民)。 這個概念希望促成公民參與公共事務,在主流媒體不可信任的情況下,「自己『幹』 媒體」。紀岳君表示,自2008年年底開始,農陣努力串聯,希望改變台灣農業未來 的農再條例,但政府只是舉辦樣版式民間公聽會,更傳出要快速通過條例的消息。 4 月29日,總統馬英九聽聞民間疑慮後,曾指示農委會主委陳武雄:「不能投入兩 千億,卻製造 4千億的問題。」希望農委會多辦地方說明會,但農委會只舉辦11場 公聽會,就想讓條例闖關。 政府官員打太極 紀岳君說,「三小媒體」希望利用網路、邀請公民參與進行線上轉播,讓更多人知 道條例的問題。在立院資訊較難取得的方式下,現場直播可自己留下紀錄,類似聽 證會形式,不論農陣或官方代表都須面對媒體提問。 活動除了環境資訊協會、苦勞網外,野草莓電視台、台灣好生活電子報也加入網路 直播,另有關心農再條例的知名部落客 Wenli、前聯合報記者、現為環資會特派記 者的朱淑娟及本報記者皆參與提問。 郭安家說,農再條例問題極多,其中最受爭議的就是將大開農地買賣大門,加上條 例中強調,社區若要進行改變,必須「由下而上統合」後,再將計畫提交審查,都 讓外界質疑是綁樁條例。台灣農漁村的現實狀況,存在無法「由下而上」的困境。 水保局在公聽會場合拿已砸錢做社區營造的「示範性社區」當做「富麗新農村」的 樣板,要求農陣相信農民的能力,頗有分化意味。獨立媒體記者以實地走訪認識的 「非示範性」農漁村社區質疑農委會該如何「由下而上」? 朱淑娟以苗栗後龍灣寶社區為例,當地被規劃為後龍科技園區,引發居民抗爭,而 居民提出社區營造計畫,卻被退回。「請問怎麼樣的計畫會過?怎樣的計畫不會過?」 本報記者也以新竹霄裡溪及中科四期二林基地為例,質疑農委會若當地居民的社造 計畫即是「趕走科學園區」,請問農委會未來如何協助? 水保局長吳輝龍針對這些提問,情急之下脫口而出:「科學園區擋不住了。」農陣 質疑「由下而上」只是口號,只要政府以重大建設為名,農地變更依然無法可擋; 被科學園區污染的農地更難以再生,土壤與水都可能殘留重金屬,危及一般人民食 品安全。 吳輝龍沒有回答問題,頻頻以「記者講話太快我聽不懂」、「這個問題我們等一下 再回答」敷衍了事,整場公聽會開完後,水保局及反對農再條例可能危及農村的條 文者,依然只是各自表述。 網路受限轉播難 公民參與轉播也發生問題,包括立法院無線網路不公開、連線速度過慢等,使得灣 寶社區居民的發問受到阻礙。Wenli 直指:「是場鬼打牆。」他認為受邀出席的農 委會官員自始便以政令宣達為目的出席公聽會,硬體準備齊全,有整套的大型圖板、 畫架,但軟體卻付之闕如:「在提問者非常明確、直接且具體的質疑下,水保局不 得不改變答覆策略,實問虛答。」 Wenli 與好生活電子報負責人關魚進行文字轉播時遇到沒有網路的困難,「若非自 備3.5G網卡,根本沒法轉播。」媒體觀察基金會董事長管中祥指出,這是獨立媒體 試圖進行媒體改革,但就結果論來說,仍有許多努力空間。 公民記者被忽視 媒體改革可分為監督閱聽人跟媒體,在制度上尋求具公共性的媒體環境,另一種則 是自己做媒體。管中祥指出,新科技發展快速,自己做媒體的行動可更直接,「可 惜公民記者並未受到重視」。 觀察整場公聽會,立委仍佔主導角色,公民提問面向不受重視;除了網路問題外, 「官方根本沒有意願參與討論,自然避重就輕」。 管中祥認為官方的敷衍態度,跟獨立媒體與公民記者無法給予公部門壓力有很大的 關係。雖說權力不是官方認可才能得到,但獨立媒體在報導與監督上較偏「另類發 聲」,意即給予「被噤聲者發聲空間」,這對官方沒有影響力,頂多是民間力量的 訊息傳佈。 國外有許多獨立記者,有能力進行深入調查報導,透過網路力量,便能給官方壓力。 「在這種情況下,公民記者跟官方才有對等性。」但目前台灣的獨立媒體閱聽眾空 間不夠大,而且獨立媒體較少以「聯合報導」的形式合作。 這次官方願意舉辦網路直播公聽會,管中祥認為,可能是礙於立委壓力,對官方來 說,「公民媒體跟農陣是同一陣線、是來找碴的」,獨立媒體的力量還不足以大到 可以跟官方對談。管中祥說,目前所有獨立媒體的閱聽眾加總,閱聽量至少有 1、 2 萬人,若獨立媒體間能針對特定議題進行合作或議題推動,如聯合採訪報導跟擴 散,可對官方造成一定程度壓力。 對於「三小媒體」,官方反應冷淡,就結果來看不夠成功,但管中祥認為,即便是 主流媒體,問到官方不喜歡的問題時,官方態度依然冷漠,只是礙於關係及壓力而 配合,獨立媒體可思索開創其他形式。 此外,管中祥呼籲立院對媒體的開放性要更大一點,不論網路開放或公民參與公聽 會都要夠友善。公民本來就有權力透過立法部門共同監督國家機構。他希望未來獨 立媒體與公民記者能持續監督發聲,創造更多理性思辯空間。 【 2009/06/01 台灣立報 】http://www.lihpao.com/ -- ▉▉█ ███ ███ ▉▉█     ▇▇█ ▉▉█ ███ █▅█▉▉█ http://JayWilliam.Pixnet.Net|bbs.shu.edu.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92.192.154.40

06/03 17:57, , 1F
風波過去了就可以低調三讀了.....
06/03 17:57, 1F
文章代碼(AID): #1A9We-mE (media-chaos)
文章代碼(AID): #1A9We-mE (media-cha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