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時間之外 西藏影展及其他

看板Artfilm (藝術電影)作者 (alessio)時間17年前 (2007/11/01 08:01),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documentary 看板] 作者: bucklee (alessio) 看板: documentary 標題: [新聞] 時間之外 西藏影展及其他 時間: Thu Nov 1 07:56:08 2007 時間之外 西藏影展及其他 《衝擊信仰》劇照;在西藏境內,信仰也被監控。(圖片提供/西藏影展) ◎陳思嫻 「妳以後可不可以幫我寫一本書,書名就叫做《來自世界屋脊的男孩》?」12歲就在拉薩 街頭拿著棍棒加入抗爭中共的行列、而後流亡印度的西藏朋友洛桑加參,認真地問我。這 群來自世界屋脊(西藏),年紀和我相仿的年輕西藏朋友們,總是期待自己或其他西藏人 的流亡故事被書寫下來。他們爭相分享七年前剛來到台灣讀書時,學校同學們發問的怪問 題:「你在西藏都騎馬上學嗎?」「西藏有沒有麥當勞?」「你的家人在尼泊爾住什麼樣 的房子?」「你是如何來到台灣讀書的?爬山嗎?游泳嗎?」……他們哭笑不得,因為, 其中有些人,什麼都沒有,即使回到印度或尼泊爾過境換簽證,只能暫住旅館,直到錢花 光為止,準備流落街頭了,還不見得拿得到簽證。他們一出生就注定受苦,獨自翻越雪山 或者跟著家人流亡在外,長大之後拍拍單薄的羽翼,像候鳥般,從印度或尼泊爾的西藏流 亡社區啟程,飛到其他國家尋求身分認同。一輩子的財產,或許就是放在口袋裡的難民證 和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的照片。 我像一位瞎眼的摸骨師父,從他們講述的故事中,描摹西藏的命運;幻境中西藏僅剩殘敗 的寺廟、街上充斥著中國的便衣警察、漢人獨占了所有的工作機會、學生在學校只能讀寫 中文……我的食指沁出血滴,沿著一條方向明確的石子路走到盡頭,那是西藏的背脊,也 是唯一通往西藏的路徑。後來,那條背脊被建設成青藏鐵路,半數以上的鐵路施工者,據 說是近年來,為了呼吸自由的空氣,企圖逃出西藏,在邊界被中國解放軍抓回來的西藏「 犯人」。 西藏美景被血、雪反覆刷洗 2007年西藏影展,題為《讓心。與世界的屋脊相遇》。屬於小眾的西藏影展,這幾年開始 在台灣流行,加上青藏鐵路開通之後,前往西藏旅遊的人數逐年遽增,大家對於西藏特別 感到好奇,觀賞西藏影展的人次,雖然無法和大型影展相提並論,但每一場次的觀眾幾近 爆滿,去年的觀眾總人數高達4700多人。如果觀眾打算在影展中獵取西藏的美景,除了《 西藏的天空》一片,恐怕會大失所望。許多外國導演,包括流亡的西藏人導演,為了深入 西藏拍攝藏人受到迫害的真相,不惜假藉旅遊的名義,拉長攝影鏡頭,逼近藏人在獄中遭 受凌虐的傷口,以及深藏於潛意識底層,無法言說的苦痛,例如,耗時十年拍攝而成的《 雪獅之泣》。 西藏影展所播映的影片內容和我所聽到西藏境內的故事,是不謀而合的,它們之間沒有時 差。西藏的美景已經被血水和雨雪反覆刷洗得更白淨了,有些尚未被徹底破壞的美景,還 躲在西藏僧侶絳紅色的袈裟裡;但在西藏境內,西藏人共同信仰的藏傳佛教,也受到中共 的監控,可從《衝擊信仰》窺見一斑。影展選片的調性,難免被冠上「政治正確」的偏名 ,但我認為,沒有任何一個民族,願意呈現自身衰敗的面貌,這是不得已的,在時間的軸 線上,他們的過去和現狀就是如此。以西藏之名的影展,如果像旅遊節目那般,在片中掩 蓋事實,盡是介紹西藏風光,未免太過矯情。長期接受好萊塢商業電影和日韓愛情電影洗 禮的台灣觀眾,可能無法立刻跳脫到世界屋脊的時區。 出生於1043年的西藏詩人、幻術師和大成就者密勒日巴,在這次的西藏影展,一躍而成觀 眾心目中,最能代表西藏的魔幻形象。《密勒日巴》是西藏人從小耳熟能詳的故事,西藏 朋友洛桑旦曾告訴我:「我小時後讀《密勒日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密勒日巴吃葉子維 生,吃到身體都變綠了。」「綠色樹人」密勒日巴,是最難拍攝的電影題材,一不小心就 會落入說教的窠臼。影展播映的《密勒日巴》首部曲,讓觀眾誤以為身在《魔戒》的場景 。 世界屋脊還存在我們時間之外 另一部影片《看見西藏的雙眼》,記錄美國眼科醫師李伯曼,帶著醫療器具和團隊,到達 西藏偏遠地區,和當地醫院裡,官僚的漢人院長展開一場拉鋸戰,免費為貧窮藏人治療白 內障,恢復他們的視力。一位瞎眼的老婦坐在馬背上,由孫子牽著馬,走了幾天幾夜,才 到達醫療據點;一位失去視力的牧民,在開刀前,滿懷希望地說:「我告訴我的侄子,如 果我可以重見光明,我想要到拉摩拉措湖去,當你往湖水裡看時,便能見到你的前世與今 生。」李伯曼醫生這項「西藏視覺計畫」仍持續進行,如果觀眾不希望看見西藏影展的悲 情,至少能以李伯曼醫生的視界,關懷西藏人的處境。 在山的另一邊,始終有個流亡藏人無法返回的家,《重返西藏》中的索南,難耐鄉愁,毅 然地回到西藏,而為了保存西藏文化,將下一代再送回山的另一邊,於印度的西藏流亡社 區接受完整的西藏教育。《我們不是和尚》則呈現了年輕流亡藏人的迷思。 2007 年《讓心。與世界的屋脊相遇》影展在台灣播映的同時,西藏女詩人茨仁唯色入圍 了美國紐斯塔國際文學獎,不畏強權敢於發言的茨仁唯色,在中國境內所設,放置文學作 品的博客(blog),去年莫名地被中共當局關閉。這個月以內,同樣被關閉藏文文學網站 和博客(blog)的西藏作家與詩人,還有佳卜慶.德卓、嘎代才讓等人……不管是身在何 處的西藏人,都嘗試以各種方式表達心聲,西藏影展也是提供台灣觀眾認識西藏的一種方 式。正如茨仁唯色所寫的詩:「往昔,啊,往昔就在我的懷中/我悄悄回頭/不禁暗暗心 驚/……西藏竟在時間之外」,世界屋脊還存在於我們的時間之外● ■由蒙藏委員會主辦的「讓心。與世界的屋脊相遇」西藏影展,11月3日和4日於高雄市立 社會教育館,11月10日和11日於台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舉行。免費入場。詳情可上網: http://www.tibet.url.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3.7.22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3.7.225

11/03 13:52, , 1F
推.因西藏的屏障我們才有這塊四季如春
11/03 13:52, 1F

11/03 13:55, , 2F
的寶島可以過好的生活 不然應是沙漠一片
11/03 13:55, 2F

11/03 13:56, , 3F
真的了解... 就會關心自己以外的事物
11/03 13:56, 3F
文章代碼(AID): #17AHT0GX (Artfilm)
文章代碼(AID): #17AHT0GX (Art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