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明報:什麼人訪問什麼人﹕捕捉歷史的畫面

看板Anchors (主播)作者 ( )時間15年前 (2010/01/24 22:10),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23/1/1/1405460/1.html 2010-01-24 ——電視新聞與社會變遷 【明報專訊】 僅節錄片段 競爭必然是好東西? 黃應士﹕縱觀世界,一個700萬人口的都會,於商業運作和財力上,如何能支持近廿 張報章和5個電視台?無可能。沒有競爭,當然不是好事;一個manageable的競 爭,是好的,which means everybody tries to do the best。但香港如今是 unmanaged competition…… 狗仔隊成為常態、新聞煽情化、娛樂化;為求業績而不惜一切,也許就是黃應士 口中的「無法管理的競爭(unmanaged competition)」。此外,他亦以台灣電 視業界「百花齊放」的現狀為例,評述「無法管理的競爭」引起的渲染報道與資 訊氾濫,對電視新聞的影響﹕ 台灣的Anchoring(主播報道新聞的方式),一節做新聞,一節「砌」政府, editorializing(報道評論化)是可以接受的,這於我們正宗做新聞的人來說是 很難理解。例如高鐵,如果爭議是發生於台灣,10個電視台,10個主播於報道新 聞時,不是「砌」曾蔭權,就是「砌」「長毛」。 而且,電視新聞畫面的set-up更糟,讓人眼花撩亂得看不清﹕橫有sub-title, 直有caption,which defeat the purpose of television。電視於一眾媒體的 獨特之處何在?就是畫面,這個「公仔」會帶來現場感。因此,電視新聞是否應 讓觀眾聚焦於這個「公仔」或所報道的事件上,讓觀眾有現場感?但台灣卻不是 ——畫面要有news-bar﹕主播正介紹高鐵事件,畫面下方則出現有關海地地震的 文字。 他們(台灣)把新聞看成娛樂,但娛樂也要讓人知你在說什麼。很不幸,這狀况 在香港開始了——你們有否看亞視?真的要多謝旺旺。 無綫電視助理採訪主任及新聞主播 黃應士 -- http://KevinAction.pixnet.net/blog http://kknews.funp.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95.13

01/25 08:21, , 1F
繚亂的鏡面設計並沒有影響對新聞的理解 反而加深興趣
01/25 08:21, 1F
文章代碼(AID): #1BN5I-zK (Anchors)
文章代碼(AID): #1BN5I-zK (Anch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