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D動畫教父河口洋一郎:找出自己特色

看板AnimMovie (動畫電影板)作者 (外面的世界)時間15年前 (2009/12/20 10:3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09-12-20 中國時報 【邱祖胤、洪榮志/台南報導】  「亞洲的動畫工作者與其去模仿好萊塢,不如想盡辦法把自己的特色展現出來。」 日本3D動畫教父河口洋一郎十九日參加台南創意文化園區「國際動漫交流大展」,他指 出不管創作者的工具是什麼,都應先思考本身文化的特色,並專注於一個領域,盡力做到 先驅者的角色。  河口洋一郎是首位獲得SIGGRAPH設計大獎的亞洲人,他利用電腦上先寫好的程式, 讓圖形依據演化原理自行成長、進化,宛如「會進化的人工生命」,引起設計界的轟動, 之後更將電腦動畫藝術帶進威尼斯雙年展。  日首位研究電腦繪圖 一炮而紅  不過,作品充滿科技感的河口洋一郎卻是個相當感性的人,五度來台的他,昨天一 早就到台南市區逛公園、古蹟,並隨手畫下、拍下所見所聞,打算創作屬於台南感覺的作 品。  河口洋一郎一九五二年在日本鹿兒島出生,從小熱愛畫畫,對自然、科學也十分熱 衷。求學時除了精進畫技,對數學、理化學科的知識同樣努力不懈,一九七六年九州大學 畢業並進入東京大學研究,發表著名的成長模型(Growth Model)理論,成為日本最早從 事電腦繪圖研究並獲得成就的學者。  河口洋一郎在從事科學研究及電腦繪圖工作之餘,花大量時間前往亞瑪遜叢林、洛 磯山脈及撒哈拉沙漠探險,親自體驗大自然及生命的感動,「因此我的創作絕不是憑空想 像、捏造,而是有一定的生物學及圖像學基礎,而且含有對生命的感情。」  遠赴叢林、沙漠探險 刺激創作  腦筋過動、想法永遠停不下來的河口洋一郎,目前最感興趣的是一億年前侏羅紀的 生物,他說從小希望成為生物學家,希望能研究這些生物的演化方式,透過電腦模擬未來 世界。目前他已將這些研究化為3D圖像藝術,並以此建立實體雕塑創作。  河口洋一郎近年致力於「日本亞洲圖像大展(Asian Graph)」計畫,每年在亞洲 各地蒐集各種在地的造型圖樣,並舉行展出,期待形成一個龐大的文化資料庫,成為亞洲 文化創意產業最大的創意來源。  昨日於台南出席「國際動漫交流大展」的名家,還有「韓國宮崎駿」稱號的知名動 畫導演李成疆等。台南市長期是南台灣動漫迷的大本營,假日的安平古蹟區常可看到迷哥 迷姊扮成同人現身,別有一番風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206.64
文章代碼(AID): #1BBOszb1 (AnimMovie)
文章代碼(AID): #1BBOszb1 (Anim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