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跨越的恐懼與無法跨越的憤怒
也許因為這是李安版,讓我覺得在這裡發言比較自在(以前還真少po文),
看了兩天的新聞和熱烈討論以後,雖然才剛寫了一篇簡短心得,
現在卻又有更多的感覺湧出。
以我個人的拙見,為這次整個「奧斯卡之BBM滑鐵盧事件」做個自我留念的總結,
覺得大家至今的討論,種種都跟「跨越」息息相關。
討論著《斷背山》是如何在安導的手下融入東方思想,寓於西方文化背景,
而產生出來的一個絕妙之作。
討論著安導本身是透過怎樣的成長過程,受了什麼樣的影響,
而成為他口中的「有骨性的變色龍」。
討論著《斷背山》被肯定,是否就代表了同志情被進一步接納,進入另一個新紀元。
也討論著安導的得獎,所寫下的歷史是否代表出藝術價值,終能消弭種族的藩籬。
這一切,在在都與「是否跨越」及「能否跨越」有著密切的關聯,
或者可以說,我們正朝向一個愈來愈交互跨越的世界邁進,不跨越反而是故步自封?
當我看到電影版憤怒的聲音,討論為何輸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時,
我的腦海輸出的解碼是:
1.奧斯卡不知不覺中被大部份人當成值得崇尚的普世價值
2.沒得奧斯卡,感覺好像就少了什麼
為什麼奧斯卡如此重要?或者說,為何對我們如此重要?
奧斯卡對安導來說很重要是不需要懷疑的,因為他已經成為好萊塢的一份子,
得獎代表在那個圈子默默耕耘努力的成果,所以自然有其重要性。
那對我呢?對我這個和好萊塢毫無關聯的人來說,重要性是什麼?或者根本有嗎?
我開始思考為何我會對BBM得最佳影片有所期待。
非常坦白地承認,我真的是從小被媒體洗腦,將奧斯卡當成至上榮譽的人之一;
可能因為:台灣的媒體對奧斯卡的崇尚真的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境界。
從小時候電影台還不太盛行,偶爾有西片,會打上“奧斯卡電影院”之類的字樣,
到《喜宴》入圍最佳外語片時,大家欣欣期待會不會得獎開始,
我就開始把小金人當成電影人通用的最佳榮耀了。
猶記得當初競爭失利,歸亞蕾回台時,還在機場秀出頒給入圍者的一張證明,
彷彿表示:We were almost there!
對年紀尚小的我而言,這不就是奧斯卡很偉大的一個證明嗎?
若不是這次BBM這麼受囑目,我可能永遠也不會真正了解奧斯卡的投票制度,
也不會真的去想想這個“至高榮耀”究竟真正傳達了什麼意義在背後。
當然可以把BBM的未得獎解讀為保首勢力對「跨越」一事的恐懼,
大家已經討論過很多,關於美國受宗教影響,使得對同性戀很難包容一事,
如何可以成為影響投票結果的部分原因,寫得精闢的影評已經很多,
我便不多加賣弄自己不如他們的文筆。
看了一堆評論後發現結果變成了奇妙的狀況:
不想跨越的人故作鎮定地說他並沒有害怕什麼;
想跨越的人因為失敗感到不平,卻也無法做什麼。
但是我開始懷疑起若是真的越過了原本覺得是成見的一切,
我們是不是真能達到理想的境界?
一兩個月前,剛和朋友分享《斷背山》的心得,
她並沒有很被感動,倒是和我聊起了接納同志一事。
她說:「有時我懷疑,我告訴別人我接受同志的心態,到底是我真心的接受了,
還是我其實想當個好人,怕別人說話,說我不夠開明?」
回想起這段對話,再看到「誠實地」讓自己的恐懼表露無疑的部份評審,
以及透露出如此訊息的結果,用阿Q一點的想法來看,誠實突然也不是壞事了。
若是我們真心希望的是透過影片可以向前跨越一步,可以消弭某些界線,
那麼我們可能還是要有些耐心,聽聽那些誠實以對的恐懼。
在憤怒之時,也許還是能阿Q地想:
至少我看到了這道牆,看到了這條線,能想想自己該做什麼。
若是假性地讓步了,拆了牆以後卻改裝電子柵欄(好像有點好笑的比喻....@@),
我想這樣看似跨越的成功,還是少了點實質上的意義。
另外感到有興趣的,是BBM「無法跨越的憤怒」,來自於什麼樣的想法。
我看到媒體大肆報導安導的事,並且不斷地說他是「XX之光」的同時,
突然就有些了解了那樣的感覺。
除卻原本認同BBM這個故事的心情,
我怎麼也不覺得能否認安導的光環,對部分民眾而言,加了很多分。
我承認我其實無法大聲地、肯定地說:
「我愛BBM這故事,跟是不是安導導戲一丁點關係也沒有!」
最近最常看到電影版不時出現的說法是:「如果BBM不是李安導演,會那麼關注嗎?」
再自我承認一次:我不敢說一定會很關注。
或許這可以弔詭地辯論:如果不是安導,BBM未必能把它的能量發揮到極至。
不過我覺得自己認同BBM的同時也認同安導,並不是那麼需要掩飾的。
我覺得安導獲獎,固然對他自身的意義最大,但對許多不是很了BBM的台灣人(甚至
是華人)而言,李安是個華人,是個台灣人的意義其實大過於一切。
若不是因此,我實在滿難理解為何禁演了BBM的大陸,也要趕快來盛讚一下。
實在因為,「李安」這個名字,已經成為了符號,代表的意義已經不是單純的,
不是單純的「李昇之子」、「畢業於台南一中」等等這些個人的東西,
當然也不像Stephen Spielberg一樣只是代表他導了這部戲,
否則還真難解釋為何我每次看到BBM的預告出現"Directed by Ang Lee"時
必起雞皮疙瘩的詭異現象。
「李安」這個名字,無疑已經附加上了更多所謂「兼容並蓄、溫和蘊藉的儒家思想」,
被加諸許多「他代表台灣文化」或是「華人文化」這樣的期待。
我相信有些人沒有,但也相信很多人有,不管是不是承認有此心態。
而我自己捫心自問,確實帶有一點那樣的感覺,
覺得安導個人的跨越,彷彿多少也能將屬於我們台灣的一點本質
(雖然爭吵也說不出究竟真正是什麼樣的本質),一起跨過界線,
到達我從小以為是神聖殿堂的所在。
以這幾天的情形來看,奧斯卡的神話顯然暫時已經被部分人覺得是破滅毀壞得蕩然無存;
往後是不是還會起死回生我不知道,不過我並不覺得因為恐懼和憤怒引起的衝突是壞事。
不管是關心為何要為了恐懼而不跨越的人,
或是想爭取點認同而憤怒為何不跨越,
我們都知道儘管看到了些不開心或者醜惡,
whatever....有所動靜和爭執代表著妥協和解的前奏,我們至少不是停滯不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3.218.140
推
03/08 03:00, , 1F
03/08 03:00, 1F
※ 編輯: Shallott 來自: 220.143.218.140 (03/08 03:05)
推
03/08 03:05, , 2F
03/08 03:05, 2F
推
03/08 09:26, , 3F
03/08 09:26, 3F
推
03/08 10:06, , 4F
03/08 10:06, 4F
推
03/08 10:44, , 5F
03/08 10:44, 5F
Ang_Lee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