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人間---傲慢與偏見、理性與感性 改編自똠…
※ [本文轉錄自 Fiction 看板]
作者: bucklee (alessio) 看板: Fiction
標題: 新聞 人間---傲慢與偏見、理性與感性 改編自奧斯汀小說的影片
時間: Wed Sep 13 07:12:47 2006
2006.09.13 中國時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forprint/0,4066,11051301+112006091300514,00.html
■人間---傲慢與偏見、理性與感性 改編自奧斯汀小說的影片
李歐梵
「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珍奧斯汀(Jane Austen, 1775-1817)的名著《傲慢與偏見》的第一句銘言,我至今
還記得。第一次讀這本小說,還是三十年前念台大外文系三年級的時候,現在重讀此句,
當然感慨萬千。內中最顯眼的兩個名詞是「fortune」和「wife」,到底一個十八世紀的
英國鄉紳每年收入多少才算是「財富」?以現在的資本主義尺度折算的話,到底是多少英
鎊或美金?
英美學者早已算出來了,但意見不完全一致。《傲慢與偏見》的男主人翁達西(
Darcy)每年收入一萬英鎊(算法是他全部財產的百分之五),現在可能是當年的三十三
、六十、甚至兩百倍,所以最高的數目是兩百萬英鎊,生活夠舒適了吧!珍奧斯汀的那個
時代(十八世紀後半葉),美國只有四百家每年收入在五千至五萬英鎊的鄉紳,達西算是
中等,《曼斯菲爾德莊園》(Mansfield Park)中的園主每年收入是一萬二千英鎊,當然
他在西印度群島的奴工農莊收人還不算在內。另一部奧斯汀小說《理性與感性》開頭,那
一對吝嗇的夫婦只給他的異母和姊妹五百一英鎊一年,也和當時珍奧斯汀自己一家人(她
母親、妹妹、和一個僕人)的全年收入(約四百六十英鎊)差不多,算是鄉紳階級中最窮
的低下層了。
「浪漫」有餘「傲慢」不足
我嘮嘮叨叨列了一大堆數字,其實只是為了好奇:到底當年鄉紳的「物質生活」是甚
麼樣子?最近看了電影《傲慢與偏見》(二○○五年版)的影碟,內中有五六個英國貴族
莊園的特別介紹,片中的幾個實景就是在這裡拍攝的。此片最大的特色就是強調達賽的財
富,他家的那幢房子,裡面猶如博物館,還有他自己的雕像,真是奢華之至;相形之下,
女主角伊莉莎白.賓尼那一家七八口(父母和五姐妹,還有一兩個傭人)的小田莊就顯得
寒酸了。如此貧富不均,兩姊妹的婚姻也就是為了釣得金龜婿,所以奧斯汀的原著小說中
也充滿了善意的嘲諷,片中這五姊妹的母親更是以嫁女為一生最大的職責所在。
該片的外景十分壯麗,彩色艷麗奪目(當然有電腦加工),然而導演實在涵養不足,
把個十八世紀的奧斯汀世界拍成一部不倫不類的十九世紀浪漫煽情片,倒有點像《咆哮山
莊》。我認為片中角色的個性「浪漫」有餘卻「傲慢」不足,戲全放在女主角Keira
Knightley一個人身上,既然是這位大明星「領銜主演」,其他的演員只好作陪襯了。不
錯,她年輕貌美,生氣蓬勃,和達西和他的姨母爭吵時寸步不讓,然而她是否具備足夠的
「偏見」膽識和品格?其實她的「偏見」心理甚為複雜,紋身因素是其中之一,但也暗含
她對於財富階級傲慢的反抗,但這種反抗心理在奧斯汀小說中不越矩,也不表現於激情或
衝動(如此則太浪漫了)而在於反唇相譏式的鬥智。達西吸引人之處──特別對伊莉莎白
──也就是他「傲慢」的本錢;在言談舉止中所表現出來的獨特個性和睿智。相形之下,
愛上她家姐的他的好友彬利就平庸多了。
我看完此片後覺得很不過癮,外表上美則美矣,但總覺得內中角色的深度不夠,而且
導演手法更有不足之處。失望之餘,只好又從私藏老電影架上找到一九四○年版的舊片再
看一遍,這才發現:一切新片中的不足之處反而是舊片中的優點,而舊片的最大缺陷──
外景太少──卻由新車補足了。但是看來看去還是舊片過癮,因為主演的是勞倫斯奧利佛
(LaurenceOlivier),這位演過莎士比亞戲劇的明星一舉手一投足都是戲,而且一看就
