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布拉格練習曲 獻給父親的電影 /聞天祥

看板Artfilm (藝術電影)作者 (外面的世界)時間17年前 (2008/10/19 21:2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聯合晚報╱聞天祥 2008.10.18 「斯維拉克父子」在捷克影壇是舉足輕重的黃金搭檔。「老斯維拉克」(茲丹尼克)橫跨 戲劇、電視、電影,而且能編能演,才貌俱佳,一臉性格的鬍子還被戲稱為「捷克的史恩 康納萊」;他唯一沒涉足的導演行當,則栽培了「小斯維拉克」(楊)發揚光大。 「小斯維拉克」至今執導了六部電影,有五部是由父親編劇,這讓他第一部作品就入圍奧 斯卡,並以1996年的「遊子」拿下最佳外語片,而父親在這部讓他達到顛峰的作品裡,不 僅擔任編劇,還是主角。 不曉得是否盛名之累,反而是得獎後這十年,斯維拉克產量極少,只有2001年拍了「烈日 長紅」,以及目前在台北上映的「布拉格練習曲」。 「布拉格練習曲」和「遊子」一樣,也是父編子導,而且完全由父親獨挑演員大樑(相較 之下,「遊子」至少還有個小朋友勢均力敵)。我甚至認為他過去的作品多少得自父親的 庇蔭,這部作品除此之外,另有一股「為父親而拍」的意味。因為劇情講的是一個從教育 線上退下來的老男人,不承認自己不再被社會所需,因此不計身分尋找任何工作機會(或 者說是與人接觸的機會),從快遞先生到超市回收員,而發生了眾多的笑料。 「布拉格練習曲」很容易令人聯想起幾年前另一部同樣來自捷克的電影「秋天裡的春光」 ,但後者更為單純所以容易感人。「布拉格練習曲」的意圖較為複雜,譬如老先生之所以 離開教職,是因為他處罰了一名不斷在課堂上出言忤逆的學生,而學生父親是學校的重要 金主,他不願道歉而選擇辭職。 重回社會後,他的文學造詣毫無用武之處,而第一個工作—快遞,不只和他的年齡格格不 入,也反映了社會與人際形式的變遷。尤其新科技的出現對此影響更具,甚至讓他甘之如 飴的超市舊瓶回收工作,最後也逃不過被機器給取代。 「無用」是令男人恐懼的詛咒。除了從工作、身分去界定,「性」也是另一種判斷依據。 老先生急於找新工作,似乎也和不想在家面對老婆有關。在他的春夢裡,除了家裡的成員 外,幾乎其他女性都成了他的對象。而不斷出現的「火車」意象,不僅像是邁向終站的生 命,包廂裡的春色無邊,也寄託了老先生的幻想與秘密。 只是到頭來,他亂點鴛鴦譜地促成了好幾對男女,自己卻驚覺被他冷落的老婆有精神出軌 的危機,最後一場令觀眾也為之提心吊膽的「驚險之旅」,終於讓他表露了對妻子的真愛 不渝,不過在短暫的字幕卡後留了個小伏筆,像記回馬槍的承認還是「本性難移」。 這讓這部老人題材的電影,不僅沾染了捷克擅長的喜劇氛圍,也像彼得奧圖主演的「維納 斯」碰觸了性的渴望。不過它更樂觀地看待生命,即使世界快速轉變,這個老人家也不肯 放棄對自我的追尋。「老斯維拉克」的老當益壯與有感而發,可說是本片最重要的基礎。 而「小斯維拉克」體貼地靠近老父的焦慮、幻想卻不失幽默,理解之餘,也流露了攝影機 背後的真實情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238.34
文章代碼(AID): #18-pOJ31 (Artfilm)
文章代碼(AID): #18-pOJ31 (Art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