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影評] 今生不做中國人的李安 (竇蓉)

看板Ang_Lee作者 (美麗人生)時間12年前 (2012/12/16 19:40),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1GpQwELH ] 作者: Answerme (出租--近東吳城中西門町) 看板: movie 標題: [影評] 今生不做中國人的李安 (竇蓉) 時間: Sun Dec 16 19:20:43 2012 (標題中"的"用法 各自解讀) http://gravyloveme.blogspot.tw/ 很多人形容李安為華人之光,其實正正因為他掙脫了中國人的身份,才可以在國際影壇上 跟不同種族的大師一較高下,李安新作「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一套横跨世界不同宗教 、文化的電影,基於這個觀點百分百是陶傑mode,這裏不贅了,有興趣的網友可看上一期 壹周刊陶傑專欄「世界戲‧國際人」。既然正評已有珠玉在前,竇蓉不妨嘗試用反證角度 看看留在中國的導演、文人,長年在受管制在土壤中成長,活出怎樣的藝術生命。 看着莫言穿起Tuxedo去領取諾貝爾文學獎,聽到他在記者會上歪理連篇,辯稱「中國有書 報檢查,西方也有。言論審查就像是機場安檢一樣。」我的腦海裏突然彈出一句「九一分 界,心理變態!」當然你可以批評我很膚淺,以貌取人,把禿頭和文學風骨混為一談,但 所謂相由心生,九一分界的確是一種自欺欺人的髮型,把耳朵旁邊的頭髮刻意留長,撥到 中間,騙不了人,更騙不了自己,洗完頭在浴室面對邊長邊短的頭髮,自己也覺滑稽無比 吧。他在瑞典發表有關創作自由的觀點,以及「政治是教人打架的」言論,就像他的九一 分界一樣,只是拙劣的掩飾,顯得他的禿頭更明顯和更樣衰。 每隔一段日子,成龍就會發表令香港人咬牙切齒的言論,最近配合新片宣傳,成龍又發表 了遊行要管制的膠論,網民口誅筆伐自然少不了。台灣人在國際影壇上有李安做代表,喜 歡文學的李安,無論是英國文學Sense and sensibility、講美國牛仔的Brokeback Mountain,以至印度色彩強烈的Life of Pi,他都能夠成功駕馭,其人儒雅謙厚,多看書 ,少說話;好可惜香港影壇icon,在國際上除了李小龍之外,始終是成龍,我覺得弗洛伊 德一派的心理學家,應該研究下他是否有種陽具崇拜的心理毛病,隨着年歲增加,這位大 哥的受歡迎程度不斷下降,在私可以透過繼續溝女無數,延續自己雄風不減當年的幻覺, 在公則希望依附政權,利用中國大陸仍然盲目順從主旋律的心態,延續正在走下坡的電影 事業,多年的武打生涯,我估他真心相信男權就是公理,男性壓在女性身上,抑或官員壓 在平民頭上,都是天經地義的,生理上不舉就吃偉哥,權力衰敗就靠鎮壓、管制,對於一 個一生都被陽具指揮腦袋的人,其實也沒有甚麼好駡的。 香港電影代表愈老愈笑話,國產大導又如何?聖誕新年檔期,大片紛陳,除了少年Pi,還 有馮小剛的「1942」,但我拒絕付錢進戲院去看這套電影,對電影的好壞無權置喙。何解 中國的災難片九成都是描述1949年前的歷史?日本侵華永遠是最政治正確的題材,明明中 國上下五千年,最荒謬的饑荒是大躍進年代,當然我理解導演因為政治問題不能拍大躍進 ,既然人禍的饑荒不能怕,去批評國民黨在抗戰期間救災不力,究竟是否不安好心?抑或 借古諷金?我不想揣測導演的拍攝原意,慳番70蚊最實際。 至於另一個五十後的中國導演張藝謀,就是徹徹底底地投誠了,由於NOW自選台有「金陵 十三釵」,公映一年後,我終於可以不另花錢去看這套戲。電影的格局是學荷里活片,用 大時代平凡眾生的一宗遭遇,反映人性光輝。問題就是共產黨治下的導演,原來真是連基 本人權,公義的理解也有盲點,個盲點重非常非常大。電影的主線是一群女學生,和一群 妓女,機緣巧合同時在一所教堂內避難, Christian Bale冒認牧師,最初揩油,後來良 知覺醒,負起保護這班女人的責任。電影去到尾,講述日軍要徵召該批女學生去獻唱,其 實是想淫辱她們,這時問題來了,一班妓女挺身而出,喬裝女學生代她們去勞軍!這算甚 麼人性光輝,這分明是扭曲了正義的意思:妓女不會因為職業的原因而比女學生該死,妓 女即使接客一千,不等於被強姦也無所謂。張藝謀連基本人權也未搞清楚,就用上過億, 重金禮聘Christian Bale作男主角,真是貽笑大方。 李安生於1954年,第一、二套作品「推手」和「喜宴」,格局都是小品創作,一看就知道 是旅美華人的作品,但這二十年來,他完全走出了中國人的框框,他的導演功力就像水一 樣,拍少年Pi時就是印度人,印度教諸神眾生,都在他的鏡頭下活靈活現,拍Sense and sensibility,指揮一眾英國演員Hugh Grant、Emma Thompson、Kate Winslet 亦沒有難 度。無獨有偶,國內億元俱樂部的大導演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都是五十年代生的,近 幾年國產電影請得起Christian Bale、Adrien Brody,但國際視野並沒有因此而提升,連 中國人自己的故事也愈說愈糊塗。 如果我有子女,真的會認真研究移民,在美國失敗的機會可能比香港更大,但成功的話, Sky is the limit,真正融入他們的文化和社會,擺脫中國人的枷鎖,對下一代是一種祝 福。