是達西!何況他所說的台詞,更非新片中的那個小伙子(連名字也忘了,毫無貴族氣度可
言)所能匹敵。君不信,可以比較一下兩片中的同一場景和兩位女士在房中散步?有兩個
原因:一是如果妳們說的是私房話,我不就犯了偷聽隱私之罪?二是如果我想偷看妳們的
姿色,還是從這個外面的角度看最好!(大意如此)。奧利佛說起話來含蓄而有機智,那
個小伙子卻像在偷偷地唸台辭,而且唸得不自然。
拍珍奧斯汀的鄉紳生活小說,竟然再也找不到真正紳士型的演員來演,還有什麼戲可
看?妙的是連舊片《咆哮山莊》的男主角也是奧利佛,將「傲慢」與「浪漫」聚於一身,
如今看來,這種演員也「絕種」了。
室內室外兼美
改編珍奧斯汀的小說,劇本當然要寫得好,新版《傲慢與偏見》只能算是稱職,但仍
有少許敗筆,但舊片的編劇倒令我大吃一驚,編劇家之一竟是鼎鼎大名的赫胥黎)──名
著小說《美麗的新世界》的作者──而且改編的不是原著而是根據原著改寫的另一本小說
,但看來卻更忠實於原著,文學氣息甚濃,因為缺乏外景,全片倒像是一齣舞台劇。一九
四○年左右是好萊塢電影──特別是喜劇片──的黃金年代,同一年出品的還有「曲線喜
劇」的經典《費城故事》,前一年有《亂世佳人》,後兩年則有《夏娃女士》(The
Lady Eve,1941)和《北非諜影》(Casablanca,1942)。風氣所及,連這部由一位二流導
演(Robert Z. Leonard)掌舵的《傲慢》外,與新版剛好相反。
那麼,室內室外兼美而又改編自奧斯汀小說的影片是什麼?我的答案是李安導演的《
理性與感性》,我最近又把此片影碟重看一遍,依然滿意。此片外景之美,可謂是各片之
冠,演員也是一流之選,只不過愛瑪湯普遜飾演Elinor一角嫌老(和舊片《傲慢與偏見》
中的葛麗亞茄遜一樣),但她親手改編的劇本的確出類拔萃,最重要的是把當時人說話的
詞語聲韻(不僅是英國口音)都表現得淋漓盡致,她得到最佳編劇的「金球獎」實在理所
當然。
李安當年還是一個不見經傳的「外國」導演,經湯普遜一手提拔,這位華人導演當年
(一九九五)所受的心理壓力可想而知。然而李安的個性似乎是壓力──或壓抑──愈大
,表現得也愈好,全片沒有不必要的高潮,兩個多鐘頭的片長,把個湯普遜飾演的角色壓
抑到底,直至最後誤解消融的那一刻,Hugh Grant向她求婚,她的感情終於爆發出來,痛
哭流涕。當年我看來感動,如今看後更感動,也難得李安可以把他幼時看的《梁山伯與祝
英台》中的黃梅調「壓抑成」十八世紀英國的禮儀矜持(decorum),而且處理得有條不
紊。誠然,以影評家的立場來看,他的敘事手法十分保守,出自好萊塢的傳統,但他卻能
掌握住全片的節奏,先抑而後揚,有始有終。相較之下,《傲》片新版的導演Joe Wright
就處處顯得誇張而沉不住氣了。只看他們如何處理舞會的場面,就可得知一二:李安把故
事和人物的感情帶了進去,而Wright只顧作場景調度和鏡頭安排,最多也不過是Keira
Knightley的美貌拍成各種鏡頭。片中的另一位(過了氣的)大明星唐納蘇德蘭(Donald
Sutherland)飾演父親,一頭白髮,也不大說話,顯得十分孤僻,不合我的口味。如果珍
奧斯汀的在天之靈也看到這部電影的話,不知作何感想?我猜她會說這樣的話:「I am
disappointed. This is not myidea of a father or of a family. You
forget,Sir,how far back in years this storyhas been told, and how confined a
purpose- Marriage and Money.」
附註:未敢掠美,此句捏造的英文乃「改編」自奧斯汀的《Mansfield Park》第一部
第九章中的一小段(見Norton版第61頁)。又英國BBC曾製作過電視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3.7.22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3.7.225
Artfilm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