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三○年代上海 華人魂牽夢縈

看板Artfilm (藝術電影)作者 (alessio)時間18年前 (2007/09/25 07:2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國時報  2007.09.25 三○年代上海 華人魂牽夢縈 丁文玲/台北報導  華人也有一個魂牽夢縈的時空,那就是一九三○年代的上海。  儘管魯迅狠批某些上海作家是「鴛鴦蝴蝶派」,沈從文罵沉溺於上海紙醉金迷氣氛 的文人,以「玩票白相」的態度寫作。  周作人甚至在他《北京人.上海人》一書的〈上海氣〉裡挑明:「上海灘本是一片 洋人的殖民地,那裡的(姑且說)文化是買辦流氓與妓女的文化,壓根兒沒有一點理性與 風致。」海派作家因此成了一個帶著污衊意義的詞,但所有華人還是愛極了那時的上海, 也不斷的寫。  海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是張愛玲,她因李安電影大紅的小說《色,戒》,就是很典型 的三○年代上海故事:十里洋場,繁華盡聚卻帶著沒有明天的味道,相當迷人。  其他作家還包括:寫《啼笑姻緣》、《金粉世家》的張恨水,《風蕭蕭》的作者徐 訏…等人,張恨水著墨亂世兒女的愛情纏綿,小說雖非以上海的三○年代為背景,卻讓當 時的上海人愛不釋手;徐訏的小說,則是喜歡安排一位風流倜黨的男主角,身邊圍繞著美 艷機智的女性,他們的作品深得人心,也非常暢銷,也都改編成電視與電影,卻沒有張愛 玲的文學成就來得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172.70
文章代碼(AID): #16-4PsbP (Artfilm)
文章代碼(AID): #16-4PsbP (Art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