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 皮克斯的20年 用虛擬動畫感動全世界

看板AnimMovie (動畫電影板)作者 (外面的世界)時間16年前 (2009/08/28 09:57),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國際商情雙周刊 2009/08/27 【撰文/高玉媚】 動畫,它是科技,是電影,也是一種藝術結晶的表現!要成就一部經典的動畫作品,必須 結合藝術家在內的各種人才,才有可能實現,而這塊領域的泰斗莫過於「皮克斯動畫片廠 」了!20年來皮克斯推出不少的經典動畫影片,也創造出叫好又叫座的動畫商機,然而, 皮克斯為什麼能成就皮克斯?它幕後製作經驗與成功之道又是什麼? 從創意激盪、概念發展、故事、草圖、電腦模擬到3D動畫,短片動畫在藝術表現上,必須 更具備創意,才能達到「精巧」的境界。然而,短片也有可能發展成為動畫長片,它們不 僅是娛樂觀眾的片頭插曲,更像是點石成金的煉金術。1995年,皮克斯終於創造出首部動 畫劇情長片「玩具總動員」,一群不能被人類發現會說話、會行動的玩具,在它們的世界 裡卻如此活生生地呈現;不但小孩為之瘋狂,連大人也為之著迷。 堅信動畫是真實的藝術 「玩具總動員」這部3D動畫電影,不論是素材或是形式,提供了一種廣度及充滿情感張力 的電影語言;同時在藝術性、想像力和真實間創造一種平衡,也提供了空前的全新動畫片 樣式。相較於其他動畫片,皮克斯堅信動畫可以是一種真實的藝術。如果皮克斯追求的是 真實世界,直接用攝影機拍攝即可,這樣也比動畫創作來得容易,但電影對皮克斯而言, 就是讓虛擬世界變得活靈活現。 2005年,距離1984年皮克斯創作第一支動畫短片整整20年,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MoMA首度 為動畫電影策劃展覽,沒有聳動的主題,直接用創作歷程精簡地表達展覽概念,透過傳統 手工藝術的素描、繪畫手稿、雕塑等,創意發想過程中的必要過程,如手繪故事板、彩繪 腳本、短片,加上數位影像裝置及創作者現身說法的紀錄片等將近600件展品,忠實地呈 現電腦動畫背後細膩與實務操作的過程。 「皮克斯動畫20年」將台北站定為亞洲巡迴的最後一站,並於今(2009)年8月7日至11月 1日在北美館1樓盛大展出。展場規劃以「世界」、「角色」、「故事」三大要素,來設計 引導觀眾了解其中的藝術成份,並刻意用作品來介紹隱身幕後的創作團隊,他們認為,創 作團隊才是3D動畫電影的推手。從手繪故事板開始,充滿無數驚奇的皮克斯動畫始終來自 創作者之手,「想像力」與『創造力』才是其創造最大財富的泉源。而皮克斯團隊始終堅 信動畫源於概念到完成的過程,就是一種藝術創作。 藝術挑戰科技,科技激發藝術 從未放棄傳統媒材及手工製作的同時,皮克斯也藉由新媒材的科技輔助,讓皮克斯動畫表 現出巨細靡遺的各種細節。例如展品中的一幅巨型「海底總動員」數位作品,136隻色彩 鮮豔的不同魚種,是皮克斯的數位藝術家用電腦模擬真實魚類的外形和顏色所創造出來, 從其中選擇數個魚種後,藉由數位繪畫著色和肌理的變化,創造出在電影裡呈現超過150 種不同類型廣泛的美麗魚兒。 「怪獸電力公司」片中的毛怪,起初皮克斯藝術家原本打算讓它的毛髮介於駱馬毛和熊皮 之間,但最後共畫了1,000根毛髮,又將這些毛髮複製了2,800次,也就是說,最後動畫總 共做出了毛怪身上的280萬根毛髮!正如迪士尼/皮克斯動畫總裁約翰.拉薩特 (John Lasseter)所言「藝術挑戰科技,科技激發藝術」,藝術與科技二者相輔相成,不是對立 ,是對話! 【完整內容請見《國際商情雙周刊》第274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28.63.106

08/28 10:51, , 1F
推~~
08/28 10:51, 1F
文章代碼(AID): #1AbpcJmF (AnimMovie)
文章代碼(AID): #1AbpcJmF (Anim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