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星戰電影特效賤賣 錢給別人賺
【美聯社舊金山十三日電】
導演喬治盧卡斯以根本稱不上特別的特效拍完第一部「星際大戰」電影後,花數百萬美元
發展出完整的數位剪輯系統和各種特效科技來拍其他「星戰」系列電影。但到頭來,他把
這些科技賤價出售,幾乎等於白白送人。
曾任盧卡斯電腦部門共同總經理的鐸利斯說:「我們比商業界超前十年。他啟發了一些
珍貴的新構想,可是這些創新科技距創造財富還很遙遠。」
因此盧卡斯把他創造的許多科技賤價出售。這些科技後來出現在家庭立體音響、手機、
醫療顯影裝置及好萊塢各製片廠,推動總值數十億美元的企業,也為幾千人帶來工作。
盧卡斯當初製作「星際大戰」首部曲時就體認本身處境的荒謬。他想呈現有關星際革命、
太空旅行和機器人的未來故事,好萊塢卻還在使用五十年前的製片技術。
他希望呈現更宏偉的景象,因此第一部星戰電影在一九七七年推出後,他不計代價發展
一套系統,包含能製造立體影像的軟體。
電腦小組先研發出第一種數位剪輯系統EditDroid,把電影轉移到電腦光碟,使剪輯人員
不必再處理膠捲。盧卡斯後來把這套系統賣給Avid技術公司,使其推出現代電影剪輯系統
的先驅產品。
一九八六年,盧卡斯以一千萬美元價碼,把電腦部門賣給蘋果電腦執行長喬布斯。
喬布斯利用盧卡斯的人才和科技,成立Pixar公司,發展RenderMan軟體,把電腦影像與
真實世界影像特質加以融合,使電影改頭換面。
Pixar利用這種系統,在一九九五年推出第一部全部電腦動畫影片「玩具總動員」,後來
又推出五部賣座影片,迄今已帶來卅億美元票房收入。
其他製片廠也利用這種系統製作「魔鬼終結者2」中會改變形體的生化機器人,
「天搖地動」裡的驚濤駭浪,甚至即將上映的「星際大戰三部曲:西斯大帝的復仇」裡
由電腦製作的火煙。
在過去卅五個奧斯卡特效金像獎中,這種軟體總共協助各製片廠贏得卅三個獎項。
盧卡斯並不缺錢,對於為他人作嫁也很看得開。他雖然沒有得到金錢利益,可是贏得
各方的敬意和感激。
【2005/05/14 聯合報】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218.167.91.251 (05/14 22:07)
AnimMovie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