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成就夢想的勇氣─料理鼠王(Ratatouille)

看板movie (電影)作者 (Mind_steam)時間18年前 (2007/08/20 16:25),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CAUTION   本文章含有非常大量的劇情洩漏 若您尚未觀賞電影「料理鼠王(Ratatouille)」 請千萬不要觀看以下的文章 -------------------------------------------------------------------------- 成就夢想的勇氣─料理鼠王(Ratatouille) 料理鼠王(Ratatouille )是一部關於脫離現狀的勇氣的電影。小米(Remy )就是一個勇於離開現狀的……老鼠。劇中小米的父親一再告誡小米要服於他們 一貫的生活型態,就像是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我們總是依照社會既定下來的路 徑在成長一般,走往和一般人不同的路徑往往會被視為叛逆、不守規且危險的。 因此我們也就照著既定的路徑不斷往前進。小米就是處於這種尷尬中,他有著想 要改變的夢想、也有超越常人(鼠)的才華,但是卻無法真的走向和同伴不同的 路,直到一次的意外之後和一位弱氣的人類青年小林─林葛尼(Linguini)相遇 ,小米有了朝向夢想的機會,但是現實的困境依然環繞在他身邊。這幾乎是所有 走向「不同道路」的人所會遇到的事情。退縮?前進?或許人人決定不同,但如 同劇中食神古斯托(Gusteau )在電視節目裡說的一樣「只有有勇氣的人才能做 出最美味的料理」,只有真的有勇氣的人才有機會發光發熱。 劇中有一位很有趣的角色─史老闆(Skinner ),我認為在他在某些方面就 是這種勇氣的標準反面,我們在劇中知道他在食神去世後成為食神餐廳的老闆兼 主廚,但是他卻和調理包業者勾結,掛羊頭賣狗肉的以食神的名號賣著冷凍調理 包。以劇中大方向的角度來說,或許可以把他當作反派,但是實際上他卻沒做什 麼大壞事。劇中的刻薄評論家─柯伯(Anton Ego )曾在劇中以諷刺語調說著「 既然這個爛城市的人們都沒有觀點……。」,那麼在一個處處速食化的時代中, 縱使這樣似乎有所爭議,但是打著食神的名號賣調理包或許反而是最穩定的收入 來源,尤其是當食神餐廳前途無亮的時候。像史老闆這樣的人正是標準的照著路 徑走,卻希望能從中獲得最大好處的人,所以他選擇了這種對自己最安全的路, 而不冒險帶領食神餐廳面對眾多評論家的批判。於是當他知道小林是食神之子時 ,他當然完全慌了,只想保全這項事實不要讓小林知道,以免他安穩的人生就此 被破壞。不過也由於這樣與主角方呈現對立的立場,也讓他在劇中後期看起來像 個反派角色,不過在某些意義上,他只是個想要安穩度過後半生的人,就如一般 人相同。 而在食神餐廳裡的唯一女廚師─樂樂(Colette ),也是一位有趣的角色。 我認為她剛好代表了那種花了很大的勇氣走向艱難道路,最後達到了一定的目標 後卻又向現實低頭的人。樂樂心中是認同食神的理念的,因為她很清楚那些妨礙 女性成為大廚的迂腐規定是多麼的錯誤,但是也因為她費了不少的功夫才讓自己 能在廚房有一席之地,她反而因此變得一方面仍然相信那個理念、卻也固守成規 ,這種對立性質可以從當小林一開始因為湯的事件被史老闆刁難時,他出口以「 不認同食神的理念『Anyone can cook.』又怎麼能當他的代理人?」為由,希望 史老闆給小林機會;可是她卻在教導小林的時候卻要求小林完全照食譜上的作, 這卻是和食神的理念有所相異的。 小米、史老闆以及樂樂剛好就代表了在面對「道路」時會做出不同三種反應 的人,並且在故事中讓他們有某種程度上的牽連。我們並不能說他們誰錯了或是 誰才是對。這種對比的安排是相當有趣的,也讓人有許多的思考空間。 至於人類方的主角─林葛尼,很有意思的一點是他沒有在劇中很芭樂化的到 最後終於成為大廚,反而找到自己擅長的部份。這讓這部電影的核心主題不至於 模糊或偏離。但是也因為這個原因,或多或少讓人覺得結局少了什麼。或許是他 讓人感到有些過度的隨波逐流了,不過他的善良和真誠也不能說在劇中沒有作用 ,他對小米的總總態度變化也顯現人的心中於他人相處最單純自然的一面。尤其 是當他得意忘形,恰好小米卻又因為賭氣而挑戰廚房禁忌時,兩人(鼠)的心境 與互動不禁讓人想起我們的生活中和他人相處時的情形。 劇中還有一個對於全劇最有畫龍點睛效果的人物,也就是前面曾提到的評論 家柯伯。他是劇中第二位登場的角色,一開始他的發言就和顯得很苛刻。等到故 事後盤他再度登場時,他的壓迫感更是令人映像深刻,但是到了最後他卻在吃了 小米的雜菜煲後想到了母親的味道以及自己對於料理喜愛的初衷,並且再知道廚 師是老鼠的事實後寫下了篇訴說了評論者以及被評論物和創造者間的微妙關係的 評文章。這樣的轉折安排實在令人驚喜,他的文章也給人很深的思考空間。對我 而言,會讓我想到,當自己苛刻面對自己所喜好的事物時,是否也遺忘了自己的 初衷?而另一方面來說,柯伯的那篇文章也將劇情初期,電視上食神的一番話和 劇中一再出現的食神名言「Anyone can cook.」做了連接,點出了「Anyone can cook. 」的真實含意,以及這部電影所要講述的主題意識─人人皆能料理,但不 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偉大的藝術家,只有擁有充足勇氣的人才能成就,而他可能來 自任何角落,可能會是個毫不起眼的人,不論他在社會中本來的地位與眾人投以 的眼光。 這部電影在許多方面細微的設計讓我在看了兩次後依然意猶未盡,而且我認 為我自己還沒有完全看清劇中所隱含的所有意思,劇中很多劇情上的設計真的相 當的有意思,不少細節其實都與劇中所禪述的主題互相呼應,也不得不讓人懷疑 某些片段是否是在諷刺現實世界中的某些現象,甚至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 (Pixar Animation Studios )自己的處境,這讓我不得不讚嘆皮克斯動畫工作 室的用心以及導演布萊德伯德(Brad Bird )的才華,但是礙於小弟我文筆以及 表達能力實在太差,無法一一的把我所從劇中細節所看到的涵義與各位分享,希 望各位能夠見諒。不過這也讓我下定決心還要再多看這部電影幾次,或許有機會 的話再寫篇心得來談談那些細節吧。 有一件有趣的事是,當我第二次在電影院看完這部電影後,大概是在電影裡 看到太多食物了,我在經過麵包店時情不自禁的買了一些麵包,而飲食一向狼吞 虎嚥的我卻在享用麵包時放慢了速度、畢上了雙眼,仔細感覺食物的味道。我想 ,或許這部電影以及小米所教導我的,比我想像的還要多吧。 http://mindsteam.blogspot.com/2007/08/ratatouille.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5.5.168

08/20 18:30, , 1F
08/20 18:30, 1F
※ 編輯: mindsteam 來自: 61.225.5.168 (08/20 20:26)

08/20 21:37, , 2F
看完會餓
08/20 21:37, 2F
文章代碼(AID): #16oK_ndI (movie)
文章代碼(AID): #16oK_ndI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