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教育電台專訪謝錦:做自己是最深刻的反叛

看板radio作者 (Pace)時間15年前 (2010/08/22 14:1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線上收聽請至http://www.wretch.cc/blog/xiejin2008tw/4141094 2010年8月20日 星期五 題目:做自己是最深刻的反叛 主持人:常玉慧 來賓:輔仁大學英文系退休教授謝錦桂毓 輔大英文系三十三年的傳奇風景——謝錦,   人是不能教的,只能幫助他發現自己。   「生命是逆風飛翔的老鷹,牠尋找未知的東西。」   生命的下一步無法預知,一道嚴謹的生命成長訓練課題,要「成為一個如其所是的自我」。   這不是一本國文講述,更不是教學指導手冊,而是一場生命覺醒的聲吼與體驗。   人怎樣被理解,就怎樣被設計;   人怎樣被設計,就怎樣被對待。   中國人是一支遺忘靈性的民族,而中國文化所理解、所設計的人更從來不是完整的個體。我們迷失在傳統文化與後現代消費文明之中,在缺乏真我與自我假象裡飄泊。本書透過一個中文老師,穿越數千年中國思維的桎梏,延伸出一道永恆的生命課題。   本書作者——謝錦桂毓(《謝錦》紀錄片主角),曾是輔大英文系的中文教授,但他自許為生命的教練,而非學校的老師。教學不過是媒介,他啟發人們從昏潰的靈魂中甦醒過來,逆風飛翔。他藉由中國文學,讓人覺察身上厚重的殼;通過辨析、挑戰、體驗,教人找回真我;經由直視面對,使靈魂停止漂泊。   謝錦說:「換一副眼睛,世界就有不同的風景。」三十三年的教學生涯,他讓無數學生學會擦亮自己的眼睛。什麼是生命的教練?什麼又是靈魂回家? LA306教室的課程已經告一段落,但人生的學習卻不曾落幕,改個場域、換個對象,邀請你一起走進這堂生命的課程。 作者簡介 謝錦桂毓   輔仁大學英文系的中文教師。「謝錦」是被學生簡化而成,也是比較多人稱呼他的方式。   在三十三年的教學生涯中,他給學生一項特大課題:「做自己生命的主人,玩雙贏的遊戲。」   他把一般學生視為「營養學分」的國文課,變成一堂如禪宗棒喝的「生命成長訓練課程」,直指靈魂核心的教學與詰問,啟發無數學生。   學生形容謝錦的影響,「就像一根釘子釘在身體裡面。」   一位上過謝錦課的學生這麼說:「謝錦的課是民族靈魂的改造工程。他引發著狹隘且積習深厚的年輕人,脫去身上的殼,覺察自已在這個時代的位置,找到靈魂回家的路,以及屬於自已生命的意義。」   三十年多來,謝錦的課在輔大英文系已經變成一則傳奇。他是最多人恨,也是最多人愛的老師。他的課最辛苦、最難修,卻也收穫最多、影響最深最遠。大家似乎總是說不清他究竟是無情難溝通,還是溫柔多情又最懂你的心。反正,謝錦就是這樣抱著對人的愛與熱情,用一種堅持、不妥協的態度,創造出一片獨特的課堂風景。   謝錦是眼睛會發亮的人;他看人看事總是能夠穿透表象的假面,直指核心本質,難怪他總是能夠撥動靈魂的弦,啟動內在的觀照與對話。他也是一個性格單純的人;他活得簡單而覺知,做事全力以付,但是不期待。   謝錦教學生涯中沒得過任何獎,他說:「我做的事就是最好的獎賞。」   目前謝錦已經自學校退休,但仍未停止教學活動。他帶領好幾個讀書會,並不定期舉辦講座,持續做叫醒靈魂、發現自己,讓人變得更好的志業。   謝老師有一些名言:「生命時時刻刻都是選擇!」、「生命不是現在就太遲了!」、「要就會有,沒有但是!」「勇敢就是帶著恐懼往前走!」、「換一副眼睛,世界就有不同的風景。」、「自己改變,世界就會改變!」、「知識沒有進入生命,不會有力量!」、「忽略文化問題,將在劫難逃。」、「精神死亡就是二十歲死了,八十歲才下葬。」、「想是不會發生什麼事情的!」、「一片風景就是一種心情。」……   導演崔永徽也是謝錦的學生,她花了三年多時間,將他的上課過程拍成了紀錄片《謝錦》,並在二○一○年春天於全國各大中小學校、教育機構、藝文場所及職場中播放、座談,獲得廣大迴響;同時也會在「2010 大學生影展」中播映。 訪談題綱: 1.這本書名”做自己是最深刻的反叛”你如此教學,是一位很不一樣的國文老師,為什麼這麼做?是否就是對自己的實現? 2.你在刻板的國語文教育下成長,引發你對中國文學的興趣(或傷害?)是什麼理由讓你大大打破國文課教學的傳統? 3.你認為現在國中小的國文教學出了什麼問題? 4.怎樣藉著每週一堂或兩堂的國文課程幫助大學生發現他自己?做自己? 5.和大學生相處多年,你在他們身上看到父母對他們最好和最壞的影響是什麼? 6.父母如何幫助小孩發現他自己,並有信心他們可以做最好的自己? 7.家長小書摘:最想送給家長朋友的一段話 8.家長南北來連線 9.主持人結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9.227.37 ※ 編輯: pacekobe 來自: 118.169.227.37 (08/22 14:15)
文章代碼(AID): #1CSC0Yg1 (radio)
文章代碼(AID): #1CSC0Yg1 (ra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