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專輯價格.包裝大亂鬥

看板popmusic (流行音樂板)作者 (祝平安.喜樂^_^)時間7年前 (2017/11/30 11:45), 7年前編輯推噓58(679149)
留言225則, 53人參與, 8年前最新討論串1/1
近幾年歌手出專輯 價格都擺出"高姿態" 隨便一張都破$400,甚至飆破$500 每張專輯的預購贈品也五花八門 有的陽春 有的包裝浪費空間 以下舉例近期幾張新專輯預購價錢(博客來): 價格 歌手 專輯名稱 贈品 發行日 $598 林俊傑 偉大的渺小 Outer 瓶中信 12/29 $528 王力宏 A.I. 愛 2018年寫真年曆 12/19 $500 拍謝少年 兄弟沒夢不應該 無 12/01 $488 張惠妹 偷故事的人-序 摺疊海報 12/12 $488 李玖哲 Will You Remember 潮T一件 12/15 $480 濁水溪公社 亞洲衝擊 無 12/01 $468 孫燕姿 跳舞的梵谷 寫真畫報冊+資料夾 11/09 $458 陳奕迅 C’mon in 文件夾 10/09 $458 庾澄慶 西哈遊記音樂奇幻之旅 無 12/05 $448 周興哲 如果雨之後 私房寫真畫卡 12/15 $448 張信哲 擁恆 - Evelasting 無 11/30 $420 A-LIN 同名專輯 書卡6張 09/20 預購版為何不把贈品扣掉 直接賣專輯呢?(有平裝版 但無法衝首張銷售量) 這些贈品到底有沒有詢問過歌迷的意見啊 XD 如果以贈品的成本來看 李玖哲的潮T 誠意最高 至於"瓶中信" 目前沒看到樣品 無法評論 但價格還是太高了 其他紙本的贈品(書卡 年曆 海報...) 成本並不高(尤其是海報) 過去誇張的包裝 還有大型寫真冊(如:蔡依林 郭采潔 羅志祥 王心凌等等) 這些亂七八糟的尺寸 也讓唱片行很頭痛 然後 濁水溪公社 拍謝少年 是在貴什麼? 這讓想支持實體的愛樂者 只能卻步 不知道這種惡習 何時能停止? 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9.45.22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opmusic/M.1512013529.A.86B.html ※ 編輯: speed2 (111.249.45.229), 11/30/2017 11:55:46

