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電視不能迴避爭議內容

看板pts (公視)作者 (請看我的名片檔)時間20年前 (2005/04/21 03:3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公共電視不能迴避爭議內容 卡維波 (原載於《聯合報》2005年4月01日)   這次公視播放羅大佑歌曲事件,其實凸顯了真正「公共」性質的電視究竟應該扮演 何種角色或應該具有什麼內容的問題。公共化的電視當然不能像目前客家電視的親 政府色彩,但是應否維持「政治中立」?應否迴避爭議?這些問題則需要回歸「公 共」的理念來做進一步探討。 「公共」原本有著公開示眾、共同利益的意義,但是歷史上的公共卻只是有產階級 男性才能平等參與的社會空間;換句話說,「公共」一方面似乎有多元包容的理想 ,但其真實歷史卻一直具有排他的性格,例如私領域事務就被認為是「公共不宜」 ;不過,公共的包容理想也不斷地在批判著現實公共領域的排他性格──真正的公 共也同時會包容「反公共」的。 目前很多倡議公共電視理想的人,就是因為看到商業電視所構成的公共具有排他壟 斷的性質,使得非商業邏輯的內容無法進入公共。不過,公共領域中壟斷排他的力 量並不單單來自商業邏輯;事實上,現有的公共領域會生產出具有正當性的「主流 」,這些文化主流、道德主流或政治主流當然也具有壟斷排他性格。如果這些主流 又和中堅階級或國家機器結合,則會具有其他社會集團難以抗拒的霸權力量。 因此,若從真正公共電視的理想來看,公共電視不只是抽象的多元或兼容並蓄,而 是需要更具體的包括著反商業壟斷、反道德主流、反文化、反中堅階級的內容,這 些內容應該在公共電視內佔有顯著的一席之地。公共電視當然也要包括反政治主流 或反政府的內容,但是其內容應該是一般商業電視所無的激進或邊緣的政治立場。 照這樣說來,真正公共的電視,絕不會只有符合中堅階級品味的內容,也不會都是 中正和平、教化人心的節目,而必須包括可能冒犯大多數、具有爭議的內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2.36.40
文章代碼(AID): #12Pg_259 (pts)
文章代碼(AID): #12Pg_259 (p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