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石之瑜社論 比一比
03/17/2009
郭冠英事件的真相是什麼?
文◎石之瑜
好幾篇兩到三年前以范蘭欽為筆名的文章,文中出現如台巴子或鬼島之類的遣詞用字,給
人歧視台灣的感覺,也出現如高級外省人的自況。突然在這幾天,這批舊文章引起軒然大
波,並指向駐加拿大的公職主管郭冠英。民進黨人及台獨名嘴將責任歸在馬英九政府,他
們堅定要求將郭冠英徹職查辦。文章為什麼是三年前出現的?為什麼到今天才追繳他?當
然一切都不是在歷史真空中發生。
回到2006年,是陳水扁發動去中國化運動的高峰,有些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台灣民眾,於
是對自己的存在備感困惑。外省人中若有產生這樣困惑者,毫不稀奇,郭冠英可能就是其
中的典型。
他在去中國化的高潮中寫文章調侃自己是高級外省人,不但不是今天攻擊他的人所說的,
高高在上,反而更像是被貶抑到無地自容之後擺出的一種假傲慢,遮掩自己受傷的心靈。
郭冠英那種可能是受傷在先的感覺,與批評他的人深沉的悲情,實應相互同情。
但奇怪的是,如果他的文章這麼令人憤怒,民進黨執政的時候,為什麼這些今天追繳他的
人當時不處理?他在扁政府時代早就一直任職了,如果說馬政府是縱容了郭冠英的高級外
省人論,扁政府豈不是始作俑者,才讓他當時的高級外省人之說,在兩年多以後還可以重
見天日?
重見天日是件更奇怪的事,誰會在幾年後去挖出這篇文章來看,甚至斷章取義地把可能是
時代背景造成的受傷者遮羞的哀鳴,扭曲成高高在上的得意外省人?
只要看范蘭欽最近半年發表的文章就會恍然大悟。筆名范蘭欽的寫手近一年來翻箱倒櫃的
整理歷史資料,針鋒相對地把台獨最珍貴的史論,一一推翻。
他以為馬政府執政之後,對於台獨史觀的批判應該可以重見天日,於是把壓箱的寶貝傾巢
而出,引發注目,他沒有想到自己觸犯的不但是台獨的禁忌,也困擾了為了選票而已經願
意泰半接受台獨史觀的馬英九。
為了保護被范蘭欽拆解的四分五裂的台獨史觀,對他進行搜索追繳,因而同時是受到感情
與現實的雙重需要所驅動。追繳范蘭欽的結果,是挖出了郭冠英,而郭冠英的高級外省人
自況,提供了最好的切入點。
也許這個切入點太好了,以致於忘記他是在扁政府時代就已經以公開的身分寫出高級外省
人的話語。他對扁政府的抗議意味濃厚,猶如是在自尊掃地 的情況下,故意唱反調說自
己高級,很像金大班宣告他的最後一夜。台獨當時不介意,恐怕是因為當時沒有人敢挑戰
台獨史觀,所以郭冠英是誰,根本就沒有人要理。
馬政府上台,不但郭冠英放輕鬆,連范蘭欽也跟著鬆懈。他們沒想到,台獨這時是在背水
一戰的情境中。一言以蔽之,台獨要斬除郭冠英,乃是要摧毀范蘭欽,而摧毀范蘭欽,正
是為了台獨史觀留下最後一點面子。
可以說,孤立起來看,郭冠英事件是官員歧視台灣的個人道德問題;稍微展開一點來看,
是台獨自己種的果得的因的輪迴;展開更長遠來看,就不過是中國歷史上層出不窮的文字
獄另一次陰魂不散,但微不足道的泡泡罷了。
------------------------------------------------------------------------------
我們的虛擬暴力性格
中國時報 2010-03-22 【石之瑜】
年輕人嗆政治人物,一點也不稀奇,上PTT就可見識年輕人如何用髒話羞辱馬英九
的喧囂文化,甚至用文字模擬肢體侵犯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但馬英九應不會在意,而照
道理年輕人離開鍵盤後也不會滿口髒話,更不會真的採取肉體行動對付馬英九。但是,走
出虛擬世界的前提是,有真實世界存在。台灣政壇的問題是,沒有真實世界,因此年輕人
的暴力傾向,就無法只侷限在一個場合發洩。
被嗆,胡志強想必已司空見慣,何況是其他支持度低的人。從網路嗆變成當面嗆,
再到拿出刀子揮舞,可見,原本做為發洩不滿的虛擬世界,已侵噬生活世界。這裡發生兩
個過程,一是生活世界墮落成虛擬世界,即生活世界過於虛矯、短暫、缺乏目的,以致於
因此常人已不能清楚區分;二是虛擬世界席捲生活世界,在虛擬世界裡得到的權力太過誘
人,因此不再能忍受生活世界裡因為不順遂帶來的沮喪。如此一來,生活世界裡的人被當
成是虛擬世界裡的對象,成為可以殘酷操弄來取樂或洩憤的道具。
三字經或粗口,是PTT常見的口頭禪,滿足生活世界裡無法實踐的某種宰制的需要
。這樣的習性,如今在殿堂上經常演出,造假來羞辱對手或製造英雄的做法,其實在腳尾
飯事件爆發之前就屢見不鮮,只是在媒體推波助瀾之下,弄假成真或當事人中計而對號入
座卻信以為真的情事頗多。不過,自從陳水扁家族特大貪瀆爆發以來,政治上已經公然沒
有真實,只有演戲,就連拒絕演戲時,都難脫其仍舊為一種演戲的性質。
現在的過程是,明知其(己)為假,又不得不演,不得不看,演了又不得不沮喪,
看了又不得不氣。以至於進入虛擬世界宰制發洩,成為最快速的治療手段,虛擬世界罵得
愈難聽愈過癮,愈過癮就愈能自在地回到生活世界。在生活世界也遭虛擬化以後,儼然生
活世界裡看似最有權力的人,也應該如同在虛擬世界那樣,可以讓她/他服從自己。
成年人有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困擾,因此生活世界與虛擬世界之間的界線比較清楚。
年輕人卻沒有生養育的擔子,所以假如在生活世界中觸目所見,都是不斷追逐稍縱即逝或
曇花一現的泡沫,實際自己一點影響力都沒有,對未來絲毫不能預期,則網路世界原本讓
他們投射焦慮的功能就會變質,成為在生活世界中耀武揚威的假暴力──幻想自己擁有無
邊權力,進而企圖扭轉生活世界面臨頹勢的挫折感。
而虛擬世界最吸引人的,就是達到生活世界裡達不到的,包括追求夢想與報復敵人
。虛擬世界的敵人是暴君魔王,自己都能鎮服,生活世界裡的敵人也就被想像成是暴君魔
王,隨時可被自己鎮服。這些魔王想必滿嘴謊言,威力無邊,也唯有如此,自己出面遏制
之,才是不得不然。所以向胡志強嗆聲的當事人遭到制止與懲處,不僅是表面上那樣屬於
他個人的挫折,在深層也更是台灣整體的挫折。
(作者為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2.18.76
→
03/22 15:55, , 1F
03/22 15:55, 1F
推
03/22 17:07, , 2F
03/22 17:07, 2F
推
03/22 17:26, , 3F
03/22 17:26, 3F
推
03/22 18:38, , 4F
03/22 18:38, 4F
推
03/22 23:11, , 5F
03/22 23:11, 5F
→
03/22 23:11, , 6F
03/22 23:11, 6F
推
03/24 10:22, , 7F
03/24 10:22, 7F
推
03/24 16:08, , 8F
03/24 16:08, 8F
media-chaos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