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 主題之夜-Food3.0人造食物(觀看期限6/1)

看板pts (公視)作者 ( )時間7年前 (2018/05/29 18:16), 7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節目:主題之夜-Food 3.0,人造食物 影片:https://www.ptsplus.tv/video/2-2011105-1-264 (觀看期限至6/1) 來賓: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朱中亮 東吳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 何撒娜 簡介: 兩千公升的水,才能得到一打的蛋。 一萬五千公升的水,才能生產出一公斤的牛肉。養 殖一磅的蝦,就會造成約8到15磅的動物死亡。 餐桌上的食物,是那樣的理所當然。但生 產這些食物的代價,可能超出你我預期。 隨著大規模集約畜牧及養殖的環境惡果日漸顯現,再加上全球人口不斷增加,到2050年時 ,全世界可能有90億的人口要餵飽肚子。而且,越來越多國家的經濟條件提升,吃肉的需 求也日益高漲。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在接下來的35年,肉的需求量將增加70%。 問題是,不會有足夠的土地和水能生產這麼多肉。吃肉是為了獲取蛋白質,現代畜牧業的 運作方式,基本上是將動物視作蛋白質製造機。但從這個邏輯看來,動物並不是很有效率 的「蛋白質工廠」,牠們需要時間成長,在被人類宰殺和吃下肚之前,必須長時間飼養。 於是,食品生技科學家們提出一個想法:為何不把在醫學上有長足發展的生物科技,用來 生產我們所需的動物蛋白質,以取代來自動物身上的蛋白質呢? 「Clara Foods」的人造蛋運用酵母把醣轉化為蛋白質;並宣稱他們生產的蛋白更穩定, 做出來的煎蛋捲含有更多蛋白質更健康、更環保,能完全消除沙門氏菌帶來的風險,也能 免受農產運銷經濟起伏的影響。新創公司「New Wave Foods」則製造以藻類為基本成分的 試管人造蝦,找出蝦的分子結構,再去找植物和藻類中相應的成分,然後用材料科學和質 地技術,來製造和真蝦一樣的口感。人造肉之父馬克.普斯特博士,則直接用用牛身上的 細胞在實驗室中培養「真肉」。 2015年,投入食品生技公司的資金高達43億歐元。這些投資計畫,背後有新科技產業投資 者的強大資金支持。這些投資人早就嗅到商機,他們表面上是要拯救地球,其實覬覦著未 來的食物市場,包括比爾.蓋茲、推特之父伊凡.威廉斯,以及谷歌的共同創辦人賽吉. 布林,都在投資者之列。 食物革命,一直是每個世代科學家努力的方向,總是希望讓產 量更多、品種更好,大家都吃飽。 現在,食物革命要進入3.0時代,希望推出「人造食物」來解決人類世界遇到的問題。人 造食物真的有他們說的那麼好嗎?生技公司能夠拯救地球嗎?讓實驗室取代農場,讓餐盤 上的食材也成為「高科技產物」,這個世界會不會變得更好呢? -- ※ 編輯: skana (61.62.183.11), 05/29/2018 18:18:51
文章代碼(AID): #1R3IYDEv (pts)
文章代碼(AID): #1R3IYDEv (p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