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限得一大獎 評審陷天人交戰

看板Artfilm (藝術電影)作者 (外面的世界)時間17年前 (2008/09/08 10:03),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2008.9.8.自由時報 ■特派記者鄒念祖/特稿 威尼斯規定一部片只能得一個大獎,所以評審團必須在金獅獎與影帝獎之間抉擇。去年「 色,戒」得金獅獎,梁朝偉就沒法拿影帝。今年「摔角手」的真正靈魂人物是米基洛克, 但卻是導演戴倫艾洛諾夫斯基拿到最大獎。 歐洲得獎不重複 我們常聽到「本片榮獲奧斯卡7項大獎」,卻很少聽說哪部電影在歐洲影展得到3項以上大 獎。1991年前柯恩兄弟以「巴頓芬克」在坎城得到金棕櫚與最佳導演,評審團被抨擊不公 。5年前葛斯凡桑「大象」得到金棕櫚與最佳導演,也被批評為重複得獎。 為何「一部片只能得一個獎」在歐洲被視為理所當然?歐洲將導演視為電影的作者,功勞 都是導演的,上台領獎的也都是導演,一部影片同時得導演獎與最大獎就是重複。甚至連 演員演得好,都認為是導演對戲的詮釋以及對演員的指導成功。 美國好萊塢是工業體制,將電影視為分工合作的產品,當初決定拍哪本劇本,找哪位導演 ,配那些卡司的製片才是成敗關鍵,因此奧斯卡最佳影片是頒給製片,導演得到的最大獎 是最佳導演。許多導演為了掌控自己的作品都兼任製片,李安就擔任了「色,戒」的製片 。 今年評審團特別獎與最佳編劇都頒給了「泰莎」的編導海爾格里瑪,表揚他的編、導能力 。按照演員與影片不能重複得獎的邏輯,好的劇本不也一樣需要靠導演的詮釋,為何演員 演得好不能1片得2獎,而編劇寫得好卻可以,甚至編劇跟導演就是同一人? 如果連歐洲重要的電影作者文溫德斯都認為這樣的規則有問題,甚至明白表示當評審團主 席有強烈的無力感,歐洲影展的確應該認真思考這條規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48.13.128

09/09 00:06, , 1F
這樣對演員不太公平 希望改一下制度
09/09 00:06, 1F
文章代碼(AID): #18n8VODt (Artfilm)
文章代碼(AID): #18n8VODt (Art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