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日本動畫發展-專訪ANIMAGE雜誌總編輯大野修一

看板AnimMovie (動畫電影板)作者 (夢想起飛的季節)時間20年前 (2005/06/06 13:5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3DUSER 2005.5月號 ANIMAGE動畫雜誌,創刊三十年以上,是現存最久的動漫雜誌,也是目前日本動漫畫業界 領導性刊物之一。本文為雜誌總編大野修一的專訪。 作者:駱英毅 ANIMAGE動畫雜誌總編輯大野修一 西元1964年生,明治大學出身,為熱烈的SF研究愛好者,是典型的日本專業精英編輯。 大學畢業後,到德間書店任職,期間參予了「少年領袖」,「CHARA」,「SFJAPAN」 ,「德間DUAL文庫」等多本雜誌,透過媒體了解具備多重色彩的文學藝術環境,擁有 獨特的活耀編輯感情,成為重量級動畫雜誌「ANIMAGE」的第六代編輯長至今。 ANIMAGE動畫雜誌,創刊三十年以上,是現存最久的動漫雜誌,由日本德間書店出版, 其專業和資訊快速是其特長,兼具了專門業界和消費讀者並存的編輯導向,是目前日本 動漫畫業界領導性刊物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時間先回到大戰結束之後的日本,有動畫之神稱號的前輩大師,也就是手塚治蟲先生, 這位已經往生仙逝的大師,其作品的魅力已經遠征中日和兩岸,在日本人心中是無可取代 的存在,最重要的是他對動漫畫的熱愛。 在西元六十年代,早期的日本電視動畫,由手塚治蟲影響是很大的,一位知名漫畫家, 憑藉著對動畫製作的熱情,在電視開播後,終於推出了電視動畫。早期的電視動畫,受到 美國好萊塢迪士尼公司的影片薰染,手塚的片子在這邊參考和吸收了許多的迪士尼製作 技術,將之化為日本本土製作動畫的一部分。1963年推出的手塚名作,原子小金剛 (鐵腕阿童木),是最早期的成果,不僅在日本受到大眾歡迎,也跨海感動了中國人, 是極為成功的動畫。在技術上,手塚的團隊更是創造了一個奇蹟,那就是用極其有限的 經費,製作出這樣受到肯定的動畫作品,從電影每秒三十六格以上的畫數,降到 一秒八張甚至數秒一張(其實是以靜畫畫面帶過),其省錢的技法,堪稱動畫製作的神技 。其之後的叢林大帝(白獅王),對於兩岸的觀眾也是印象深刻,甚是回頭影響到迪士尼 ,也就是動畫電影的獅子王。 和好萊塢不同的是,比起美式卡通電影著重於全家觀賞的「老少咸宜」市場傾向, 手塚所代表的日本動畫,卻是以相對來說專注於無限制創作導向,並且關心於人性 生命價值之描繪上。因為手塚年輕時歷經戰爭的摧折,相信,那場第二次世界大戰, 其殘酷無人道的血腥,無論是哪一國,都受到強烈的震撼,不管是侵略國或是被侵略的 國家,都付出慘重的代價,其後過就是深深影響遺留的人民,一個對於人性價值的 深刻反省。很顯然的,手塚深深而濃厚的反戰思想,透過漫畫,透過動畫,一點一點的 傳達他對人性生命價值的讚頌和反省,這才是他的作品撼動人心之大處。 很快的,手塚的動畫和漫畫造就了無數動畫製作相關人才,和手塚之前的東映有些不同。回到時代稍早,西元五十年代,也就是日本動畫萌芽期,日本先是在電影動畫進行推出,東映是其中最主要的領導者,其實至今,東映仍是不可忽視的一支動畫製作力量,儘管已經有更知名的公司出現,日本戰後初期的動畫製作,尤其是動畫電影,東映更是無可替代的,在動畫電影上,東映製作出無數知名的影片,其後才由手塚在電視動畫的抬頭上,走出和東映不同的一條道路。日本動畫自此發展了兩種不一樣的路線,一種是電視動畫一種就是電影動畫,製作的基本依循軸線顯然是背道 而馳的。而這樣的發展,依稀在現今的日本動畫看得到影子。 日本動畫重大的轉折期,也就是西元七十年代。這是日本動畫快速發展的時代,製作技術 和人員,達到了一個成熟期,接續了手塚大師和東映的發展,還加入了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那就是許多傑出漫畫家和畫作品開始進入結合的階段,以及漫畫出版從出租本時代邁向 連載月刊甚至週刊的程度。