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第五屆台北金馬影展國際數位短片競賽(上)

看板AnimMovie (動畫電影板)作者 (夢想起飛的季節)時間20年前 (2004/11/14 13:1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金馬國際數位饗宴專題報導─2004第五屆台北金馬影展國際數位短片競賽 ‧3DUSER 11月號 今年的金馬影展國際數位短片競賽,共有五位台灣新秀導演的作品獲選,其中三部是 動畫片,分別是史明輝的『小辛蒂』、陳柏光的『旅程的順序』、陳明和的【殼】Shell 。本文是對這三位導演及其入圍作品的專訪報導。 金馬數位精神 今年評選的標準主要在於創作者的「數位態度」,作品應傳達出數位科技是如何刺激 創作者的創意發想,跳脫出既定的思維邏輯,回歸創作最初始的源頭,進而在作品中 運用數位技術表達出更深層的蘊意與獨特的影像風格,這才是真正的數位精神。 金馬數位的主視覺 而本屆的金馬數位的主視覺,其創作理念為: 一個長相甜美的女生卻狠狠嗑蝕狀似數位DV帶子所延伸出抽象線條的姿態,企圖誘發 迫人的視覺張力,在其中綿延伸展、穿越虛實交織的構面。 畫面以交叉、拼合、剪接的型態,重新組構一個抽象與具象的交織疊映。如同創作的迸發 是融和虛實與隱喻寫意的體系不斷運動,直至激發無限的靈感。當穿梭腦內熾熱的 想像離子不斷激射而出,變幻多端自成一個包羅星際奇觀的宇宙,使創作能夠自我發聲、 賦予影像生命。 金馬數位入圍影片 選片委員分別為美商堅信策略顧問公司董事暨執行長王呈瑞先生、知名導演吳米森先生 及資深影展策展人王耿瑜小姐。入圍名單於10月5日揭曉,短短一個月的收件期間, 共計有來自36個國家516部影片報名參加競賽,在嚴謹的審片過程中評選出30部入圍影片 ,其中共有五位台灣新秀導演的作品獲選。 而這五部作品中,兩部為紀錄片為宋明杰拍攝擁有台灣黑人與變裝皇后雙重邊緣身份的 『黑吉米』以及蔡典益藉由紀錄辦桌總舖師父親工作點滴傳達父子情感的 『流水辦桌永不息』。另外為三部動畫片,史明輝的『小辛蒂』,陳柏光的『旅程的順序 』,陳明和的【殼】Shell。其中陳明和、史明輝與陳柏光過去都曾以優秀的作品 入圍競賽,本刊也對這三位導演及其入圍作品作專訪報導。 精選金馬數位入圍導演及其作品─台灣部分 解構中的【旅程的順序】 導演 陳柏光 實驗動畫片,企圖以微細的線條與色塊尋找出最初始的『旅程的順序』 關於導演及作品 陳柏光現就讀於實踐大學時尚與媒體設計研究所。在大學以前並非是美術科班出身, 在大學三年級時因為系上的課程方向轉變,才開始進入動畫製作的領域。他的第二部作品 【源】也是他的大學畢業製作,利用中國山水畫的風格,以及非常細小的分子作為 建模的基礎架構,沒有傳統動畫的人物場景作為敘事手法,而使用機械式的物體重新組合 的三維基礎物件來表現類似『印象派的動畫』。他表示,可能是受到他喜愛的作家及 電影導演影響,他的風格帶有著南美魔幻寫實的色彩,對於純敘事的手法可能因為生命的 歷練還不足,他選擇用非敘事體來表現他的想法。因為第一部個人動畫【天堂與地獄】 在國內影展的成功(入圍2003年國際金馬數位短片競賽),也鼓舞他對於繼續於所謂的 非敘事結構的視覺旅程創作,這樣的動畫也許在十幾年前並不一定會受到好評,卻在 21世紀初被人們驚覺,可能是現在的媒體多元化與複雜化後的作品新生兒吧! 導演認為,在現在的電腦三維製作過程如同女性懷孕生子,在軟體初始時,一切是空的 ,必須經過建模、算圖、貼材質….等步縱才能夠有雛型架構,如同是將作品懷孕於電腦 的軟硬體中。而在等待算圖時,也許是十天八天,在此過程中,生活的新體驗便是 下一格動畫的新方向。 【旅程的順序】的構想是來自於生活中的片段,人的記憶、想法是斷裂式的,失去了規則 及秩序。利用中國傳統水墨畫的意境表現方式,以動態的水墨空間喚醒對自然環境的重視 。以有別於一般角色動畫的形式,嘗試運用意境及抽象來表現3D的多元性,如土石流般的 碎形夾雜如洪水般的絲雨,呈現一種破壞的美感,自然的順序被擾亂打散的微小碎片中, 微小細緻的線條裡卻創造出了巨大的能量在一片片破碎的記憶裡,好山好水卻不復在, 絲絲細小的力量裡,去尋找一個屬於自然旅程的順序。渲染的空間中,交疊穿錯的顏色裡 似複雜的物件中卻隱含著單一的調性,經由畫面的開啟、關閉,一次次的循環交錯著, 源不是開始也不代表著結束,而是存在這世界的一份子。 沒有所謂的主角是導演很想表達的一件事,在一個沒有人或具體形象的狀況下能發生哪樣 的情形或變化是很有趣的,動畫有其特質,在一片擬真或是可愛的主角所呈現的劇情 並不能說服他,導演認為:「我必須誠實的對自己說這才是能將視覺帶入另一層次的方式 ,當經由建模,上材質,到算圖,這每一個步驟無不是將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和知識灌輸到 其中,嘗試以反向思考的方式操作軟體,實驗將物件虛極化,以最原始的能量呈現。」 關於比較商業的作品 導演目前正製作一支羅大佑的MV,雖然片長大約只有一分半鐘,但是有別於他過去5分鐘 的三維個人作品可以用長達9個月的製作期,這次的商業動畫片案卻只有短短的1個月 來趕工製作,使他的負荷產生不小的壓力,創作空間也多多少少被壓縮。 關於VJ 陳柏光於兩年前在接觸動畫時,同時也開始進入VJ的領域。從學校的社團活動開始崛起, 藉著影像與音樂的資源整合,帶動現場活動的氣氛,也漸漸轉向PUB的大型公共場合的 播放。利用自己三維動畫的素材,加上一些影像的混和,有別於現在絕大部分台灣VJ只是 於實際影像搭配專業VJ軟硬體的mixing,創造出屬於他獨特的3D-VJ風格。 然而,在台灣所謂的PUB或是夜店,電子音樂大部分只是氣氛或是搖頭丸等的助興品, 消費者在這樣的空間中,三維或是實拍投影出的影像播放,並不被相當重視,最多只是 將場面炒的更火熱的陪襯品,一直無法被仔細的欣賞。有鑑於此,導演對於自己的 影像作品被不懂欣賞的消費者忽視開始產生懷疑,也間接的對於「藝術」與「商業」之間 的鴻溝開始思考,在一定的範圍之下,仍然希望他的作品回歸到純藝術的角度被欣賞, 而非商業型態的附加產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96.43
文章代碼(AID): #11bkfcMt (AnimMovie)
文章代碼(AID): #11bkfcMt (Anim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