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置入性行銷(一) 灑錢護航

看板media-chaos (媒亂(媒體亂象))作者 ( )時間16年前 (2009/08/30 07:33), 編輯推噓12(1209)
留言21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blog.roodo.com/weichen/archives/9869379.html 圖文、表格版 本文見於自由時報2009年8月30日A02版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aug/30/today-fo1.htm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aug/30/today-fo1-2.htm 政府買新聞 奧步推政策 前言: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國難當頭,政府許多不必要的宣傳費用都應撙節支 出,尤其以置入性行銷手法購買媒體,為其政策宣傳、美化政府、欺騙人民的手段 ,更應遏止。 值此九一記者節前夕,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有感於政府「買新聞」的惡質做法日益嚴 重,今將公開呼籲政府不要再以置入性行銷手法侵蝕媒體專業;本專題則將從揭發 政府購買新聞的劣行著手,帶領民眾看清政府買「假新聞」的真相,進一步推動立 法約束政府,為人民納稅錢把關,站在新聞專業的最後一道防線,呼籲政府知恥、 媒體自律。 吹捧首長的新聞 人民納稅錢買的 記者陳曉宜、曾韋禎/調查採訪 「紅標米酒五十元 財長李述德幕後推手」、「工程會推動公共工程繳出一張漂亮 成績單 主委范良銹上任後秉持劉揆的施政主軸…扮演了重要角色」、「王如玄 搶 救失業大功臣」、「廖了以親上火線 當超級解說員」。一則則報上吹捧政府首長 的新聞,原來全是用人民納稅錢買來的。 根據統計,政府各部會與國營事業單位,每年編列數十億元宣傳預算,今年度的擴 大內需預算還再增列近四億元宣傳經費,但宣傳內容與手法卻從未接受人民檢驗, 新聞置入性行銷才會如此大行其道。 國立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羅世宏表示,台灣政府進行新聞置入性行銷的程度,簡 直就是「台灣奇蹟」。在西方國家,政府「買新聞」是大醜聞,首長是可以下台的 ;但在台灣,政府竟帶頭花人民血汗錢「買新聞」,對國人進行宣傳,甚至習以為 常,連行政院長劉兆玄專訪都用錢買,媒體為生存自甘墮落,民眾長久被愚弄而不 自覺,真是台灣民主最大諷刺。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政大新聞系退休教授陳世敏指出,「政府為什麼要買新 聞?是什麼樣的政策、什麼樣的內容,必須要躲躲藏藏,不敢以廣告面目見人?有 政策說明就開記者會、登廣告,這種走小路偷偷摸摸方式,顯示統治者的心態不夠 光明正大」。 文宣經費數十億 美化政府說好話 檢視政府近一年新聞置入性行銷內容可以發現,最具爭議的類型有三:美化政府、 宣傳爭議政策與首長個人秀。 首長個人秀內容多在吹捧首長政績才能,拉抬個人形象;爭議政策類型,則是政府 以買新聞方式「報導」支持政府言論,左右民意;當然更多買新聞的目的是為美化 政府,隱惡揚善。這些都是政府以「政策宣導」之名,使用人民納稅錢購買而來, 不僅欺騙人民,也嚴重影響人民獲取多元資訊「知的權利」。 影響所及,失業率不斷攀升之際,勞委會就買新聞彰顯其搶救失業政績;開放中國 客來台觀光時,觀光局就買新聞,報導中國客如何帶動台灣觀光產值、如何帶動台 灣就業市場;為正面宣傳ECFA政策,經濟部就買新聞報導台灣面板賣不掉,中 國廠商要購買等兩岸面板合作新聞。 以台電即將舉辦低放射性核廢料選址公投為例,如此具重大爭議的公共議題,媒體 版面上呈現的,卻是一面倒宣揚核廢料場址安全、潔能地球的內容,電視新聞也不 斷播送韓國慶川等國外案例正面宣揚,卻不見環保團體意見、地方民眾反對聲音, 因為這些「新聞」,都是台電花上二千多萬元宣傳經費、二十六個採購案買來的, 得標媒體涵蓋全國性報紙、有線電視新聞台、無線電視台、地方新聞台、廣播電台 、雜誌等近三十家媒體。 爭議政策化濃妝 做假新聞搞愚民 政府用人民納稅錢買新聞,目的不言自明,就是要讓民眾誤以為這些偏向政府的政 策資訊,是「公正客觀」的新聞報導,使民眾對該議題不知不覺做出偏向政府的判 斷。 以爭議極大的農村再生條例草案為例,即便學者、農運團體大聲反對,部分媒體呈 現的內容,卻總是宣傳政策的正面報導,反對聲音幾乎在這些被收買的媒體版面銷 聲匿跡,就連公開舉辦的地方公聽會,明明正反意見都有,部分媒體卻只呈現為政 府說好話的內容。因這些新聞都是政府買來的,尤其在公聽會召開前與草案審查前 後,農委會水保局就會花錢買一些對農村建設歌功頌德的新聞,也讓反對聲音幾乎 在主流媒體被封殺。 政府「買新聞」的做法,使得原本該在公共平台公平討論的爭議政策,幾乎聽不到 反對的聲音,在媒體上呈現嚴重的資訊不平等,包括ECFA、開放陸生來台、承 認中國學歷、中國客來台觀光、賦稅變革等影響國家政策的重大議題,政府竟利用 民眾對新聞的信任,花公帑買新聞,讓民眾無法獲得多元資訊,甚至被騙得渾然不 覺,令人不得不質疑「我們繳的納稅錢,為什麼要用來買新聞美化政府,欺騙自己 呢?」 小檔案:何謂新聞置入性行銷 置入性行銷(Placement marketing),又稱產品置入(product placement)、置 入式廣告(embedded advertisement)或秘密行銷 (stealth marketing),指廣 告主刻意將產品融入媒體節目、戲劇中,讓閱聽人不知道內容有廣告,而能不知不 覺地對產品產生正面評價,是一種隱藏性的廣告手法,即節目、廣告不分。 置入性行銷最早起源於美國,將商品置入電視劇及電影中,台灣則擴大使用於政治 宣傳上,即政府或政黨利用此隱藏於媒體文本中的廣告,宣傳政策、美化政府,或 達政治之意識形態目的。 新聞置入性行銷,是一種嚴重違背新聞專業的欺騙作法,即將廣告穿上新聞外衣, 利用民眾對新聞的信任,魚目混珠推銷產品,世界民主國家均嚴禁新聞內容進行任 何形式的置入性行銷,但此「買新聞」做法在台灣卻相當盛行,除商業促銷大行此 道外,政府更帶頭「買新聞」推銷政績,實屬先進民主國家罕見。(記者陳曉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02.77

