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 《寶可噩夢》- 想像豐富,現實貧乏

看板movie (電影)作者 (ss)時間1年前 (2023/09/11 00:2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今年四月上映過 A24強打 亞瑞阿斯特導演三小時嘔心瀝血之作 說起來本人其實沒有特別喜歡A24的電影 若有A24粉可以略過,或不用太放心上喔 雷文防雷資訊頁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如果說是B級片惡搞的部分完全沒意見,不要說我太嚴肅。 但顯然沒有甚麼新意的部分在於《寶可噩夢》雖然利用主角與母親的關係構成的夢境形式 ,盡管光怪陸離的(夢境)內容頗有瘋狂想像與好笑但緊接而來的影射意味馬上就弱掉。 如果像是柯能堡那種無意識的《夢遊大都會》後現代崩壞,但可能又太抽象,就不夠A24 。 乃至於在三個小時的「史詩」長度,試圖在基本的親子關係中,試圖對美國國家的反諷, 從開頭的神經病與藥物、典型中產階級的虛假,中段影射宗教聖母主角像是耶穌受難,人 類的七情六慾其實是母親身為資本家在後面「宏觀調控」, 乃至於結尾像是法庭與直播 頻道談論罪惡與救贖,嘲諷感的對立面,其實是說教意味十足。 套句Zizek說的:「電影本身就是最色情、最變態的形式」。因為從體現了人的觀看慾望 ,並達成了現實中無法實現的幻見(fantasy),於是「真實」是我們必須靠著想像力的 填補現實空缺、不滿的慾望總是被懸置。 另一方面,夢境的形式體現了現實的不滿足的慾望(內容),那麼看似想像力豐富的《寶 可噩夢》,但當下的(現實)世界卻是過於樣板貧乏(導演太過理性控制),於是根本沒 有什麼需要意義的消解與懸置,只有想像力不斷給出解釋意義的矛盾,也就是電影至始至 終如主角一般逃不出的邏各斯(LOGOS)是最大失敗之處。 -- https://notfind2017.blogspot.com/ 拉特飯 - 以商業力量進入獨立市場 (剛搬家內裝待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1.33.7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94363262.A.FB4.html
文章代碼(AID): #1a_Uv--q (movie)
文章代碼(AID): #1a_Uv--q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