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 歐陽靖談台灣音樂現況
原文:http://musiccaptains.com/zh/2012/09/26/ginoy-talk-1/
雖然歐陽靖不真的算是音樂人,
不過對於音樂這件事,她真的有很多獨到的想法,
在這篇訪談中,談到許多台灣音樂目前面對的問題:
如live house、音樂數位化等
1.Live House 議題:
我不是音樂人,也不是音樂產業工作者,就是一個純粹的樂迷。對我來說,
地下社會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來這邊表演,有多少人來聽都無所謂,沒有
票房壓力。更特別的是,你可以在那聽到各種風格的音樂,如實驗電子、龐
克等。像地下社會這樣的小型空間當然還有很多,但一般來說都只適合特定
風格的音樂。表兒能去卡夫卡嗎?
地下社會就像一個養殖場,許多樂團和音樂人都曾在那邊演出過,有些已經
知名的樂團還因為情感因素會回去演出,甚至在其他地方演出結束後還回來
聚會。現在在那演出的團有更多是剛起來的,未來可能就是新的大團。
這樣的地方是不能完全用商業績營的標準來衡量,因為他肯定不賺錢。只有
大型空間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他會扼殺很多音樂的可能。
像陳綺貞、魏如萱、盧廣仲等創作歌手能一個人站在台上,就吸引台下滿滿
的觀眾,這是台灣特色。但他們並不是一夕爆紅,而是從小場子歷練累積出
來。只是我們的政府還看不見這個源頭,而喜歡拿著已經成功的案例歌手,
去跟外面說我們有這麼多人才,但不夠關心怎麼出來,源頭在哪。
所以我們需要更多的展演空間,或是給現在已經在營運的空間一些補助,才
能讓未來的音樂人才有機會被看到,有動力繼續走下去。
2.樂見音樂數位化
我贊成音樂數位化,很重要的理由是因為環保。CD 包含了塑膠、金屬等材
質,很難被回收,在被廣泛使用了這麼多年當中,已造成了許多環境汙染,
直到最近才有開發出將其利用做建材使用的科技。
另外,現在許多主流音樂作品為了宣傳,又把 CD 包裝放大,讓這個載體幾
乎變成一種週邊商品,我覺得這樣的形式會失去聽音樂的本質。
所以我現在聽音樂的方式就是以數位為主,我上網站試聽,好聽就去
iTunes 付費下載,我甚至不用去在乎他的包裝和長相。
3.是的,我會買,我會為音樂付費
除非創作人本身願意主動將作品免費和放棄版權,不然我不會去 BT 。
付費不是要讓創作人賺錢,而是對作品的尊重和鼓勵他再創作,我雖然不是
音樂人,但同樣是做內容的人,如果我出書一毛錢都拿不到,我就沒辦法維
持生活,就沒辦法寫下一本。
目前看到支持免費的,有很多是消費者,這是有問題的。消費者不應該這樣
想,因為要對創作尊重。
而做為一個創作者,我也同時瞭解免費是趨勢。雖然要完全免費化是不可
能,但創作者的腦袋要換,要朝這個方向去思考:如何透過作品的傳遞引發
更多週邊效應。
我最不能接受消費者居然去要求創作者免費:「把你們的作品免費拿出
來」,我是消費者我一定要付費;我是創作者,我能接受,是我自己選擇了
這個價值。
現在的狀況是供需兩邊各自在立場中,守住自己的觀點,有點兩極;兩邊要
互相尊重、靠近,這才是社會主義的尊重。
4.商業和創作的平衡
雖然我自己反資本主義,但商業其實沒有這麼可惡,透過商業包裝和流通,
確實能讓許多優秀作品被更多人聽到。像大支、拷秋勤都透過包裝去傳達他
們想要的,但是他們的音樂很有意識。
對於創作本身,你不能是以商業考量作出發點進行思考,作品意識形態是很
重要的。至於可能有更多創作人選擇默默地、小眾地做,那是他的選擇,那
都是創作者的選擇。
--------------
音樂隊長:關心音樂的大小事
http://musiccaptains.com/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71.188.245
推
10/17 21:46, , 1F
10/17 21:46, 1F
推
10/17 23:55, , 2F
10/17 23:55, 2F
推
10/18 00:09, , 3F
10/18 00:09, 3F
→
10/18 13:29, , 4F
10/18 13:29, 4F
推
10/18 20:20, , 5F
10/18 20:20, 5F
推
10/19 15:38, , 6F
10/19 15:38, 6F
→
10/19 15:39, , 7F
10/19 15:39, 7F
→
10/19 15:40, , 8F
10/19 15:40, 8F
推
10/19 17:35, , 9F
10/19 17:35, 9F
→
10/19 17:35, , 10F
10/19 17:35, 10F
→
10/20 00:50, , 11F
10/20 00:50, 11F
popmusic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