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色戒 -有時候,愛情最難的只是相信-

看板movie (電影)作者 (鄉村小路 )時間18年前 (2007/10/01 01:18), 編輯推噓4(401)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色戒的角色和電影本身,都很有深度,給我的感受也同樣深刻。 我在看色戒時,隨著劇情的推演,也有三個階段的感受。第一段 從嶺南大學話劇社同學們結識開始,一直到他們的愛國行動失敗, 身份被那位老曹發現為止。我感受到大時代下,飽受戰爭摧殘,卻 依舊單純的心靈、堅定的信念,以及美麗的青春。 回憶開頭,長長的隊伍是就要出征的青年,這樣的畫面在許多二戰 電影都看到過,只是我沒有想過這樣的場景也曾出現在中國,中國 的青年男女也曾經歷過那樣的戰亂年代,不變的是男生們同樣高聲 唱著軍歌,女生們抱著複雜的心情送行,那句「打贏了回來嫁你」 好像也在外國的電影裡聽到過。而兩個小女生的聊天內容帶著期待 又有些天真:「以後我一定要出國,看看這世界。」堅定的口氣下 ,我不由得心頭一酸。殘酷的時代,夢想顯得格外單純,令人不忍 的是一張張純淨的白紙,也許逃不過現實的玷污… 王佳芝與鄺裕民的相遇,改變了兩人的一生。鄺裕民一開始有點稚 氣地說要讓香港的人民醒醒,戲院裡很多人都笑了;我不敢說這是 不是刻意的演出,但我相信一個大學生有時是會單純到有點幼稚, 而這也讓我在第二段再看到鄺裕民時,感到頗大的反差。不管如何, 那句「中國不能亡」讓我感受到這群年輕人身上信念之堅定,以致 於後來他們義無反顧地投入「殺漢奸」的行動,雖然有勇無謀,卻 可以體會他們的心態。但也讓我在心裡為他們長長地嘆息---既是讚 賞,也是可惜。 公車上大家搶抽王佳芝煙的那段真的很有趣,即使在那樣的時代, 青春也是不可思議地那樣美麗。鄺裕民不顧他人眼光地坐到王佳芝 的旁邊、兩人若有似無地對話,對照後座賴秀金的神情,青春就是 這樣,一切盡在不言中。 這群了不起的年輕人,竟也搞出不小的名堂,讓他們得以接近易先生, 但他們也面臨殘酷的抉擇:王佳芝的貞操。在此之前他們的行為尚可 說是年少輕狂,但這一步再走下去就是不能回頭了。對於這六個大學生 來說,命運是不是來得太早了些?看起來,這個抉擇是王佳芝以外的五 個人決定的,但背後更重要的,是鄺裕民和王佳芝的決定。 如果當時鄺裕民堅決反對,王佳芝會如何反應? 如果當時王佳芝抵死不從,鄺裕民又會如何反應? 遺憾的是,這些都沒有發生,難怪王佳芝在三年後會說:「三年前, 你原本可以…為什麼不?」 青春開始被畫上深沈的顏色,隨之而來的是逐漸令人喘不過氣來的現實, 原本眼看著就要成功的計畫,被一通電話給打亂,犧牲最大的王佳芝,不 難想像她的焦慮,講到後來只差沒叫易先生來聽電話。霎時間沉甸甸的空 氣凝結了整間房。 禍不單行,他們的身份還被老曹給察覺了,老曹大概以為他們是特務吧,還 想加入咧。我想這時所有人都被逼急了,尤其是鄺裕民,積壓在他內心的, 除了愛國情操外,還有原本藏在心裡,蓋在愛國情操下的個人情感,所以他 是第一個動刀的。隨之而來的每一刀,看在我眼裡都好痛,我看見的不只是 鮮血,我看見的是這群年輕人正在終結自己的青春,而且,是以最殘忍暴力 的方式…偏偏那老曹就是不死,非得每個男的都去給他補上一刀…直到鄺裕 民扭斷他的脖子。 這一扭,扭斷的是一條人命。 這一扭,扭斷了鄺裕民心中的少年,也扭斷了他和王佳芝心中,僅存的一絲情愫。 三年後,命運再次找上了他們,或者,該說是找上了王佳芝。如同他們的青 澀轉為成熟,這次的計畫更周詳、目標更明確,王佳芝和麥太太從此共用一 個軀體。從這裡一直到床戲的部分結束為止,是我的第二段感受。 麥太太與易先生第一次發生關係,讓所有人,也許包括易先生本人在內,都 發現了易先生平時是如何地壓抑,壓抑自己的慾望,壓抑自己的孤獨。易先 生的性格在兩個極端間擺盪:極端的壓抑與極端的解放。這樣子的擺盪扼殺 了一個人原本的個性,在遇見麥太太前,這是極度的不平衡,所以第一次的 關係中,易先生是如此暴力,此時麥太太是易先生慾望的宣洩口。不過,一 次又一次的床戲,我漸漸覺得麥太太也成為易先生孤獨的宣洩口。 有點像初戀的少年,發現了一個「好像」可以包容自己的對象,不知不覺地 放入了真感情。為什麼這麼多女特務,唯獨麥太太沒有被懷疑過?我猜想在 懷疑前,易先生先動了真情。理智與情感拔河,永遠是先牽動的一方獲勝。 第一次的關係後,易先生說:「我相信妳恨我,我已經有好一陣子不相信任 何人說的話…妳現在還恨我嗎?」「不恨…」 如果愛情中註定有人要受傷,那麼一定是動真情的那個。看到這裡,我覺得易 先生在心理上就如初戀的少年般純情,一開始的心防已經卸下,愛情正在滋潤 長期壓抑的他。 也許是年紀的關係,這一段我的感受很淺,甚至覺得床戲太多了些;我不了解 體位的轉換間,易先生的內心又是如何變換?