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Go For Broke介紹
我要分享的是島袋大神Go For Broke這個作品的原始來由:二戰一支美國日裔部隊與描
述這段歷史相關的電影,這部也是史上第一個出現烏克麗麗身影的電影(而且份量不少)
當時倍受歧視的日裔軍人就是帶著故鄉的烏克麗麗跟著軍隊跑,用烏克麗麗抒發自己的情
緒。
由於電影公司很好心,已經把電影完整放上youtube,我內嵌在網誌中,就直接進來看吧
:)
http://ukumancollege.blogspot.com/2011/08/go-for-broke.html
--
社長的惆悵-歹漫月刊藍調
http://tinyurl.com/3tb76d4
Linux雜誌作數位音樂專欄連載中 http://tinyurl.com/3srn4lk
我的網誌 http://magicdesign.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177.70.82
推
08/10 18:08, , 1F
08/10 18:08, 1F
→
08/10 18:14, , 2F
08/10 18:14, 2F
→
08/10 18:17, , 3F
08/10 18:17, 3F
→
08/10 18:18, , 4F
08/10 18:18, 4F
→
08/10 18:19, , 5F
08/10 18:19, 5F
→
08/10 18:23, , 6F
08/10 18:23, 6F
→
08/10 18:27, , 7F
08/10 18:27, 7F
→
08/10 18:29, , 8F
08/10 18:29, 8F
→
08/10 18:33, , 9F
08/10 18:33, 9F
這邊補充,ukulele第一次的銷售高峰,發生在1940年代晚期到1960為止,光是Mario Macc
aferri塑膠公司就創造了9,000,000以上的銷售量,最高紀錄一天作2500把
第一次有音樂教室教學ukulele,也是在這年代。
大眾文化有"Go for Broke"(1951)這電影還有The Arthur Godfrey Show的電視節目或廣播
節目的影響..考慮黑白電視的普及程度,全美第一次都看得到烏克麗麗的身影,應該是從
Go For Broke開始
推
08/10 23:00, , 10F
08/10 23:00, 10F
然後1960年代以後褪流行,原因是大量粗製濫造的塑膠烏克麗麗..還有電系的器發展-電
吉他、電bass等發展成熟,插電、可擴音的音樂讓流行音樂大為改觀。(烏克麗麗太小,
裝不下早期的電子元件)
要直到後1990年代以後,ukulele才再度興起。
有興趣這段歷史,可以看英文版維基百科,還有
這個http://www.ianchadwick.com/ukuleles/history.htm 還有一些英文網站。
※ 編輯: mgdesigner 來自: 180.177.70.82 (08/11 01:13)
※ 編輯: mgdesigner 來自: 180.177.70.82 (08/11 01:42)
推
08/11 02:30, , 11F
08/11 02:30, 11F
→
08/11 02:31, , 12F
08/11 02:31, 12F
→
08/11 02:32, , 13F
08/11 02:32, 13F
→
08/11 02:33, , 14F
08/11 02:33, 14F
網誌那邊我承認昨天描寫的不夠好,今天我把它大改過,其實就只是介紹古早一部有烏
克麗麗這袖珍小東西的電影。
※ 編輯: mgdesigner 來自: 180.177.70.82 (08/11 04:00)
→
08/12 10:28, , 15F
08/12 10:28, 15F
→
08/12 10:29, , 16F
08/12 10:29, 16F
→
08/12 10:29, , 17F
08/12 10:29, 17F
如果塑膠是好的材質的話,為何大家那麼要追求各種木頭材質、單板合板等等?
為何吉他不用塑膠作身體?電吉他呢?bass呢?各種樂器為何不用塑膠來做?
可以買一隻塑膠的烏克麗麗來彈看看,看看聲音是玩具還是樂器?
例如說這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jVvPWacd70
此外,可以看看別人的評價:
http://howtoukulelebuy.tk/Plastic-Ukulele-51.html
"a fun toy, but not a true instrument"(雖然不知道是不是那年代的)
上百萬的塑膠烏克麗麗銷量,很多是看那時流行啥歌星、樂團、卡通,就在烏克上印個
照片或圖案
有興趣的話,這時代的塑膠烏克麗麗可以在這裡看到收藏網站看到一大堆
http://www.chordmaster.org/plasticukuleles.html
如果塑膠是好的材質的話,為何大家那麼要追求各種木頭材質、單板合板等等?弦還要指
明優質品牌的?
為何吉他不用塑膠作身體?電吉他呢?bass呢?各種樂器為何不用塑膠來做?
那個時代這種塑膠烏克麗麗的消費族群是誰?
我找一個成長於當時的巨星..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qzGZ5AaeSs
Joan Baez(瓊拜亞)
出生於1941年1月9日,14歲時高中時用ukulele在學校表演"Honey Love"開始他的演藝生涯
長大以後她還有拿烏克麗麗作表演嗎?為何烏克麗麗名演奏者裡沒有瓊拜亞甚至很多這時
期成長的巨星?
http://www.npg.org/facts/us_historical_pops.htm
以1955年來說..
該年美國人口有165,931,202,一億六千多萬人。理論上每100人 裡就有5人有Mario Macc
-aferri的產品,「我想讓我的子女學音樂,生日送一把ukulele給他」,這樣對子女的投
資是很理所當然的..
