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有人知道臺灣排第幾嗎?

看板popmusic (流行音樂板)作者 (Parcy)時間13年前 (2012/07/08 02:20), 編輯推噓42(420123)
留言165則, 1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目前找到的資料只顯示 臺灣在2010年的時候 全球實體音樂市場排名為第29 我也只知道2011年時 第一名是USA 第二名是JAPAN 第三名是GERMANY 第四名是UK 有人可以列出全部嗎? 特別是一定要列出 KOREA 在哪 THAILAND , CHINA , INDONISIA 這幾個國家排名 因為上述四國都已經超越臺灣音樂市場 人口比我們少的澳洲跟加拿大市場好像也比我們大 對吧!? 好希望可以得到資料 謝謝提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2.132.207

07/08 02:59, , 1F
我印象中IFPI的全球統計詳細數據是隔年中才會公開,所以
07/08 02:59, 1F

07/08 03:01, , 2F
現在最新的應該是2010年全年的A而且統計數字不分實體或
07/08 03:01, 2F

07/08 03:02, , 3F
付費下載。(上一行的"A"是不小心多打的,沒有意義。)
07/08 03:02, 3F

07/08 03:03, , 4F
而且他們也只統計49個國家(或地區)。
07/08 03:03, 4F

07/08 03:05, , 5F
以2010的統計來說,韓國排名21,中華民國排名第30。
07/08 03:05, 5F

07/08 03:09, , 6F
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分居第六和第七,泰32、中38、印尼35。
07/08 03:09, 6F

07/08 03:12, , 7F
(更正,那個"A"應該是逗點,而非沒有意義。)
07/08 03:12, 7F

07/08 03:16, , 8F
前十大是,日美德英法奧(地利)加義荷巴(西)。
07/08 03:16, 8F

07/08 03:37, , 9F
抱歉上一行有誤,第六名是澳大利亞不是奧地利。
07/08 03:37, 9F

07/08 03:38, , 10F
奧地利是第十二名。
07/08 03:38, 10F

07/08 08:34, , 11F
3Q~
07/08 08:34, 11F

07/08 08:36, , 12F
有完整資料嗎? 可以參考嗎Q_Q
07/08 08:36, 12F

07/08 13:37, , 13F
日本是第一大市場,只是也萎縮嚴重。
07/08 13:37, 13F

07/08 13:56, , 14F
可以去日本RIAJ網站 有出版年度報告書
07/08 13:56, 14F

07/08 14:10, , 15F
韓國人口是台灣兩倍 贏了不為過
07/08 14:10, 15F

07/08 15:35, , 16F
我記得好像是去年還是前年 日本就超越美國變成第一了吧
07/08 15:35, 16F

07/08 15:36, , 17F
人口好像和音樂市場沒太大關係 看看中國印度孟加拉.....
07/08 15:36, 17F

07/08 19:20, , 19F
是的,上面的RIAJ的年度報告都有引用IFPI的統計數據。
07/08 19:20, 19F

07/08 19:20, , 20F
內容是英文的,不用怕看不懂日文。
07/08 19:20, 20F

07/08 22:48, , 21F
太謝謝了!!!!!!!
07/08 22:48, 21F

07/09 13:50, , 22F
台灣2010年還有400萬張喔@_@
07/09 13:50, 22F

07/10 20:21, , 23F
加拿大的人口沒有比較少阿...
07/10 20:21, 23F

07/10 23:01, , 24F
人口完全不是市場問題
07/10 23:01, 24F

07/10 23:02, , 25F
德國人口比英國多很多 但也是到2009之後才逐漸超越英國
07/10 23:02, 25F

07/10 23:02, , 26F
日本更是只有美國三分之二人口 但市場卻比USA大
07/10 23:02, 26F

07/10 23:03, , 27F
荷蘭人口這麼少 也在全球排名前十內 可見人口因素
07/10 23:03, 27F

07/10 23:03, , 28F
不是影響唱片業市場的主因
07/10 23:03, 28F

07/11 00:32, , 29F
我覺得CD價格是主因 所以可理解壓片少所以成本分攤少價
07/11 00:32, 29F

07/11 00:33, , 30F
格會比較貴 但台灣CD價格比起十年前貴了兩三成都有 反到
07/11 00:33, 30F

07/11 00:34, , 31F
是看其他國家的CD價格沒有漲多少 反而有些還更便宜
07/11 00:34, 31F

07/11 00:36, , 32F
人口真的不是原因 澳洲跟台灣人口差不多 但可以擠進前七
07/11 00:36, 32F

07/11 00:37, , 33F
大音樂市場
07/11 00:37, 33F

07/11 00:38, , 34F
確實 美國3~5美金的專輯還不少 平均大概落在8~10美金
07/11 00:38, 34F

07/11 00:38, , 35F
荷蘭人口還比台灣少很多
07/11 00:38, 35F

07/11 00:39, , 36F
以美國的消費能力 算超級便宜
07/11 00:39, 36F

07/11 00:40, , 37F
CD價格跟當地薪資所得比較 台灣的CD很貴 就像日本CD看似
07/11 00:40, 37F

07/11 00:41, , 38F
很貴 但日本只要省個一兩餐就可以買一張單曲 但台灣可能
07/11 00:41, 38F

07/11 00:42, , 39F
要省到一天以上的餐錢才能買
07/11 00:42, 39F
還有 86 則推文
07/23 22:24, , 126F
豪華盤就多放幾首 不是更好嗎?
07/23 22:24, 126F

