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2004日本動畫大攻略

看板AnimMovie (動畫電影板)作者 (夢想起飛的季節)時間20年前 (2004/10/06 10:3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參考原文 : http://www.cgtimes.com.cn/show.aspx?id=4913&cid=111 2004年可說是日本動畫的豐年,因為除了宮崎駿的《移動城堡》深受期待之外, 新銳動畫導演所執導的電影也陸續上映,其中押井守的《攻殼機動隊2》、大友克洋的 《蒸汽男孩》等都備受國際矚目。 這些動畫大片不僅在日本國內熱映,還參賽國際各大電影節,與其他大片一爭高低。 而另一部長盛不衰的動畫片《火影忍者》的電影版《雪姬忍法帖》更是來勢兇猛, 上映一周,便已經成功將《哈利·波特3》擠下票房榜冠軍寶座。 人本主義 優秀的日本動畫片、日本電影的靈魂是人本主義,黑澤明的《七武士》打遍天下靠 人本主義;宮崎駿《神隱少女》通吃四方也靠的是人本主義,沒有這種以人為本的靈魂, 動畫片就不會有神采。在人本的基礎上,從孩子的視野中來,到孩子的心靈中去,發現 兒童的關注點、興奮點和焦慮點,尊重它、認同它、呼應它,用童真趣味的手法塑造人物 、表現事物、達到豐富的性格化並展開相當的人性深度,在打動孩子的同時也引起了 仍具有童心的成年人共鳴。這一共鳴是結合著成人複雜經驗的、更深刻的感動,是在 更高層次上對童年的回味與反思。日本動畫以此接通了感受物件的心,這是它贏得觀眾的 第一條經驗。 再者民族風格更是日本動畫制勝的銳利武器。日本動畫由模仿起步,以民族風格立足, 遠師迪士尼,近學中國,但始終以自古相傳的和制漫畫、浮世繪、東洋畫為根本,加以 變通和發展,形成了一套東西合璧的動畫技法。 作家性和高妙技術 其次,作家性是動畫號召力的一大來源。日本有成就的動畫人物不勝數,僅大師級的 也不下十位,手塚治蟲、松本零土、川本喜八郎、久裏洋二、宮崎駿、高勳、押井守、 大友克洋等,或重人情哲思,或重技術形象,或枯淡抽象,或華麗寫實,均自成一家, 作品的個人風格決不雷同,並且他們的創作能量驚人活躍。像宮崎駿從不重複自己, 沒有拍過一次續集,體現著強烈的進取精神。 還有,嫺熟運用電影的技巧和表現手段,是日本動畫具有強烈動感的源泉。日本動畫界 充分利用了動畫電影的複動律,用加工電影的匠心來經營動畫片每一秒鐘廿四格的空間, 把動作、形象按電影的構圖和剪輯規則分解,精確細緻地劃分畫格、角度、時長,定格、 慢鏡、特寫、過度曝光、急速推拉、突兀切換等手法,賦予了動畫形象以流暢的運動美 和特殊的韻律感,保證了它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2D與3D對壘 今年的日本動畫,除了耗資巨大--像《蒸汽男孩》前後耗時九年的時間製作,製作費用 高達廿四億日元之外,依舊保持了日本動畫的傳統:那就是人物和其他角色都採用傳統的 2D--不管背景是否採用3D技術。與好萊塢各3D動畫中著力刻畫主角的立體真實性相反, 日本動畫電影仍然堅持用相對簡單的筆劃勾勒角色形象。從觀看的整體效果來說,優秀的 日本2D動畫和美國3D動畫在角色的傳神性上是旗鼓相當的。那些角色的設計看似簡單, 但是和整個畫面相配合,寥寥幾筆就能讓觀眾感受到劇情想要傳達的感受。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211.23.74.220 (10/06 10:46)
文章代碼(AID): #11OrhJ1i (AnimMovie)
文章代碼(AID): #11OrhJ1i (Anim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