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世界動畫工廠的轉型之路─宏廣公司小檔案

看板AnimMovie (動畫電影板)作者 (夢想起飛的季節)時間20年前 (2005/08/02 00:3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www.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asp?action=content&vol=025&page=a03 作者:夜郎 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宏廣公司的名字,但這世界上沒有看過宏廣公司所製作的動畫的人 可能沒有幾個。因為宏廣正是世界最大的卡通動畫專業代工公司,光迪士尼的動畫可能 就有七八成以上是宏廣代工製作的。 風風光光的全球龍頭 在美國唸了一個視聽學碩士學位的王中元先生原本有機會進入迪士尼工作,但一個轉念 之間,他決定回到台灣成立宏廣公司,以大幅低於美國動畫師的成本在勞力密集的動畫 產業中快速成長。總公司位於台北新店的宏廣,在泰國、中國各設有分公司,目前員工 總數已經超過一千多位,總計已經製作過超過五千部以上的各式動畫影片。該公司承接 美國、加拿大、西班牙等歐美地區的電視網、電影動畫片集,合作對象包括迪士尼、華納 、米高梅等知名大廠。風靡全球的迪士尼動畫長片包括《星際寶貝》、《花木蘭》、 《獅子王》、《阿拉丁》、《美人魚》等都是出自宏廣之手。 另一方面,宏廣也是台灣動畫/美術專業人員的集散地,雇用了六百多位卡通專業畫家( 含導演、構圖、原畫、動畫、背景)、四百多位行政和其他專業技術人員(如:電腦著色 、掃圖、特殊效果、合圖等部門)。同時從宏廣公司轉到其他相關領域的員工也在各種 多媒體和遊戲產業成為菁英中的菁英,讓宏廣成為各個產業的員工實戰訓練所。 今天的宏廣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代工產業的附加價值遠不如創意產業本身。以迪士尼的 動畫長片為例,可能只需要數千萬美元的成本委託宏廣代工,但卻可以掙回戲院票房、 DVD和商品授權等等總數高達幾十億美元的獲益。而對於宏廣而言,這二十多年卻只是 原地踏步地停留在利潤和規模都變化不大的代工產業,甚至還得隨時面臨更低的工資和 更高的技術這一類永無休止的追逐戰。王中元先生自己就曾經說過,離開宏廣的員工包括 美國動畫影集《辛普森家庭》的導演和製片以及《花木蘭》美術設計等等,如果當年繼續 留在宏廣,現在很可能還是在畫原畫而已。 風塵僕僕的轉型之路 宏廣過去幾年陸陸續續摸索自製影片的路,這一兩年並開始了包括《紅孩兒:決戰火焰山 》、《大象林旺爺爺的故事》以及《馬可波羅》等等幾個規模龐大的案子。但從這些企劃 的背後,亦可以嗅到一些台灣這個特殊環境下產業運作的端倪。 畢竟缺乏好萊塢那樣完整的集資、行銷和保險的機制,像宏廣這樣的企業仍然不足以獨立 面對這些巨額的投資。所以我們可以輕易地發現這幾部片子很明顯地受到了官方品味的 左右。這個限制也同時讓宏廣在與迪士尼之類的國際對手競爭時面臨更不尋常的風險。 以成本高達三十多億台幣的《馬可波羅》為例,搖擺的官方政策只要隨便打一個噴嚏 就可能使得宏廣自己投資下去的人力物力通通血本無歸。 宏廣的下一個挑戰是究竟能否藉助更有效的集資政策來讓他們這勇敢的一步踩得更穩健、 更無後顧之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153.239
文章代碼(AID): #12xawaKo (AnimMovie)
文章代碼(AID): #12xawaKo (Anim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