07/23 22:24, , 127F
死忠的歌迷就會買兩版 比較沒那麼愛這歌手的就買一般
07/23 22:24, 127F

07/23 22:25, , 128F
喜歡這歌手但預算不多的 就買豪華盤 這樣不也不賴媽?
07/23 22:25, 128F

07/23 22:25, , 129F
不懂臺灣為甚麼發行不起來
07/23 22:25, 129F

07/23 22:26, , 130F
而這發行比例當然是一般盤<豪華盤 比例大約 1:3
07/23 22:26, 130F

07/24 01:38, , 131F
2011的數據我是在之前華山今曲獎的相關展覽看到的!!!
07/24 01:38, 131F

07/24 21:36, , 132F
亞洲人還是屬於衝首週型的 很少會有長賣 一般賣一個月左
07/24 21:36, 132F

07/24 21:37, , 133F
右差不多銷量就占75% 三個月更不用說幾乎有90 95%以上
07/24 21:37, 133F

07/24 21:40, , 134F
就算以前90年代也沒人打超過半年以上阿
07/24 21:40, 134F

07/24 21:42, , 135F
我覺得台灣並不太適合歐美那樣一開始發一般盤以及豪華盤
07/24 21:42, 135F

07/24 21:43, , 136F
因為歐美的兩版是價差的 而台灣雖然CD(之於薪資)相對於
07/24 21:43, 136F

07/24 21:44, , 137F
別國貴很多 但反而在不同版本的價差非常小 幾乎不管有沒
07/24 21:44, 137F

07/24 21:45, , 138F
有愛都會買豪華版 而台灣CD貴以至於買一版就足夠了 除非
07/24 21:45, 138F

07/24 21:45, , 139F
像日本那樣版本不同歌曲和DVD收錄都不同 才有可能兩版皆
07/24 21:45, 139F

07/24 21:46, , 140F
買 不然分像歐美那樣一般和豪華 不管有沒有愛都只買一版
07/24 21:46, 140F

07/25 00:24, , 141F
所以我說比例要調配好阿~ 有些人買專輯是一張買來收藏
07/25 00:24, 141F

07/25 00:24, , 142F
一張買來聽的 一般的就當收藏 豪華的有比較多歌 就拿來放
07/25 00:24, 142F

07/25 05:56, , 143F
一般盤壓片一定會發常的少 壓片少成本也就沒辦法降多低
07/25 05:56, 143F

07/25 05:58, , 144F
頂多只能差豪華版最多30、40塊就很迷人了 再說台灣死忠
07/25 05:58, 144F

07/25 05:59, , 145F
也沒多大哪去 甚至死忠當中會在多買一張一般盤的更是少
07/25 05:59, 145F

07/25 06:00, , 146F
之又少 唱片公司根本不會做這種成本不符合效益的事 舉例
07/25 06:00, 146F

07/25 06:01, , 147F
像艾迴的日文唱片有CD+DVD和CD ONLY 而通常台艾只有像
07/25 06:01, 147F

07/25 06:01, , 148F
ayu和安室那樣在台銷售不錯的日本歌手才會除了壓CD+DVD
07/25 06:01, 148F

07/25 06:03, , 149F
之外還會壓CD內容相同的CD ONLY 而其他藝人只會壓CD+DVD
07/25 06:03, 149F

07/25 06:04, , 150F
而已 可見他們還是會考慮多一個CD ONLY所帶來的成本效益
07/25 06:04, 150F

07/25 06:12, , 151F
更何況是台灣製作音樂一定比要拿到日韓歌曲的授權所花的
07/25 06:12, 151F

07/25 06:13, , 152F
錢多很多 在現在要一萬張突破都很困難時幾乎發一般盤是
07/25 06:13, 152F

07/25 06:13, , 153F
不可能的
07/25 06:13, 153F

07/25 06:14, , 154F
歐美做法不適合台灣 依照台灣還是像日韓一開始版本收錄
07/25 06:14, 154F

07/25 06:15, , 155F
就不同或是改版所能增加的銷售還會高出許多
07/25 06:15, 155F

07/25 06:30, , 156F
或是出一版雖然銷售少一點點 但成本至少少更多
07/25 06:30, 156F

07/25 13:47, , 157F
台灣發不出普盤是因為價格不降,日本的初回和普盤價格
07/25 13:47, 157F

07/25 13:48, , 158F
都差蠻多的,台灣都差個20元上下,那誰要買普盤
07/25 13:48, 158F

07/25 19:33, , 159F
回歸H大的 就是專輯太貴了= = 以及 成本問題吧 其實很好
07/25 19:33, 159F

07/25 19:33, , 160F
臺灣唱片真的製作成本有這麼高嗎? 還是只是因為賣少而
07/25 19:33, 160F

07/25 19:34, , 161F
不敢壓多 然後說成本高 當然 這是必然的 但我覺得還是總
07/25 19:34, 161F

07/25 19:34, , 162F
歸一句 >>> 專輯太貴 以及 價差問題 內容物當人也是很大
07/25 19:34, 162F

07/25 19:34, , 163F
問題之一
07/25 19:34, 163F

07/26 18:07, , 164F
歐美那個市場是放全世界,臺灣怎麼跟人比?
07/26 18:07, 164F

07/26 20:24, , 165F
樓上想表達的是 有點不懂 Q_Q
07/26 20:24, 165F
文章代碼(AID): #1F-7u1fG (popmusic)
文章代碼(AID): #1F-7u1fG (pop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