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從技術與倫理談新聞攝影專業----攝影記ꨠ…

看板media-chaos (媒亂(媒體亂象))作者時間15年前 (2010/05/10 16:3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10年卓新論壇第三場 從技術與倫理談新聞攝影專業 攝影記者圓桌論壇   台灣自1990年代媒體高度商業化發展以來,媒體產業環境隨著市場競爭的激化產生遽變。 近年來,不斷發生關於新聞影像處理以及攝影記者工作方式的爭議與衝突事件,逐漸讓這 一群過去隱身攝影機背後的採訪者受到關注。相關議題的學術論文陸續問世,攝影實務界 所拍攝的關於攝影記者的紀錄片如《舞影者》、《睜開左眼》等影片,也漸漸引發相當程 度討論,所牽涉面向包括攝影記者的勞動環境、勞動狀態、專業素養與專業內涵等。今年 二月間,一群關心新聞攝影專業倫理的同業也共同推動「新聞圖像使用原則」(如附件), 希望能夠藉此逐步發展出從業社群內部的自省、自我規範機制。 前瞻未來,新聞攝影所面對的最大衝擊,可能來自新聞攝影專業界線的模糊化。傳統 的新聞價值認為影像資訊必須透過一套專業的機制與一群專業人員進行採集與製作,才能 成為準確、富意義、有價值的新聞訊息。但隨著數位科技讓攝影的技術門檻不斷降低,以 及「公民新聞」風潮的興起,加上網路部落格的廣泛流通,新聞影像的專業與非專業界線 已經日趨模糊難辨,這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回到新聞攝影作為一種專業的基本提問。   五月十三日(星期四)下午兩點,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將邀請多位專業傑出的新聞攝影 記者,與您一同討論新聞攝影如何作為一種專業。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協辦單位:中央社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      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      國科會「建置新聞倫理與勞動權資料庫」數位典藏推廣計畫 日期:5月13日下午2:00~4:30 地點:月涵堂 (台北市大安區金華街110號一樓會議廳) 主辦單位代表: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董事長 陳世敏 主持人: 中國時報攝影主任    黃子明 規畫與談人(依照姓氏筆劃排序): 平面媒體新聞攝影工作者: 蘋果日報資深攝影 杭大鵬 台灣立報攝影記者 郭晉瑋 記協常務執委 鄭超文 中國時報資深攝影 鄭履中 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 鍾宜杰 中央社前攝影組長 施宗暉 第七屆卓新獎攝影獎得主 姜永年 網路媒體新聞攝影工作者 苦勞網記者 王毅丰 電子媒體新聞攝影工作者(依照姓氏筆劃排序): 東森電視攝影記者 張俊忠 T V B S攝影記者 楊育昇 第七屆卓新獎國際新聞報導得主 羅盛達 現場與談人:廣邀新聞攝影同業、傳播學院學生、對新聞攝影感興趣之參與者均     可發言。 發言規則:由與規劃與談人先進行一輪各五分鐘的引言,接下來開放現場進行交 叉發言及討論,現場與談人亦可參與討論。 論壇流程 2:00~2:05 主辦單位代表致詞 2:05~2:10 主持人前言及發言規則說明 2:10~3:10 規畫與談人引言(每人五分鐘) 3:10~4:10 交叉發言與討論 4:10~4:25 規畫與談人進行簡短總結(每人兩分鐘) 4:25~4:30 主持人歸納與結論 討論提綱: 1.新聞攝影的專業究竟是什麼?(牽涉到新聞的專業是什麼?) 2.攝影記者為誰服務?為誰負責? 3.造成目前新聞亂象的原因是市場趨勢所致?專業倫理問題?勞資關係的問題?還是新 聞室內部的政治問題,以及媒體組織的結構問題? 4.第一線的攝影記者如何看待自我?對於自己的職業,有沒有什麼理想、期許以及自我 要求? 5.新聞記者(包含攝影記者)該不該、能不能、如何組織工會?或者應該朝向專業組織 發展,並積極投入組織(工會或專業組織)運動? 活動洽詢電話:(02)33225551 ※ 編輯: spainlp 來自: 61.228.47.18 (05/10 16:33)
文章代碼(AID): #1BvyIhiY (media-chaos)
文章代碼(AID): #1BvyIhiY (media-cha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