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刺青》觀後感 (雷)
在網路上一些訪談稿中,
導演表示這並不是一部同志電影,
同樣的劇情也可能發生在一男一女之間。
看完電影我很能認同這樣的說法。
導演用了很多配角營造出兩個主角(楊丞琳、梁洛施)各自的故事和人格,
但故事的主軸是因為兩個女孩遇到彼此,改變了原有的生活,
所以我認為「愛情」仍然是這部電影最重要的主題。
作為一個說故事的人,
你可以用兩種方式告訴你的觀眾「這兩個角色愛上彼此了」。
一是拍攝兩個角色看著對方說「我愛你」;
另一種方式可能是拍攝兩個人互道再見後轉身離開,
沒走幾步路就忍不住想回頭看看對方。
在另一部談到女同志的電影《面子》裡,
讓兩個女孩「露餡」,被其中一個女孩的母親(陳沖飾)發現的關鍵,
正是這樣自然流露出的小動作。
(一個女孩碗裡的菜掉到身上,另一個女孩很自然的繞過餐桌幫她擦拭,
不小心還比她親老娘快了一步)
我覺得《刺青》比較缺乏這種傳達訊息的小動作,
好幾段梁洛施的心理轉變是跳躍式的前進,
如果說楊丞琳的愛情是初戀的延續,
那梁洛施究竟為什麼會喜歡上楊丞琳?
因為看見她在電腦前脆弱的哼唱著「小茉莉」?
(感覺有什麼很重要的片段被剪掉了)
「小茉莉」這首歌在整部電影裡扮演許多關鍵的轉折,
許多次梁洛施都是在聽到這首歌後,情緒出現很戲劇性的轉變,
那這首歌對梁洛施的義意應該不只是年少時隨口哼唱過的歌曲吧?
電影的美學在於它每個鏡頭都是經過設計的,
每段對白、畫面都有它想傳達的訊息在其中,
但我覺得傳達訊息並不是唯一的目的,
畫面和畫面之間的對比營造出整部電影的節奏感。
一個半小時的《刺青》裡,兩位主角沉重的背景交代佔了很大一部份,
相較之下,愛情帶來的快樂似乎很輕、很短暫,
短到不足以卸下梁洛施沉重的親情,
也不足以讓她在一夜之間找回對刺青的信念。
然而,我覺得在整部電影裡幾乎沒有鏡頭或對白是多餘的,
也許只是應該在愛情戲上多點琢磨吧。(我不是說床戲)
當然,整部電影還是有很多值得讚賞的地方。
電影最後拍出小綠陰暗破舊的房間,壞掉的滅蚊燈在牆角閃爍。
狹小的房間裡,原來只有一個小角落的華麗,
強烈的反差對應楊丞琳看清事實後哭花的濃妝,
周圍的場景搭配角色的情緒,營造出非常強戲劇張力。
梁洛施每晚和弟弟睡前聊天的「庭院」,我想應該是特別設計過的。
整個佈景呈現出一種超現實的感覺,
呼應到梁洛施的動作(試圖要觸碰弟弟阿青游離的意識),
又緊扣著這部電影的「綠色主題」,
(角色命名用:小綠、竹子、阿青,我猜應該有這層涵義吧)。
不用說,幾位演員的表現都很不錯,
楊丞琳詮釋出視訊少女對於網路世界的天真,以及對於追求愛情的堅定。
(我記得同一幕出現了兩次,一次是告訴竹子她要一個愛情的刺青,
第二次是結尾看到竹子的簡訊後,走往刺青店的途中。)
梁洛施的眼神從第一次看到小綠到最後萌生愛意,表達的很有層次感,
其他演員的素質也很好,充分的把情緒傳染給觀眾。
整體來說是部非常值得買票進戲院看的國片,
希望未來台灣還有更多好電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99.77
推
04/04 05:04, , 1F
04/04 05:04, 1F
推
04/04 06:35, , 2F
04/04 06:35, 2F
推
04/04 08:43, , 3F
04/04 08:43, 3F
→
04/04 08:43, , 4F
04/04 08:43, 4F
→
04/04 08:44, , 5F
04/04 08:44, 5F
→
04/04 08:45, , 6F
04/04 08:45, 6F
→
04/04 16:53, , 7F
04/04 16:53, 7F
推
04/04 17:51, , 8F
04/04 17:51, 8F
推
04/04 19:44, , 9F
04/04 19:44, 9F
推
04/04 19:54, , 10F
04/04 19:54, 10F
推
04/04 21:17, , 11F
04/04 21:17, 11F
推
04/04 23:49, , 12F
04/04 23:49, 12F
推
04/05 02:07, , 13F
04/05 02:07, 13F
推
04/05 02:13, , 14F
04/05 02:13, 14F
推
04/05 02:21, , 15F
04/05 02:21, 15F
推
04/05 12:53, , 16F
04/05 12:53, 16F
推
04/06 23:25, , 17F
04/06 23:25, 17F
推
04/12 21:11, , 18F
04/12 21:11, 18F
movie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102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