08/30 09:02, , 1F
河蟹一隻隻~汕液好好吃~~
08/30 09:02, 1F

08/30 10:12, , 2F
你講的方式之前就有在用了
08/30 10:12, 2F

08/30 10:26, , 3F
會有這篇報導,大概是希望現任學前任跟自由買一堆廣
08/30 10:26, 3F

08/30 10:28, , 4F
告,畢竟媒體業不景氣,前政府時也是不小財源\
08/30 10:28, 4F

08/30 10:29, , 5F
舉債太多了,不太可能再走老路
08/30 10:29, 5F

08/30 11:26, , 6F
自由沒分到糖吃 悲憤的跳腳了 不意外XD
08/30 11:26, 6F

08/30 11:34, , 7F
那分到糖吃的是誰
08/30 11:34, 7F

08/30 11:41, , 8F
不管是前朝或是現在政府都不該這麼做
08/30 11:41, 8F

08/30 11:42, , 9F
上面幾樓酸的是反自由到不醒人事了嗎
08/30 11:42, 9F

08/30 11:47, , 10F
哦?之前行銷那麼明顯但是版上似乎連一點批判的聲音
08/30 11:47, 10F

08/30 11:48, , 11F
都看不到,我以為置入性行銷不算媒亂的說....
08/30 11:48, 11F

08/30 12:13, , 12F
照樓上這麼說法,舉幾個例子來聽聽阿~~
08/30 12:13, 12F

08/30 12:14, , 13F
口說無憑的猛酸倒是挺行的
08/30 12:14, 13F

08/30 12:23, , 14F
精華區3-3自己看
08/30 12:23, 14F

08/30 13:10, , 15F
三樓 印象中 前任政府時期 自由的置入性行銷不多
08/30 13:10, 15F

08/30 13:11, , 16F
反倒是 前政府在中時刊登不少置入性行銷廣告
08/30 13:11, 16F

08/30 13:13, , 17F
總之 現任政府的廣告確實鋪天蓋地 遠超過前任政府
08/30 13:13, 17F

08/31 01:30, , 18F
置入性行銷前政府甚至也有給聯合.不過交通安全之類的
08/31 01:30, 18F

08/31 01:30, , 19F
議題置入..我是比較沒意見..但是宣傳政府政績就反對
08/31 01:30, 19F

08/31 17:44, , 20F
好文要推
08/31 17:44, 20F

09/02 16:03, , 21F
結論:自由真的很糟糕(無敵好用萬年梗)
09/02 16:03, 21F
文章代碼(AID): #1AcRh2YC (media-chaos)
文章代碼(AID): #1AcRh2YC (media-cha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