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走出寂靜』-「聽」不等於「溝通」

看板movie (電影)作者 (yayaya)時間18年前 (2007/06/21 23:39), 編輯推噓9(900)
留言9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全文:http://blog.xuite.net/yayaya0805/blog/12214525 這部片子主要呈現的是一位正常的小女孩,生長在雙親皆聾的家庭之中。由於雙親成長背 景以及生活體驗與小女孩的差異,因此讓兩邊對於人生的價值、發展的方向、以及許多想 法的溝通上都產生了困難與歧異。 在看完這部影片後,我想我可以把我的心得歸納為以下幾點: 1.溝通不只是聽,而是內心的交流與了解 溝通重要的不在於只是「聽」,而是內心的交流與了解。在本片的主角中,父親能不能聽 到女兒的說話其實反而不是最大的重點,重點其實是在於,父親在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 發自內心的想去了解女兒的內心在想些什麼。也因此,後來才會產生父女之間的一些誤會 。而這也可以具體體現在一般的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只是「聽到」別人在說什麼,但 是卻沒有仔細去了解別人的內心在想什麼,也因此,才會有訊息接受錯誤、以及誤解的產 生。 2.小孩是父母的? 在這部影片中,也可以看到一個一般父母常常會有的一個迷思,那就是「小孩是我的,他 應該按照我的想法去發展」,甚至是「我沒辦法完成的事情,我希望我的小孩可以去完成 」。然而,這樣的想法對於小孩而言並不見得是個好事。事實上,一個人不管它的年齡有 多小或多大,他都應該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既然是獨立的個體,那麼他應該有權利去決定 自己的發展方向,以及決定自己想要做些什麼事情。 我的一位同學現在在帶小學生的課後扯鈴輔導課,他便曾經碰到一個學生向他反應不想要 練習,也不想參加成果展,而當我同學詢問其理由時,他的回答則是:「我來學扯鈴不是 我自己自願想來的,而是我媽媽逼著我來報名的。」我的身旁也有的同學在大學即將畢業 的這個時刻,不知道自己為何而讀大學、為何而考研究所,一切的理由居然只是因為是父 母的期望。 這樣不是很悲哀嗎?如果身為一個人,而不能夠自由自在的決定自己的人生方向,而必須 讓自己的發展侷限於別人的期望,那這個人活著的價值到底何在呢? 3.改變自己,別人才能和你溝通 要試著改變自己,當你自己改變時,才有和別人好好相處和溝通的可能。很多時候,人是 一種領域性的動物,就好像刺蝟一樣,很容易把自己封閉在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中,以自 己的價值觀來判斷一切外在的事物。也因此,會常常產生有人覺得自己被這個社會遺棄、 或者不被親朋好友了解的情形。然而,很多時候人並沒有想到該如何先改變自己,而只一 味的要求外在的環境配合自己而改變。我想,唯有先改變自己,才有和別人好好相處和溝 通的可能吧! 從這部片子,我們可以看到的是,溝通不是只要聽得到就算溝通,更重要的反而是心有沒 有交流。如果心門沒有打開,那即使能聽得見,只怕還是沒辦法溝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1.27.68

06/22 00:01, , 1F
推^^
06/22 00:01, 1F

06/22 00:40, , 2F
這一部很好看喔~推^^
06/22 00:40, 2F

06/22 01:42, , 3F
電影配樂都超好聽的~~而且小女孩講德文很好聽
06/22 01:42, 3F

06/22 08:39, , 4F
小女孩長的很可愛 >//////<
06/22 08:39, 4F

06/22 09:58, , 5F
推 這部好看
06/22 09:58, 5F

06/22 13:36, , 6F
大推超級好看~~^______^
06/22 13:36, 6F

06/22 22:49, , 7F
很久之前看的,還哭的淅瀝嘩啦...
06/22 22:49, 7F

10/30 20:34, , 8F
小女孩很可愛 .///.
10/30 20:34, 8F

04/05 15:13, , 9F
這部超棒的
04/05 15:13, 9F
文章代碼(AID): #16Ufkd7z (movie)
文章代碼(AID): #16Ufkd7z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