在中國,尤其從事創作的文人,套用倪匡的話,就是「在盛世下做奴才做得好穩」, 張藝謀、馮小剛、成龍、莫言等人,有沒有令你想起這句話? 坐看雲起時 台灣朋友來香港,我告訴他:「英國人說,寧願丟掉一個印度,也不可以沒有莎士比亞。 你們台灣人似乎不知道,寧願沒有了國民黨,台灣人也不可以沒有李安。」 李安的新作《少年Pi奇幻飄流》,十一月在美國和台灣同步首映。李安很愛國,這次決定 把電影的特技,也就是男主角的一艘救生艇,在海洋暴風雨飄浮的部分,在台中一個廢置 機場,搭一隻大水缸拍攝,說是回饋他生長的地方。台灣的輿論卻相當小農,有的還不領 情,看了電影,問李安:在戲裡根本沒有半點台中的影子,請問台灣在哪裡? 對於這些人,大概要在戲裡加插幾個台中人啃吃檳榔,又或者大陸自由行在台灣101掃貨 的片段,才叫做「心繫台灣,宣傳寶島」了。中國人觀眾(儘管問這些蠢問題的,也許是 民進黨支持者,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的水準,日益與西方脫軌,這樣的問題,就是一個 例證。 《色,戒》在上海搭景,拍成華語電影的最高峰之作。由於是台灣人,有統戰價值,大陸 中門大開,歡迎李安在中國拍戲。豈知在大陸上到一半,「老革命」看了,指指點點,說 片中的女主角明明是愛國志士、地下特工,為了一顆大鑽石,就賣身投靠汪精 衞政府屬 下的情報高官,你李安拍一齣電影,為她豎碑,導演不是漢奸是什麼? 「老幹部」的意見,反映到胡錦濤那裡,據說胡總一拍桌子,下令腰斬。《色,戒》上得 一額汗,可幸香港和海外的中國人,情迷戲中三齣前所未見的三級性愛場面,萬人空巷, 這才將成本收回來。 吃過虧,會聰明一點。《少年Pi奇幻飄流》是一齣真正屬於世界的電影:受過英國殖民地 教育的印度家庭,賣了一座動物園,乘上日本貨輪移民加拿大,在兩小時多的戲裡,觀眾 固然看到文化主題的主菜是印度,及其前宗主國英國。貨輪屬於日本,男主角在海上擱淺 的地方,被人救起,是墨西哥。他移民的目標是自由民主的加拿大。電影的投資者是美國 人。在戲裡,李安向全世界各國的文化致了敬,其中主要是基督教和印度教。像一齣文化 的晚宴:印度、英美、墨西哥、日本,還有大鼻子情聖法國明星謝拉迪柏底奧代表的法國 人,都獲邀出席,戲中一筆也沒有提過的,就是伊斯蘭世界和中國。 而見過鬼怕黑,導演和投資者,也很靈巧地把電影的其中一個市場,鎖定在印度。印度觀 眾看了《少年Pi》一定喜歡,因為李安把印度教和婆羅門教的精神表達得淋漓盡致,向世 界發揚光大。印度不但加入了世界文明,而且文化形象非常高尚。 李安的電影,有許多密碼。導演本人沉默寡言,一句也不說,要影迷自己仔細來發現。運 用3D,充滿東方的妙腕,像莊子說的「庖丁解牛」,節制而奔放,不像占士金馬倫,把3D 由頭到尾,色彩爆發,侵襲視覺。《少年Pi》的3D用在三分一戲後開始,像寫唐詩宋詞, 字數不多,但形象精練,點到即止,單這一點就體現了東方人的婉約含蓄,令人佩服。 海洋特技的部分,在美國令人矚目。3D是美國發明,台灣人李安移植過來,如何為戲的主 題服務?中國大陸自洋務運動以來,一直走不出這個死圈和怪圈:西方人的文明,只看到 船炮的硬性技術,而不懂得科技只是手段,倡顯人權和自由的幸福,才是目的。李安身為 亞洲人,像日本一樣,打破此一基因宿命,《少年Pi》的3D嚴格為主題服務,並無喧賓奪 主,令觀眾戴上一副墨鏡,為看3D而3D——當然戲的層次很豐富,兒童或心智未成熟的成 年人,當做海上歷險的童話故事就夠了。但李安很有抱負,他希望歐洲、日本的高級知識 分子也能欣賞,技巧淺入而深出。《少年Pi》開頭,拍得像兒童的動物故事,愈推進,層 次愈高,這是一齣淺入深出之作。 在創作裡,深入淺出最高,淺入深出次之,最要命是深入深出。譬如沙特的存在主義小說 ,貝克特的荒謬劇《等待果陀》,高達和安東尼奧尼,皆屬深入深出,只得小圈子當做皇 帝新衣來論述。意大利作家艾柯的《玫瑰之名》拍成電影,則屬深入淺出。李安的《少年 Pi》故意淺入,然後深出,關鍵在飄流得救之後,還加上傳記作者與長大了的印度當事人 一段對話,還有日本保險公司派來的兩個人,替災後賠償之事錄口供。 最後這場戲一加上去,今天玩iPad、吃爆穀、不看文字的一代,看到就未免困惑。果然戲 的另一層哲理,在這部分顯現:印度少年口中的故事,世俗的人拒絕相信,保險公司的人 說:你說在海上與幾個動物生存了大半年,你說跟一隻老虎共度日夜,這個故事我們如何 向上面交差? 這才是戲和故事畫龍點睛之處。當人遠離了大自然太久,謬誤變成真理,而印度主角說出 他天人合一的經歷,庸俗的世界拒絕相信。 最後,長大的主角Pi,忽然對傳記作者,也就是觀眾提了一個令人吃驚的問題:「假設我 剛才講的老虎和人海上飄流的經歷,是憑空捏造的故事,你願意相信嗎?」 印度人有聰明才智的一面,做起生意也很狡猾,擅長吹水。這下子忽然把一些觀眾的魂魄 叫了回來:對呀,原來人和老虎怎可能在一起生存這麼久呢?李安很巧妙和惡作劇地挑起 觀眾推翻他的故事。此時觀眾恍然大悟:難怪海上飄流的一段,3D做得如此魔幻,與其他 部分看來像兩截效果,原來此中有深意。 真是聰明得不得了。中年的李安,比起《推手三部曲》,不論眼界和技巧皆有精進,像莎 士比亞告別了《仲夏夜之夢》,進入了《暴風雨》時期。莎士比亞五十二歲就死了,但天 佑台灣,亞洲人的李安今年六十歲不到,未來的十年一定有更精彩的經典陸續出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2.195.148 ※ 編輯: Answerme 來自: 61.222.195.148 (12/16 19:21)