11/30 12:01, 7年前 , 1F
惡性循環.買實體專輯的人越來越少了.當自己是偶像韓星?
11/30 12:01, 1F

11/30 12:12, 7年前 , 2F
獨立製作的拉高成本很正常吧……
11/30 12:12, 2F

11/30 12:21, 7年前 , 3F
最愛以前傳統規格的實體CD專輯!
11/30 12:21, 3F

11/30 12:23, 7年前 , 4F
蔡依林除了呸,之前沒送大型寫真冊吧......而且大致也是一
11/30 12:23, 4F

11/30 12:28, 7年前 , 5F
真的是惡性循環,不過唱片公司自己也知道現在實體唱片無
11/30 12:28, 5F

11/30 12:28, 7年前 , 6F
法普及了,只能攻鐵粉荷包,所以才會多一大堆有的沒的贈
11/30 12:28, 6F

11/30 12:28, 7年前 , 7F
品,提高收藏價值。
11/30 12:28, 7F

11/30 12:37, 7年前 , 8F
預購版有些包裝設計很值得讓人衝動 但贈品很多都是
11/30 12:37, 8F

11/30 12:37, 7年前 , 9F
讓人翻白眼
11/30 12:37, 9F

11/30 13:08, 7年前 , 10F
設計得好比較重要,東西不要多。
11/30 13:08, 10F

11/30 13:09, 7年前 , 11F
從2010年金曲獎設立專輯設計獎開始的
11/30 13:09, 11F

11/30 13:12, 7年前 , 12F
其實我只要高音質CD 其他不重要 像是黃金CD片
11/30 13:12, 12F

11/30 13:12, 7年前 , 13F
這個才有價值
11/30 13:12, 13F

11/30 13:49, 7年前 , 14F
王心凌在艾迴的尺寸幾乎都一樣,換公司就開始五花八門了
11/30 13:49, 14F

11/30 13:52, 7年前 , 15F
對迷妹而言,贈品比CD重要,這不是個賣唱片的時代了
11/30 13:52, 15F

11/30 13:56, 7年前 , 16F
也是.要聽歌都上網聽了.搞那些周邊贈品才是重點了
11/30 13:56, 16F

11/30 14:08, 7年前 , 17F
因為CD現在是收藏用非聆聽用。CD現在連高音質都談不上了
11/30 14:08, 17F

11/30 14:11, 7年前 , 18F
要便宜買數位,要方便的聽串流,追求高音質的買hi-res
11/30 14:11, 18F

11/30 14:15, 7年前 , 19F
買個好一點的DAC,CD比串流/mp3, 連音質好的優勢都快沒了
11/30 14:15, 19F

11/30 14:27, 7年前 , 20F
台灣可能還不明顯。國外早就數位銷售>>實體銷售
11/30 14:27, 20F

11/30 14:29, 7年前 , 21F
所以現在CD的賣點不是音樂,而是歌迷的收藏癖
11/30 14:29, 21F

11/30 14:34, 7年前 , 22F
台灣的數位銷售平台建立太慢了。歌迷只能在實體跟串流中
11/30 14:34, 22F

11/30 14:34, 7年前 , 23F
選擇,中間空了一大塊。Hi-res華語音樂還要去國外買台灣
11/30 14:34, 23F

11/30 14:34, 7年前 , 24F
反而買不到...
11/30 14:34, 24F

11/30 15:04, 7年前 , 25F
尤其有些預購還分好幾版,然後又有正式版,慶功改版
11/30 15:04, 25F

11/30 15:29, 7年前 , 26F
唱片公司要賣歌迷 也要問問歌迷要什麼贈品才對啊!!!
11/30 15:29, 26F

11/30 16:56, 7年前 , 27F
我喜歡的是實體的溫度 拿著歌詞本聽歌 跟數位不一樣
11/30 16:56, 27F

11/30 17:59, 7年前 , 28F
這幾年價格平均漲了100元以上,很誇張...
11/30 17:59, 28F

11/30 18:40, 7年前 , 29F
賣的很差真的剛好,現在不是鐵粉根本不買實體了
11/30 18:40, 29F

11/30 18:40, 7年前 , 30F
量少成本提高 但說真的實體會慢慢消失....
11/30 18:40, 30F

11/30 18:41, 7年前 , 31F
現在電腦附光碟機的已經很少了 年輕人很少在聽CD了
11/30 18:41, 31F

11/30 18:41, 7年前 , 32F
CD已經算是偶像的周邊商品了
11/30 18:41, 32F

11/30 18:51, 7年前 , 33F
現在CD收藏用居多 但還是希望專輯的尺寸別太誇張
11/30 18:51, 33F

11/30 18:52, 7年前 , 34F
像歐美的標準規格排列起來就很整齊賞心悅目XD
11/30 18:52, 34F

11/30 18:53, 7年前 , 35F
像我就是愛買實體的 我才不相信CD只能賣粉絲
11/30 18:53, 35F

11/30 18:55, 7年前 , 36F
音樂才是主要刺激消費的源頭 像艾黛兒 就專心唱歌 一樣賣
11/30 18:55, 36F

11/30 18:57, 7年前 , 37F
唱片公司自欺欺人 說實體買的人少 就一再加價送贈品(拉基)
11/30 18:57, 37F

11/30 18:59, 7年前 , 38F
基本上是對自己的音樂沒有信心 XD
11/30 18:59, 38F

11/30 19:25, 7年前 , 39F
再過幾年年輕人連Windows PC都不會用了(日本已經是如此了)
11/30 19:25, 39F
還有 146 則推文
12/05 00:40, 7年前 , 186F
有夠機車
12/05 00:40, 186F

