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士托 青年烏托邦成真
【聯合報╱本報記者/何定照】 2009.09.06
李安執導的「胡士托風波」(Taking Woodstock),將胡士托音樂節40周年推向高峰,這個
成為青年文化神話、搖滾地標的音樂節,究竟有何奧妙?
1969年8月18日早晨,參加胡士托音樂節的人潮多已散去,吉他之神吉米‧韓醉克斯(
Jimi Hendrix)上台,即興彈奏起美國國歌。在泥濘中的人們頓然驚醒,為韓醉克斯澎湃
的樂聲驚動不已。許多人回憶那是胡士托最美妙的一刻,也有人說,那音樂彷彿將他們帶
入越南戰場,感受戰爭帶來的摧殘與瘋狂。
地標音樂節 精心設計的
音樂帶來的幻境,究竟隨著音符散去而消失。眾人才從這個標榜和平的音樂節,看到烏托
邦的可能。年底滾石合唱團舉辦的演唱會中,即發生保全刺死黑人歌迷的悲劇。而在音樂
節外,美國也仍平均兩天發生一起炸彈爆炸或意圖爆炸事件,越戰更繼續沒日沒夜的開打
。
胡士托音樂節,究竟改變了什麼?儘管胡士托音樂節現在已被神話成一場年輕世代的文化
革命,但在一開始,胡士托其實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商業音樂節。
1969年,學商的約翰和曾當律師、又愛玩團的喬伊,在合開錄音工作室不久後,認識了想
在紐約州胡士托市開錄音室的邁可。邁可當時在管理某樂團,因為想幫樂團出唱片而認識
首都唱片公司副總裁阿提,四個小伙子就這樣湊在一起,成立了胡士托投資公司。
街頭扮嬉皮 紐約尋靈感
他們最初只想在胡士托合開一間錄音工作室,理由是珍妮絲‧裘普琳(Janis Joplin)、
巴布‧狄倫等人都住胡士托。
一晚,曾辦過邁阿密音樂節的邁可,提議乾脆結合音樂節和錄音工作室,胡士托音樂節就
此成形。
在60年代末期,嬉皮運動顛峰甫落,越戰開打,同志酒吧「石牆」事件剛為同性戀解放起
頭……,四人苦思,究竟要如何行銷胡士托,才能打中「焦點團體」。
他們扮起當時最夯的嬉皮,蓄長髮、穿流蘇皮背心、戴上珠子項鍊,到紐約街頭聽年輕人
聊什麼。
「我們決定要把胡士托做成這些年輕人夢想的園地」,在「烏茲塔克(胡士托)口述歷史
」書中(滾石文化出版),喬伊回憶:「這個很容易,因為他們的夢想很單純美好,而且
我們的音樂節帶有他們夢想的異國風情。」
和平與音樂 變成slogan
「三天的和平與音樂」就這樣成了音樂節slogan。他們也刻意為海報加上田野溪流、手工
藝、小動物等「會吸引年輕人買票的圖象」。上台陣容更經挑選:首日請印度西塔琴大師
拉維‧香卡、民謠歌手瓊‧拜雅等人,營造輕鬆平靜氛圍,印度教大師娑洽迪楠達現身祈
福,也效果極佳。滾石合唱團則未受邀:雖然紅,但「街頭戰士」等暢銷曲易引發暴力。
策略果然成功。他們擊中了那個時代年輕人的夢與想像,訂票信雪花般湧來,信中還常附
註「永遠的愛與和平」等話語。最後共有50萬人湧入音樂節,還有100萬人被塞在路上,
這是從未發生過的音樂節盛況。
聚集50萬人 曼妙的3天
在眾人回憶中,胡士托確實是曼妙的三天。大家全裸奔放,隨樂而歡,幾乎沒有流血衝突
。然而或許正因它源於商業策畫的浪漫想像,在三天結束後,社會並無改變。暗殺、戰爭
繼續,50萬人集體鼓吹的和平,仍是口號。
音樂與政治評論者張鐵志認為,胡士托可說「體現整個嬉皮文化的局限」。參加胡士托的
嬉皮儘管看到體制的問題,卻只想天真地逃逸,而非真正改變社會結構和政經權力。而這
點天真的夢想,正如喬伊說的,很容易操作。
然而胡士托之所以可貴,在於它最終跳脫了原始的商業操作,成就了自己。在張鐵志看來
,那是「十年青年文化的能量累積」使然。
張鐵志認為,胡士托雖未撼動結構,但不論對那個時代或後代,都意義深遠:曾參加胡士
托的人,也許後來還是進入體制,但想法已不全然遵從舊體制,形成改變的可能;對後代
來說,胡士托更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巨大地標,恆久訴說「青年烏托邦成真」、「黑暗中仍
有樂園」的歷史事實。
無人傷亡 歷史上的幸運
相對於四個月後滾石演唱會的悲劇─這也是後來青年活動中最常見的隱憂,胡士托的完美
落幕,凸顯它在黑暗時代的光亮位置。
張鐵志認為,這可說是胡士托「歷史上的幸運」,畢竟只要有人傷亡,胡士托就不可能是
至今為人讚頌的胡士托。那夢般的三天,只要三天,就能安慰無數後人。
而最真實的或許是,正如李安拍成電影的「胡士托風波」原著,一位同志如何因為胡士托
解放了自我,重新和父母建立關係,老父也在逝前說出對兒子的愛。對無數非胡士托人來
說,這可能是更可親的歷史:透過事件,人性如何改變。
-----------------------------------------------------------------------------
又辦四次 商業味更濃
胡士托音樂節在無數人眼裡看來甜美,卻是四位主辦人的痛。「胡士托風波」書中記載,
由於舉辦地貝瑟爾鎮議會變卦反對音樂節,主辦人臨時決定免費演出,好爭取參加者支持
。這讓他們賠了140萬美元。
然而也有人諷刺,主辦人之所以決定改成免費,是因已將電影版權賣給華納。但不論這筆
錢是最初的2萬5千美元或後來的10萬、乃至100萬美元之說,都不敵最後是由華納賺入數
百萬美元的事實。
最慘的是,四位合夥人在胡士托後即告鬧翻,阿提和邁可認為約翰和喬伊拿了華納大錢,
欺騙他們以低價退讓胡士托股份,要求約翰和喬伊賠償1,000萬美元。11年後,誤會終於
澄清,原來華納才是他們共同的敵人。
包括今年40周年,胡士托後來又辦了四次,但一次比一次更商業,評語不佳。
承辦人之一約翰則說,時代不同了,現代青少年到音樂節若發現沒紀念品可買,還會罵人
呢。
※ 1971 「Woodstock」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206.64
Ang_Lee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11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