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社論》推動媒體環保 匡正新聞亂象

看板pts (公視)作者 (Volunteer/In the peace.)時間12年前 (2012/12/01 05:4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轉自人間福報: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84613 2012/12/1 近來旺旺中時併購中嘉案、壹傳媒出售案備受矚目。因旺旺中時集團已擁有報紙、電視, 併購後掌握二十多個頻道和有線電視系統;壹傳媒將台灣業務「打包」出售,買主來自商 業界,包括旺旺中時集團老闆蔡衍明、中信金控辜仲諒。兩件媒體銷售案,可能造成媒體 集中化與新聞壟斷、掌握民眾收看權利、傷害新聞工作權益、影響言論自由。 旺中集團認為此事為單純商業行為,不會造成新聞壟斷。但所謂單純「商業行為」,正是 問題所在,媒體究竟是社會良心,還是搶錢商品?現在誰在操控閱聽大眾?以前說是政治 力,現在則是商業力量,有商業就沒有專業。 多數媒體在商業導向、收視率掛帥考量下,呈現過多負面、無意義的報導,不是緋聞、搶 錢,就是血腥暴力,閱聽人被動接收,無可選擇,讓媒體被國人認為是社會主要亂源之一 。 普立茲新聞獎得主、美國華盛頓郵報記者卡爾‧伯恩斯坦說:「我們已經偏離真正的新聞 ,而逐漸創造出一種沒有內容的訊息式娛樂。我們教導讀者與觀眾:瑣碎的事反而是重要 的,庸俗而窺視性的消息比真正的新聞還要重要。」傳播學者亞瑟伯格在文章裡也提到「 我們收聽(看)的是實質的瑣事──垃圾般的精神糧食。」 美國總統傑弗遜曾說「寧要媒體,不要政府」,但後來他修正說:「一個從不讀報的人, 可能比每天看報的人所知更多,因為一無所知,比腦中充滿假東西的人更為接近真實。」 一位電視業者指出,媒體競爭太激烈,很多因此產生的現象已不是自律或他律可以規範的 ,因為已經脫序了,才會把與社會大眾無關的八卦新聞做頭條。他坦承自己受過專業新聞 教育,但在現實環境中,必須與眾多頻道競爭,因為沒有收視率就沒有廣告,進而影響員 工生計。 但台灣的收視率調查未必能反映出多數觀眾真的好惡,所反映的只是某一層級民眾的看法 ,我們該如何界定收視率調查尚待探討。學者指出,在公信力及收視率調查公司不足等問 題解決前,若仍執著於收視率高低,無疑是「被收視率勒索」,社會文化發展更有可能被 有問題的收視率誤導,可謂「數字的騙局」。 星雲大師主張,媒體環保是人類環保的一部分,英國哲學家羅素說,我們既不知道討論什 麼,也不知道所說的東西是否是正確的,「這句話似乎也反應了現今媒體的亂象。」 媒體環保就是要淨化新聞,化私為公。一位資深媒體人表示,現在新聞對私領域報導太多 ,對公領域的事務反而忽略,我們應該盡 量減少私領域的報導討論,多介紹公領域問題 。這涉及如何強化媒體自律、改善他率機制,並要引導民眾辨識優質的媒體與報導,建構 完善的媒體消費環境。 壹傳媒的新資方來自商業界,應給予新聞工作者自主空間,維護新聞專業,簽訂編輯室公 約,將專業自主制度化,避免出現財團經營的負面效應。尤其應多思考星雲大師所提倡的 「三好運動」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遵守「三不」不色情、不暴力、不扭曲的精神內 涵,才能提升閱聽品味,建構優質媒體。 第四屆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今天舉行頒獎典禮,我們祝賀得獎諸君獲此殊榮,並對其匡 正媒體亂象的貢獻表示感激;同時也對星雲大師創立此獎項的良苦用心,致上崇高的敬佩 之意。 -- 最近這波媒體併購案亂象更凸顯公廣集團獨立自主的重要性,請大家持續關注下去。 -- ═══ ◢◣ ███ ═════════════════ ◤ ◥◤ ◥ 1.市民廣場 ██◣ █◣██ └→ 3.PttAction █◢ ▉▉▉ █◥◢◤ 3.PttActivity┌┘ ψoneal █◤ ████◥◢˙ 8.Ptt-Charity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108
文章代碼(AID): #1GkPXMB7 (pts)
文章代碼(AID): #1GkPXMB7 (p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