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 影展在台灣 作家 : 塗翔文

看板Artfilm (藝術電影)作者 (夢想起飛的季節)時間18年前 (2006/05/28 23:4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塗翔文的影癮館 作家 : 塗翔文 http://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steventu&f_ART_ID=270815 「影展」在目前的台灣,已不再是一個令人陌生的藝文活動,也不再等同於 「金馬國際影展」一家獨大的代名詞,而是一種「百花齊放」的局面。 如果畫出一張年曆,把整年所有影展的時間都勾勒上去,其實台灣幾乎每個月都有 大大小小的影展連番上陣,有的甚至還互相撞期。 表面上這似乎呈現台灣電影人口、市場(尤其是非商業電影)的興旺,但事實上也很難就 這樣地樂觀斷定。因為當影展的「量」看似急速膨漲時,每個影展在「質」方面展現出來 的成果,就不見得都能盡如預期。有些影展明顯壓縮於時間、預算、人力的限制與急就章 之下,一般觀眾可能只投入「看電影」的單純樂趣,看不出問題所在;但如果仔細觀察 分析,從選片、文宣、活動設計到放映品質,恐怕都有引人詬病的漏洞在,並非個個都是 完美無缺的藝術饗宴。目前台灣的影展眾多,簡單劃分成三類如下: 1、綜合性影展 主要指規模較大、單元眾多、不侷限單一主題的綜合型影展,歷史悠久的「金馬國際影展 」,便是此類影展的龍頭。金馬影展在近十年來,片商加入藝術電影購片市場的衝擊之下 ,發掘新秀、帶動觀影視野的主導影響力,雖有比過去稍稍衰減,但它成為影展觀眾一年 一度固定的「朝聖」般的儀式意味,仍深具代表性。 另一部份就是以「地方政府」主辦的影展為主。 辦了七屆的「台北電影節」是最成功的一個,從國際觀摩、國內競賽出發,一直到這四年 來確立的「城市影展」方向,每年選定一主題城市縱向介紹各國影史;再到今年新建 「國際青年導演競賽」,視野與規模都越走越廣。 「高雄電影節」也已戮力舉辦數屆,不過每年在過於倉促籌備的情況下,影展片單缺乏 原創性,也一直未能建立實值的影展特色。 更悲慘的是「新竹風城影展」,當年風光舉行,其實邀了一堆沒有主題的舊作, 最後落得只辦成一屆的命運。 地方政府辦影展,心態與動機是最重要的一環,究竟是真的為了提升民眾文化素質、 對外彰揚地方特色做考量,還是只為了要增添政績、硬撐面子的草率應付?如果只會 給少少的錢,盡求影展主辦單位做盡表面工夫,那實在不需要硬冠「影展」之名, 反而尷尬。 2、主題式影展 主題式影展通常以特定主題、議題為主軸,有的年年(或雙年)舉辦,有的則是 突發式的。其中「女性影展」、「紀錄片雙年展」、「民族誌影展」、「綠色影展」 等是最具規模與歷史的,這些影展行之有年,都已有固定、清楚的選片方向與架構, 幾乎已培養一群固定關心這些議題的觀眾。 另外可從主辦單位上看出影展的規模與目的。例如「電影資料館」主辦或協辦的影展, 大都有推廣電影或重現老片風華的意義,如「歌舞電影」、「台語老片」等專題性影展。 另一種形式的就是由外國在台協會主辦,如「加拿大影展」、「法國電影節」、 「澳洲電影節」之類,以宣傳國家文化為名的影展。 其他像「人權影展」、「和平影展」等不定主辦的小型影展,也是各民間團體針對各自 業務主題所辦的影展,通常大部份是從台灣各片商的影片中挑選適合者組成。 而近年由「國民戲院」主辦的影展,則大多以各國民族電影為主題,例如「南歐影展」、 「拉丁美洲影展」等等,主要是找一、兩位台灣較陌生的導演做引介,配合部分台灣未曾 映演過的民族經典,再拼湊台灣片商的相關影片組成;主要由於影展跨過中南部地區巡迴 舉辦,不侷限於台北,具有拓展中、南台灣影展人口的實值效應。 