瓊拜亞的烏克確實是小時候她爸爸的朋友送她的可參考這..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an_Baez
那怎麼長大不是用烏克麗麗表演?同一年齡層的歌星樂手應該有很大的比例「小時候」
有「玩」過烏克啟蒙了音樂生涯..
這一定有些問題..
我想原因就是....因為烏克麗麗是「玩具」,它只有玩具的水準、所以大家都認為它只是
玩具..所以長大以後,要玩音樂要改拿真正的樂器囉..
以玩具的觀點來看,我不會說大量的塑膠烏克麗麗是粗製濫造的..可以操作就是合格的玩
具吧?實際上,早在4年前,烏克麗麗開始悄悄的重新進入台灣的市場時,我確實在不是賣
樂器的地方就看到某個四弦小傢伙的產品。
但是把她當樂器來看時,我們會發現...很大比例琴衍也是塑膠做的(不耐磨損的)、琴橋
也是塑膠做的..簡單說除了弦,整隻都是塑膠,然後弦的旋鈕傳統式的,大家知道那會需
要有鎖定螺絲,但是有的連鎖定螺絲都沒有...光是那個網頁就可以看到有拍出琴頭後面的
照片的烏克,至少有四隻是這樣..這表示音準的穩定一定會有問題....
當塑膠烏克麗麗在全美大行其道時,在夏威夷一直堅持作高品質烏克麗麗的廠商會怎麼
想?
現代有所謂的「泡沫」,1960年代,以烏克來說,可謂烏克麗麗市場泡沫化了..有整整將
近十年,全世界幾乎只省下KAMAKA在死撐....這是我記得在英文維基看到的..
不過日本大牌kiwaya網頁也有提到這一段的歷史
http://www.kiwayaukuleles.com/kiwayajapan.html
看起來Kiwaya當時也有繼續堅持下去..
這個時代跟烏克麗麗有關的大眾文化經典,好像只有那兩個..也無夠有份量的代言樂手、
歌星,大眾音樂那時是貓王、Johnny Cash、Moody Walter、Chucky Berry等等拿著吉他在
舞台上作秀的時代,影響了一批年輕人,再過近十多年,1969出現胡士托音樂節
當然kiwaya的網頁的描述好像烏克麗麗是被搖滾樂打敗了..
"烏克麗麗是玩具"確實污名化很多年了..30多年了,有機會問問35歲以上的吉他樂師,還
是不少有這種偏見..甚至
要不是五年前網路上開始出現這個人的作品....是的,就是有了internet有了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uSkP3uym5k
不然今日你我誰會對烏克麗麗有興趣?走過玩具店,恐怕也不會對那塑膠烏克麗麗有任何
驚喜好奇..我們可能還是會認為:那個是「小吉他」,是模仿大支吉他給小孩玩的嘛
我承認這篇文我一開始沒有附上很多參考資料,我實在沒有太多時間作這件事情,那很累
,我想這樣好了,以後烏克麗麗的歷史研究還是交給別人好了。:)
※ 編輯: mgdesigner 來自: 180.177.70.82 (08/12 14:26)
→
08/12 14:47, , 18F
08/12 14:47, 18F
→
08/12 14:48, , 19F
08/12 14:48, 19F
→
08/12 15:01, , 20F
08/12 15:01, 20F
這裡有個重點,BASS與吉他因為電化,DOUBLE BASS電化以後使得縮小成吉他的模樣方便攜
帶、吉他電化可以製造大音量,有利在樂團裡面跟銅管、鋼琴等齊奏,使得節奏藍調變成
搖滾樂..但那時的電子技術還無法用在烏克麗麗上..
要到現在才可以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y7JJfvqDEs
→
08/12 15:02, , 21F
08/12 15:02, 21F
→
08/12 15:03, , 22F
08/12 15:03, 22F
→
08/12 15:04, , 23F
08/12 15:04, 23F
→
08/12 15:04, , 24F
08/12 15:04, 24F
是的所以我也提到kiwaya..
→
08/12 15:05, , 25F
08/12 15:05, 25F
→
08/12 15:05, , 26F
08/12 15:05, 26F
→
08/12 15:15, , 27F
08/12 15:15, 27F
→
08/12 15:16, , 28F
08/12 15:16, 28F
→
08/12 15:17, , 29F
08/12 15:17, 29F
→
08/12 15:17, , 30F
08/12 15:17, 30F
就那時期沒有ukulele hero....阿..唱片、電影、電視等大眾傳播不太容易見到其身影..
也還沒有開發出烏克麗麗演奏潛力
我想這樣好了,因為這篇文,把對這段歷史有興趣的兩位挖出來了:)
我想這個真的需要更多的時間去發現那段失落的歷史,我大概不行了..牙齒好痛XD
期待有人整理出更完整、真實的歷史
※ 編輯: mgdesigner 來自: 180.177.70.82 (08/12 15:42)
→
08/12 16:16, , 31F
08/12 16:16, 31F
→
08/12 16:17, , 32F
08/12 16:17, 32F
→
08/12 16:18, , 33F
08/12 16:18, 33F
→
08/12 16:19, , 34F
08/12 16:19, 34F
→
08/12 16:19, , 35F
08/12 16:19, 35F
→
08/12 16:21, , 36F
08/12 16:21, 36F
→
08/12 16:22, , 37F
08/12 16:22, 37F
推
08/19 23:16, , 38F
08/19 23:16, 38F
ukulele 近期熱門文章
2
6
2
2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3
12
14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