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柏與李安 《胡士托風波》裡相遇
2009-06-28 中國時報 林欣誼(本報記者,Email採專訪)
從遇見導演李安,到親眼看到《胡士托風波》電影拍攝完成,「我的感覺就像中了
樂透!」李安新片《胡士托風波》(遠流)原著作者以利特泰柏(Elliot Tiber),透過
email坦率表達現在的心情,一如他在書中幽默、直爽的筆調,讓人幾乎忘記,其實他已
經是個74歲的「老小子」了!
泰柏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區,1969年,他在偶然的機緣下,促成了「胡士托音樂節
」在他家經營汽車旅館的巴塞爾(Bethel)白湖地區登場。這場劃時代的搖滾盛會從此改
變了世界,也改變了當時身陷家庭債務與同志身份雙重壓力之下的,34歲的青年泰柏。
《胡士托風波》全書妙語如珠,緊湊精彩,前半泰柏回溯自己的童年,從破敗、冷
清的旅館場景揭開序幕,首先登場的是宛如「河東獅吼」、脾氣暴躁的俄國裔母親,以及
出身屋頂修補工、來自奧地利的猶太裔父親;接著是爸媽旅館投資失敗,債務黑洞拖垮全
家。
同時,見不得人的同志身份,則讓泰柏夜夜流連紐約酒吧,因而意外在1969年親歷
同志第一次公開嗆聲的「石牆酒吧事件」;書的後半則自述他如何以孤注一擲的心情,爭
取「胡士托音樂節」在他家鄉舉辦的來龍去脈。
泰柏在書中展現自嘲式的黑色幽默,例如與音樂節主辦者開會前,他心情緊張,想
著萬一交易告吹,便打算「放一把火把整個旅館燒了」;還打算把氣發洩在上帝和猶太人
身上,未來和同志交歡,「要拿印有經文的禱告巾和皮革箱子作道具」。
結果,這場結合了「反戰、和平與愛」等嬉皮精神的音樂會,湧入50萬名群眾,在
世界掀起浪潮,鉅額收入挽救了他家經濟,也默默解放了他當時所受到的同志污名與強烈
歧視。最後他寫道:「我在這音樂節得到洗禮,從此獲得自由,而且與我身邊的人有了連
結,不再孤獨。」
為了寫《胡士托風波》,泰柏構思了十餘年,他當然想藉此宣告:「如果少了我,
這世界就不會有這場音樂節。」但他同時更希望激勵年輕人追尋、實踐夢想,就像他雖出
身貧窮家庭,「但因為熱情努力,就能為自己創造好運!」
泰柏筆下特有的喜感,竟也讓李安突破以往,拍出笑料不斷的喜劇電影《胡士托風
波》。泰柏佩服地說:「電影準確地抓到了我的幽默感,而且增添更多豐富色彩,電影溫
馨、動人又歡樂,讓我在兩個小時裡又哭又笑!」泰柏也承認自己是李安影迷,認為他的
手法「溫柔、感人」,他尤其喜歡李安刻畫同志處境的《斷背山》。
但能和李安合作,卻純屬意外,2007年《胡士托風波》出版後,他在舊金山一個電
視談話節目中與李安同台,兩人聊到「胡士托音樂節」,李安說他年輕時愛留長髮、穿大
喇叭牛仔褲,還差點因此被警察抓走,恰巧胡士托音樂節正在美國掀起風潮,因此帶給他
相當大的震撼。節目結束後,泰柏立刻把新書送給李安,幾個月後便接到改編電影的消息
。描述這段經過時,泰柏不禁又重複一次:「我那天真的中樂透了!」
為了趕在今年「胡士托音樂節」40周年時上映,籌拍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泰柏對
於在壓縮時間內完成的電影滿意極了,「每個角色都如實、細膩地演活了我們這群人,我
迫不及待要和全世界觀眾分享這部片!」
泰柏早年從事室內設計,現為劇作家、作家與電影工作者,曾在70年代以小說處女
作《High Street》走紅歐洲。但《胡士托風波》引起空前熱烈的迴響,他說:「我每天
都收到世界各地讀者的來信,說他們多麼喜愛這本書、如何受到激勵,這是我過去任何經
歷都比不上的興奮和感動!」
泰柏並笑說自己在電影籌備的一年中,變得靈感泉湧,同時完成了兩部電影劇本、
一部百老匯喜劇,目前手上正在撰寫他與大明星茱蒂˙嘉蘭(Judy Garland)相遇的回憶
錄《My Night with Judy Garland》,他說:「我會同樣用喜劇手法,描寫我在1967年,
與茱蒂相遇的經過。」看來,享受眼前、回憶過往,都是讓這位「老小子」得以如此活力
充沛的原動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206.64
Ang_Lee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