3、其他影展 其他有些影展沒有主題性,比較不算是正規影展,大部分由片商自發辦的,像過去流行過 的「絕色影展」、「聲色影展」、「嘉禾電影秀」、「心靈電影季」、「心情影展」等等 ,事實上這些影展所選影片大多風馬牛不相及,沒有主題上的關聯性,幾乎都是片商 把他們購得所謂較具藝術性的電影(其實就是非美國出品、或沒明星包裝的各國電影, 大部份在各大國際影展所買),或者片商的年度影片回顧,自組成4~6部的「影展」 形式,集體包裝行銷。 另外還有戲院、公會等機構自發性的年度回顧型影展,如影評人十大影片展、 奧斯卡入圍片影展等,多半也是結合片商合作舉辦。 艱苦的影展環境 從以上的分類看來,台灣的影展真的很多(還不算各大專院校的相關學生影展), 但其實這些影展的資源都少,環境艱苦。 除了部分影展有來自公部門的資助,很多影展都還是由主辦單位努力籌款、拉廣告才得以 辦成。在資金吃緊的情況下,許多影展都沒有常設機構,沒有完整的準備期,甚至是在 影展開始前兩三個月,才臨時設起辦公室,人力組織更都是短期召募,無法深耕, 更難以累積。 其實在台灣辦影展的人都知道,影展圈裡有一群熱情的「專業影展團隊」,他們大部分由 剛畢業或尚在就學的學生們組成,隨著各大影展「築水草而居」,即便他們已對影展的 流程瞭若指掌,但就是無法落地生根。這群影展工作人員捧著微薄的薪水,抱著隨時可能 失業的心情,投身在一個接著一個的影展工作中,而各大影展也確實都得仰賴這群 「電影青年」的熱情,才能維持影展的表面風光。每當影展外賓與工作人員聊起他們的 工作情況,都會納悶地問,為什麼影展沒有辦法設立一個常設機構呢? 台灣目前除了「金馬國際影展」有電影基金會長期設立執委會經營,算是有常設機構固定 運作外,幾乎大部分的影展都倚賴公部門的文化經費預算,因此都囿於「採購法」的遊戲 規則下,每年發標議價、重新開始,每年都得面臨換人做做看的窘局。沒有固定機制、 固定預算、固定薪資,專業的影展工作人員即使有心積累經驗傳承,也得面臨殘酷的生活 壓力現實。從這樣的立場來看,影展究竟是被當成真正「必須」的文化活動看待,還是 點綴應付式的政績大拜拜?搶破頭想辦影展的人,究竟是懷抱著對「影展」本身的理想性 而亟欲爭取,抑或是為了微薄預算下的蠅頭小利而瞪大眼睛、伸手貪吃?這才是值得深思 、反省的關鍵。 影展觀眾質量都要增加 不過對觀眾、影迷而言,他們的心態最單純,只要有影展看,多多益善,都是好事。 隨著金馬國際影展長久的歷史,早已養出一群資深的影展觀眾;加上近十多年來, 台灣本地片商開始往各大國際影展選片、買片,早已讓台灣的藝術電影市場更加蓬勃, 更順勢帶出許多的年輕觀眾加入。 隨著各種地方性影展、小型影展的殺出重圍,我們也能在影展的行列中,看到更多不同 年齡層、不同社群的觀眾加入,像台北電影節介紹各國的經典老片、國民戲院介紹的 舊時國片,就帶來了不少的年長觀眾,即是例證。過去只有一小撮人趕影展、瘋影展的 時代已不再,但如何在影展觀眾增加的同時,能把影展本身、影展觀眾的素質一起提高? 則是期許的下一個目標,影展不是只有附庸風雅的買著票、抱著爆米花高調進場, 然後什麼都沒留下,而是希望觀眾能藉由電影,在文化視野上達成量與質的同時提升。 漫漫長路,電影教育的紮根、恐怖的電視垃圾荼毒,還有從未擺脫的好萊塢大旗、 紛至沓來的哈日韓風….,這些都是結構上尚待解決的文化大哉問,相對之下, 「影展」似乎又變成更邊緣化的問題了。 (這篇文章是我之前寫給「台灣電影筆記」網站的一篇討論影展的專文。)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61.230.111.219 (05/28 23:47)
文章代碼(AID): #14USNWkM (Artfilm)
文章代碼(AID): #14USNWkM (Art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