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死亡日記
雷文防雷資訊頁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以《愛情,不用翻譯》、《魅惑》並在《教父》系列演出聞名的金獎導演蘇菲亞‧柯波拉
,擅長自編自製自導,而她的第一部長片作品《死亡日記》就一鳴驚人。今年正值上映25
週年,將以數位修復版經典重映,從導演精心安排、如夢似幻的粉紅泡泡柔焦畫面,看見
少男少女的傷心青春往事。
一幫居住在市郊、血氣方剛的少年,深深為里斯本家的五位姐妹著迷。然而,若即若離的
愛情和死亡病毒一般,無從管控且毫無目的,漸漸擴散......
《死亡日記》在分類上屬於青少年電影,主題也圍繞主角們的青春期日常,但卻沒有一般
青少年電影的歡樂,反而由於蒙上死亡陰影而從頭到尾都沒有真正開心過。克絲汀‧鄧斯
特飾演的主角樂克絲可能是五姊妹當中,享受到最多青春期樂趣的一位,不過,她仍舊受
到來自母親的壓迫。從不能對男孩有所憧憬,到必須放棄熱愛的搖滾樂唱片,里斯本家的
女孩早在棄學之前,便已經沒有正常的青春期。
塞西莉亞嘗試自殺之後,醫生告訴里斯本夫妻,女孩們最需要的或許是與同齡的男孩相處
。其實,她們在學校也不乏有與異性互動的機會,但缺少課餘時間的交流,還是讓他們彷
彿與其他同學隔層紗。附近的鄰居孩子把里斯本家的女孩當作女神來看待,她們漂亮又神
秘,而青春期的男孩擁有心儀的女孩也是很正常的事。不論是女孩還是男孩,這些孩子本
能正常發展的青春期,都因為里斯本太太的自私而失去存在的機會。
除了消逝的青春之外,《死亡日記》也描繪出社會的冷漠。電影上映25週年,但在劇情內
本就是25年前的故事,所以講述的其實是更久遠的70年代。當時鄰居間的互動理應要比現
在多得多,再加上里斯本先生是附近學校的數學老師,但全片卻不曾見到任何鄰居到里斯
本家表達關心或串門子,尤其在塞西莉亞自殺後,大家只會站在馬路的另一邊議論紛紛,
卻沒有任何實質的行動。可能由於里斯本太太虔誠到過分的小心翼翼讓大家不敢靠近,但
就像鄰居男孩們在片尾所說,一整家五個女孩都消逝之後,他們的父母卻能夠像什麼事都
沒發生過一樣地度日,令人不勝唏噓。
「她們在這個家從來不缺乏愛,我始終不知道為什麼。」
里斯本太太直到最後都不知道女兒們到底遭遇什麼重大變故,需要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的確,女孩們並不缺乏愛,但這些愛都不是她們要的。媽媽從來不在乎女兒的需求,只想
到自己要「保護」她們,標準的「我是為你好」,甚至教育與正當的興趣皆可拋,才讓女
兒生無可戀。樂克絲從來沒有招惹風靡全校的崔普,是他一直猛烈追求,才讓樂克絲興起
自己「或許」也值得被愛的希望,卻沒想到等著她的竟是溫存過後一句「感覺不對」就始
亂終棄的憤怒、羞辱與失望。
鄰居男孩們本可能提供女孩們需要的友情,也曾在女孩們遭到軟禁時透過電話播放唱片,
成為女孩在那些明明四個人卻孤獨無比的時光裡最溫暖的陪伴。只可惜男孩們認為里斯本
家的女孩成熟不少,導致他們始終無法走進女孩們的內心,去了解她們到底在想些什麼。
里斯本先生或許是《死亡日記》裡最愛女孩的角色,他為了讓女兒開心,認真考慮崔普的
提案,挑戰老婆訂下的規矩,並在舞會擔任她們的護花使者。
雖說里斯本先生最後沒能好好保護樂克絲,但這全然不是他的問題,最後可能是老婆極端
的決定讓里斯本先生的神智無法負荷,也或許是自責的壓力把他壓垮,總之,里斯本先生
的愛都無法拯救他甜美的女兒,只能像當初抱著塞西莉亞癱軟的遺體時一樣黯然神傷。
觀眾是透過鄰居男孩的視角來瞭解這段一家五位女孩全數選擇自殺的故事,因此我們也不
是全知者,同樣是霧裡看花般地試圖拼湊這幅無法完成的青春謎團。其中,最神秘的要屬
第一個踏上死亡之路的塞西莉亞。要說其他姊姊們是因為受不了媽媽窒息式的管教而尋死
也說得過去,但即便男孩們在塞西莉亞死後,拿到她的日記,不管是他們還是觀眾,對於
究竟是什麼讓塞西莉亞做出這樣的選擇,仍然不得而知。
鄰居男孩從這本日記發現塞西莉亞好像偷偷喜歡著移民男孩,也了解樂克絲對不同男孩有
過憧憬,也知道塞西莉亞對門口那棵生病的榆樹有多熱愛,但這些都無助於他們在女孩們
死去後,完整自己內心曾經對他們懷抱的美好幻想。甚至在他們用望遠鏡偷窺樂克絲於屋
頂上與不同「男人」做愛時,這群單純且無憂無慮的男孩都不曾想過,這是嚐過性的美好
的她試著尋找自己值得被愛的方式,而及時向大人求助,並阻止這些憾事發生。
「顯然你從來沒當過13歲少女,醫生。」
在塞西莉亞首次嘗試自殺後,醫生不把她當一回事,笑說:「你怎麼會在這裡呢?你還太
年輕,無法知道人生的黑暗。」然後告訴里斯本夫婦他們的女兒並不是真的想死。沒想到
出院沒多久,她就從房間一躍而下落在庭院的尖刺欄杆上。要說這是巧合嗎?塞西莉亞八
成心意已決。70年代的青少年自殺率大約是每10萬人10名左右,但從《死亡日記》我們可
以看到,神父將塞西莉亞的死歸因於意外,所以這當中可能還有很多黑數。但是,姐姐們
的逝去就不能稱為意外了吧,這也算是對身邊人無視她們作為個體的最後一次無聲抗議。
《死亡日記》並沒有要告訴我們關於里斯本家女孩的自殺秘密,它是一部成長電影,只是
以悲劇的方式呈現,過程中或許還有一些真正的浪漫情愫,但她們從來不曾真的被理解才
是造成女孩們絕望的關鍵。
--
Viola's World:Screen Scream影迷尖叫屋
http://screenscreamviola.blogspot.tw/
請大家多多指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249.3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746856382.A.E54.html
movie 近期熱門文章
113
160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