12/16 19:25, , 1F
用一絲絲的電影包裹一大串的政治議題...真是辛苦了
12/16 19:25, 1F

12/16 19:30, , 2F
因為他是台灣人啊 baby~
12/16 19:30, 2F

12/16 19:32, , 3F
WOW 這篇~萬般滋味
12/16 19:32, 3F

12/16 19:33, , 4F
偷渡政治文
12/16 19:33, 4F

12/16 19:34, , 5F
就"一個李安,各自解讀"囉.....
12/16 19:34, 5F

12/16 19:34, , 6F
這篇對大陸各大導及鼻子有非常隆重的貶抑 但我喜歡這個作
12/16 19:34, 6F

12/16 19:34, , 7F
大陸的文創業都必須配合政治 這部分是事實 無須包裹
12/16 19:34, 7F

12/16 19:35, , 8F
者 她理解的李安 的確是這樣子 內斂 低調
12/16 19:35, 8F

12/16 19:37, , 9F
看他這部片這麼熱門可是宣傳算是很低調了
12/16 19:37, 9F

12/16 19:38, , 10F
看裡頭的用詞,作者應該是香港人吧
12/16 19:38, 10F

12/16 19:40, , 11F
借轉李安板 謝謝
12/16 19:40, 11F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peruman (183.32.169.85), 時間: 12/16/2012 19:40:17

12/17 11:47, , 12F
possessive genitive
12/17 11:47, 12F
文章代碼(AID): #1GpRCZL3 (Ang_Lee)
文章代碼(AID): #1GpRCZL3 (Ang_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