這一項漫畫結合動畫的趨勢,將重大影響了日本動畫之後的 發展。 這時日本出現了幾位重量級漫畫家,藤子不二雄,石之森章太郎,赤塚不二夫,等等, 跟隨著手塚大師的腳步,這些漫畫家轟動了全日本,作品如「小叮噹(現譯做多啦A夢) 」等等,不僅在小學生中大為流傳,也進一步在社會中傳遞了漫畫的威力。這些後進大師 的作品,也大幅的改編為動畫作品,甚至,結合了許多協力推動的廠商,以廣告或是 直接資金的方式,投入的動畫產業。這是日本動畫與商業力量結合的典範。 而日本動畫在這時的變化,除了和漫畫作品的合作發展,許多知名作品也接續推出, 科學小飛俠(日本原名科學忍者隊),海王子,無敵鐵金剛等等,日本接連著有新一代的 優秀動畫製作者出現,使得日本動畫進入一個高峰期發展。產業的革命逐步形成巨大動能 。 西元七十年代下半,科幻風流行於世,由好萊塢的星際大戰帶動,這波風潮對日本動畫 也有頗大的牽動,幾部重大里程碑的作品問世,宇宙戰艦大和號,機動戰士鋼彈,宣告 日本動畫快速分化的時代來臨。仍然承繼著手塚的影響,這些作品都隱含著對人性價值的 檢討,對當時收視的年輕觀眾,兒童甚至是高中生,影響方常重大,也就是從原子小金剛 已經超過十年,有一大批看卡通動畫的群眾了,這樣的群眾在在左右了動畫市場。 到了西元八十年代,日本動畫進入黃金的十年,動畫發展進入空前的興盛,大量優秀的 作品和更高層次之路線,將令人嘆為觀止。ANIMAGE動畫雜誌,在德間書店為後盾下, 支持了一位日後大放異彩的動畫大師,就是宮崎駿。從「風之谷」後,每每其動畫電影 作品,都感動人心,進而在銷售業績上有驚人表現。而其他上,科幻作品在這時期, 可以說主導了發展走向,「王立宇宙軍」,「光明戰士AKIRA」是極為有代表性的例子。 電視動畫更是加緊了與廠商的結合,以及知名漫畫作品改編的熱潮依然不斷, 天才女少年漫畫家高橋留美子的成名作「福星小子」甚至給傑出的動畫電影鬼才押井守 重新編導,機動戰士與推出了中興的新系列「Z鋼彈」,造就新世代的一群動畫天才制作 者。還有新的載體錄影帶的出現,1983年更是發展出了一個新媒體OVA(原創動畫錄影帶) ,日本動畫呈現激烈發展的型態,也帶來了高幅度的多元變化。 日本動畫文化於黃金時代的西元八十年代後,開始藉由錄影帶等新媒體的出現,逐漸向 其他國家擴散,包括台灣,香港,東南亞,歐美美等等,帶動新一波的影響。日本動畫 也快速發展,九十年代後期,劃時代的新載體數位光碟DVD,更是使得消費者在收看動畫 有了更新的選擇。 時至二十一世紀,OVA消失於無形,但是收費的電視頻道出現,以及電視卡通的大量出現 ,改寫新的日本動畫發展路線,大量製作的短週期電視動畫,迥異於過去以一年為期的 長篇電視動畫。消費者失去耐心,投資者趨向投機,以及為避免DVD影片太多集造成定價 太高的狀態,電視動畫開始以六集到十三級的程度推出,除非受很好的收視,否則周期 都變短,並且大量推出,經過計算,每週在開播期間的動畫影集甚至高達八十八片子。 這不僅壓縮了動畫廠商的空間,更是迫使動畫消費者必須放棄某些作品。使得製作廠商 更加倚賴其他投資廠商,造成製作走向被玩具廠商等一類提供廣告或是資金的公司 給牽著鼻子走。 日本動畫的發展,有不少是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的動畫師日以繼夜,不斷著墨於動畫技術 上,幾乎是將畢生精力完全的投入,才得造就現今輝煌的成績,但日本動畫目前過度的 商業化傾向,情色、暴力劇情的導入,以致走上不良的發展。 希望這些經驗可以成為台灣動畫產業的最佳借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23.74.220
文章代碼(AID): #12e-J79V (AnimMovie)
文章代碼(AID): #12e-J79V (Anim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