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麻將-一直以為是配角的主角電影

看板Artfilm (藝術電影)作者 (喔!)時間17年前 (2007/11/26 12:56), 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片十年前上映時,我有印象, 無奈那時是呆呆的國中生, 所以沒有本事進戲院看, 而且印象中一直認為張震是男主角, 直到唐從聖和柯宇綸出席才恍然大悟, 只能說,真的是太低調的電影。 這部電影風格節奏類似一一, 嚴格來說,一一也許是延續麻將的風格, 片中劇情帶著貼近台灣人生活情節, 穿插許多反諷的幽默笑點, 讓全場笑聲不斷,並且不斷的自省。 楊德昌的幽默著重於人性上, 反而讓人更容易哭笑不得, 內心卻不斷的反省自我, 這片敘述的重點在開始沒有多久, 就已經點出來了。 籌備拍攝此片剛好是台北捷運馬特拉弊案發生的時間, 楊導因此悟出大部分的台灣人並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 只會追隨別人的指示,當作自己的選擇, 當事情發生時,再將責任歸咎於別人身上, 會出現這樣情形的原因, 簡單講就是因為沒有人願意對自己負責, 這點對人性來講,是很值得去討論的。 回到電影技巧上, 雖然帶有許多幽默場景,不再是烏漆媽黑的新浪潮, 但讓我覺得似乎有點過多且誇張, 反而會模糊了原本的出發點, 以這各角度來看,一一在這方面拿捏的很好, 一一果然是經典好片阿! 目前我已看完了楊德昌導演的五部作品, 首推薦的仍是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第二推薦是一一, 第三推薦是則是麻將與恐怖份子, 這次我還看了青梅竹馬,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想睡覺,還是領悟性不夠, 反而沒有太多感動, 有沒有朋友可以分享青梅竹馬的心得呢? -- 我渴望能見你一面, 但請你記得,我不會開口要求要見你。 這不是因為驕傲,你知道我在你面前毫無驕傲可言, 而是因為,唯有你也想見我的時候,我們見面才有意義。 1950年西蒙.波娃(法國作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48.141.251

11/26 23:18, , 1F
看青梅竹馬 就看它開頭前三分鐘的場面調
11/26 23:18, 1F

11/26 23:19, , 2F
度就值得了
11/26 23:19, 2F

11/27 00:15, , 3F
大推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11/27 00:15, 3F

12/09 22:17, , 4F
我錯過牯嶺街了...
12/09 22:17, 4F

12/10 15:56, , 5F
推一一~麻將普通但比獨立時代好!
12/10 15:56, 5F
文章代碼(AID): #17Ib8ESH (Artfilm)
文章代碼(AID): #17Ib8ESH (Art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