我在這一段中看見的是易先生逐 漸地放開自己的壓抑,而麥太太的壓抑卻愈來愈重,要不是鄺裕民的呼喚,我 幾乎要忘了王佳芝這個名字。 而鄺裕民呢?我一開始說過我在這裡感受到不小的反差;的確,鄺裕民比起一 開始已經少了天真與稚氣,但他仍然是那個被愛國情操沖昏頭的鄺裕民。對他 來說,愛國情操是他力量的來源,但同時也是他逃避的地洞,躲在這個地洞裡, 他看不見他心裡的其它東西。在電影院,他說:「我不會允許妳受到任何傷害!」 但看到王佳芝在老吳面前幾近歇斯底里的崩潰,我不禁覺得這句話是多麼可笑, 多麼諷刺…鄺裕民,你為什麼不? 為什麼不? 從麥太太到日本酒館,唱歌給易先生聽開始,一直到最後,是我的第三段感受。 「鬼子殺人如麻…其實心裡比誰都怕」,易先生在酒館裡的這段,給我的感覺最 接近一個真實的「人」。有板友說大多數時候易先生像一隻忠誠的狗,說得真好, 但在酒館裡的易先生,氣息和之前不同;臉上的表情多了,說的是內心真的在想 的話,聽完歌後感動地拍手,不就是一個人最自然的反應麼?其實最了解易先生 的人,莫過於麥太太了;也許在麥太太眼中,易先生為了在這個時代活下去,捨 棄國家尊嚴,壓抑七情六慾,這樣的人要說可恨,大概更可憐吧。但在王佳芝眼 裡,「漢奸易先生」五個字始終連在一起,而這也是她心裡對易先生的最後一道 防線。 眼前的這個人,不是漢奸,只是一個普通的男人,他叫易默成;而如果,對著他 唱歌的,也不是什麼特務,只是一個叫王佳芝的普通女人,那麼歌聲中,又帶著 幾分真情? 一直以來,麥太太和王佳芝間清楚的分界線,此時卻像遇水暈開般地模糊了。 即使如此,當易先生交待麥太太那封信時,我還是捏了一把冷汗,我怕精明 如易先生,會不會早已看穿一切,悄悄地收回自己的感情,想了結這一切? 麥太太是帶著什麼樣的心情,走進那間店裡,也許不是言語能夠說得明白的, 但當看到外國老板拿出鑽石,對她說「just pick one you like.」時,她的 表情卻是一目暸然;這個表情中帶有幾分的驚訝?又有幾分的愧疚?以致於 老板以為她不滿意,拿出了最特別的一顆。 「鴿子蛋…」 這個聽來可愛的名詞,彷彿在提醒我,眼前的這位---是麥太太也好,是王佳 芝也好---這個美麗而善良的女人,為什麼,為什麼幸福要離她如此遙遠? 而易先生,不過就是一個相信愛情的男人,又為什麼… 這是時代的悲歌,命運對人性的無情玩弄,唯一的反抗,就是兩聲 「快走… 快走…」 然後呢? 「到福開森路。」 「小姐回家嗎?」 「恩…」 命運無從反抗,它只是給你選擇,然後存在。就像四年前的那聲呼喚 「王佳芝」 「上來啊!」 如果那時沒有上去,會怎麼樣?王佳芝、麥太太、易先生的情人,看著手中的 膠囊,命運在這裡,又給了她一次選擇的機會,只是,隨著命運的推演,一個 人能選擇的愈來愈少;這回,她只能選擇,相信,還是不相信? 愛情是無形的東西,但如果錯過,它會變得離你更遙遠。愈是遙遠,心裡對它 的幻想卻愈是美好,人性的矛盾,莫過如此。 到最後,愛情最難的,只是相信。 你願不願意相信,勇敢地踏出下一步,所看見的愛情,是像自己幻想中的那樣美好? 你願不願意相信,就如同殘酷的現實一般,美好的愛情也同樣存在? 你願不願意相信,就像那個人相信的那樣? 王佳芝願意相信,那麼易先生還相信嗎? 「喔,對了,你的鑽戒。」 「不是我的。」 這個鑽戒就像易先生的真情一樣,收不回來了。如果在愛情中註定有人要落淚, 那麼一定是動真情的那個;六克拉的鑽石隨著戒指在桌上晃呀晃,閃閃發亮… 我看到的,卻好像是王佳芝的眼淚。 受傷的是誰? 誰背叛了誰? 誰又辜負了誰? 什麼樣的愛情,可以凌駕這些問題之上? 色易過,情難戒。看著易先生濡溼的眼眶,我不由自主地輕聲低語 「哭出來吧,像我一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9.232.233

10/01 01:24, , 1F
扭完,王就跑了
10/01 01:24, 1F

10/01 03:59, , 2F
寫的不錯,首推
10/01 03:59, 2F

10/02 00:52, , 3F
push
10/02 00:52, 3F
※ 編輯: countryroad3 來自: 61.59.83.228 (10/02 18:24) ※ 編輯: countryroad3 來自: 59.125.176.238 (10/03 21:33)

10/22 01:33, , 4F
推 這篇寫得好細膩 不過我對易的詮釋是 戒指送出去了
10/22 01:33, 4F

10/22 01:33, , 5F
所以已經不是他的~
10/22 01:33, 5F
文章代碼(AID): #16_zfXvh (movie)
文章代碼(AID): #16_zfXvh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