12/05 00:41, 7年前 , 187F
然後實體也不可能再版 那這些音樂根本就從世界上消失
12/05 00:41, 187F

12/05 00:42, 7年前 , 188F
舉例 李玟的DIDADIA暗示 SPOTIFY和ITUNES就沒有
12/05 00:42, 188F

12/05 00:46, 7年前 , 189F
而KKBOX有 但是專輯歌曲也不完整
12/05 00:46, 189F

12/05 08:32, 7年前 , 190F
當年有超過一半以上的黑膠都沒有CD化,這才是真正的消失
12/05 08:32, 190F

12/05 10:11, 7年前 , 191F
對 很多黑膠卡帶年代的歌曲 連CD都沒有復刻
12/05 10:11, 191F

12/05 10:13, 7年前 , 192F
李玟 DIDADI可能要找網拍或二手CD店了
12/05 10:13, 192F

12/06 12:21, 7年前 , 193F
400貴在哪?
12/06 12:21, 193F

12/06 12:22, 7年前 , 194F
你根本就沒有那麼喜歡音樂吧其實ㄏㄏ
12/06 12:22, 194F

12/06 14:45, 7年前 , 195F
拍謝少年這張賣這價錢我都要懷疑他們有沒有賺。去買
12/06 14:45, 195F

12/06 14:45, 7年前 , 196F
來摸摸看再來質疑人家在貴什麼
12/06 14:45, 196F

12/06 15:30, 7年前 , 197F
純噓你根本沒聽過濁水溪公社和拍謝少年吧^^
12/06 15:30, 197F

12/06 18:52, 7年前 , 198F
你把濁水溪跟拍謝 與那些流行音樂放在一起 我也是笑了
12/06 18:52, 198F

12/06 20:27, 7年前 , 199F
???拍謝跟濁團比流行樂
12/06 20:27, 199F

12/06 21:19, 7年前 , 200F
等你買過摸過看過拍謝專輯再來說嘴吧
12/06 21:19, 200F

12/07 01:49, 7年前 , 201F
濁社拍謝在貴什麼?我比較想知道你在這邊發廢文做什麼
12/07 01:49, 201F

12/07 04:40, 7年前 , 202F
拎北好死不死拍謝跟濁團都沒收,但做一張專輯成本多少你
12/07 04:40, 202F

12/07 04:40, 7年前 , 203F
顯然沒有概念,或者是你被自己的「低價思維」慣壞了。想
12/07 04:40, 203F

12/07 04:40, 7年前 , 204F
說看到有人討論價格亂象來看看,結果居然是在吵「破四五
12/07 04:40, 204F

12/07 04:40, 7年前 , 205F
百的售價」我內心覺得震驚,實體音樂的式微包含樓上各樓
12/07 04:40, 205F

12/07 04:40, 7年前 , 206F
層的各種大師解析,但「破四五百」到底是貴在哪?以及樓
12/07 04:40, 206F

12/07 04:40, 7年前 , 207F
上在那邊數位數位叫囂的人,想必都知道數位發行之後回到
12/07 04:40, 207F

12/07 04:40, 7年前 , 208F
音樂創作身上的金額比例是多少吧?說到底,這種不經大腦
12/07 04:40, 208F

12/07 04:40, 7年前 , 209F
的比價跟建議就是讓好音樂死更快的原因。北七看了就火大
12/07 04:40, 209F

12/07 04:40, 7年前 , 210F
12/07 04:40, 210F

12/07 10:05, 7年前 , 211F
很多人是CD好貴書好貴轉頭上千課金遊戲不手軟
12/07 10:05, 211F

12/07 22:35, 7年前 , 212F
拍謝 我聽濁水溪時 很多人都還在包尿布呢 XD
12/07 22:35, 212F

12/07 22:37, 7年前 , 213F
不知道我在講甚麼的 請手動 a speed2
12/07 22:37, 213F

12/07 22:40, 7年前 , 214F
把這些人排出來 又不是比音樂 難道獨立就應該比主流貴?
12/07 22:40, 214F

12/07 22:44, 7年前 , 215F
我還是多買幾張獨立的草東沒有派對好了 XD
12/07 22:44, 215F

12/08 00:05, 7年前 , 216F
做一張專輯要上百萬甚至更高,賣越多張越能分攤製作費用
12/08 00:05, 216F

12/08 00:07, 7年前 , 217F
所以現在銷售量萎縮,唱片賣得比以前貴是必然的
12/08 00:07, 217F

12/08 00:07, 7年前 , 218F
獨立銷售量比主流少,賣貴一點也是不得已的
12/08 00:07, 218F

12/08 00:08, 7年前 , 219F
雖然現在很多主流歌手也賣不了多少了
12/08 00:08, 219F

12/08 00:10, 7年前 , 220F
還有草東那個銷售數字是個例外,絕大部分樂團賣不到那麼多
12/08 00:10, 220F

12/08 12:03, 7年前 , 221F
聽濁團不就好棒 你先研究下為啥拍謝不上串流只買實體吧
12/08 12:03, 221F

12/08 12:03, 7年前 , 222F
濁團新專輯訂了 等收貨
12/08 12:03, 222F

12/08 14:35, 7年前 , 223F
我在票房版被戰的時候 你們這些id連尿布都沒看過咧 咦
12/08 14:35, 223F

12/15 11:34, 7年前 , 224F
過了一週再來回顧 這篇廢文可以戰這麼久也滿令人讚嘆的
12/15 11:34, 224F

01/30 12:39, 8年前 , 225F
不覺得是廢文 現在華語唱片的包裝和價格本來就很令人搖頭
01/30 12:39, 225F
文章代碼(AID): #1Q7txPXh (popmusic)
文章代碼(AID): #1Q7txPXh (pop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