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 千年鶴導演講座(上) 李亞梅主講

看板Artfilm (藝術電影)作者 (保持生命的熱度)時間16年前 (2008/11/18 22:3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movie 看板] 作者: cineplex (保持生命的熱度) 看板: movie 標題: 千年鶴講座記錄(上)李亞梅主講@台大誠品 時間: Tue Nov 18 13:23:34 2008 千年鶴林權澤導演講座(上) 講師:李亞梅 2008.11.14 台大誠品 李亞梅,輔大影傳系兼任講師、前台北金馬影展副秘書長,參與發行之電影有: 《刺青》《練習曲》《最遙遠的距離》《流浪神狗人》《海角七號》《停車》《征服北極》 講座一開始,李亞梅老師表示電影涵蓋了技術、美學、科技、產業、文化等各個面向, 今天她會以電影評論角度談《千年鶴》這部電影,並且以自身行銷電影的經驗,比較 《千年鶴》與《海角七號》兩位導演在各自國家所扮演角色的相似之處。 韓國電影開始名揚國際 在錄影帶出租店興盛年代,大部分的人都是經由錄影帶出租管道得以欣賞到韓片。當 時韓國電影的故事情節類似現在的韓劇,像是《淚的小花》等,幾乎清一色是悲劇, 主題幾乎是養女、家暴等容易勾起觀眾惻隱之心的題材。直到了1997年,韓國出了一 部震驚影壇的電影-姜帝圭所執導的《魚》,上映後造成大轟動,締造660萬人次記錄, 超越《鐵達尼號》的417萬人,被稱為韓國電影崛起的轉捩點。這部電影讓國際注意到 韓國,何以這名不經傳的電影得以在本國大賣?他們驚訝地發現原來在幾年之間,韓 國的技術已悄悄跟進跟好萊塢電影工業。而就在《魚》締造了當年11億的驚人票房後, 隔年緊接著出現張東健主演的《朋友》壓陣,以14億的更出色成績替韓國電影打入一 劑強心劑,證實《魚》並非曇花一現的特例,因而造就了接下來風行全球十年的韓流 盛世(不過此一盛況在近一兩年已有衰退趨勢)。 探究韓國電影起飛的原因,簡單說來有以下幾點: 1. 將電影政策納入政黨候選人的參選政見中。 90年代末期,適逢亞洲金融風暴,諸如金大中等總統候選人在競選時無不紛紛 端出電影相關政策,韓國政府此時已經發現,美國迪士尼電影公司年收入竟然 可等同於全球最大硬體公司IBM,電影可以是替國家賺最多錢的無污染觀光業。 2. 廣設影視科系培養人才。 許多日後知名的韓星和導演均是科班出身,並且從電視圈慢慢磨練至大銀幕發展。 3. 短片、實驗電影、紀錄片等以輔導金輔導,但劇情長片則使用投資觀念。 這樣政策下,電影為了獲得投資人青睞,會在開拍前評估虧損,因而特別注重 卡司、導演和劇本的品質。 4. 保護機制。 所謂保護機制即鎖國市場,類似現今中國每年限定20部外片上映的政策。當時 韓國政府即限定每間戲院一年365天一定要至少有148天播放韓片,因而造成戲 院有本土電影的需求。反觀台灣,去年台北就有342部電影上映,平均一個禮拜 七八部,供過於求,也造成台片難以生存的窘境。 林權澤第100部電影《千年鶴》所代表的意義: 1. 韓國電影工業興盛,讓有才華的導演擁有充裕的資金和技術持續創作。在台灣, 很多導演一生只能導演一部電影,剩下20年必須靠拍MV、廣告、紀錄片等還債。 更不用說拍一部片就抵押一棟房子的導演也大有人在。 2. 以導演角度來說,年已七十高齡的林權澤拍了百部電影,仍讓人能夠對他作品 感興趣,代表他的作品不僅能夠賺錢,還能贏得影評的美譽。 林權澤備受敬重的原因: 1. 《西便制》-1993年,林權澤推出了《西便制》這部電影,在韓國造成的旋風 類似今天台灣的《海角七號》。它締造了196天的映期(相當於6.5個月)。以 台灣為例,《色戒》上映3個月,《鐵達尼號》5個月,《海角七號》上映至目 前為止將近3個月,預估11月底即將下檔(盜版出來後票房直接掉半也是它提早 下檔的主因)。由此可見林權澤的《西便制》在韓國所造成的轟動,也因而奠 定了韓國人對本土電影的自信,是引領日後韓流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光頭運動-1999年,為了抗議加入WTO開放外國電影配額,韓國電影人發起大規 模示威遊行,包括電影界泰斗林權澤、金基德等七位知名導演剃光頭在漢城靜 坐,抗議政府縮減電影院的每放映廳一年必須放映滿148天的政策至92天。剃光 頭在韓國是極強烈的抗議形式,被世界輿論高度關注,示威的結果是韓國政府 決定暫時不將電影配額問題納入貿易談判範圍內,維持148天國產電影配額比例, 成為韓國影壇的代表性運動。當時包括王家衛、高達等國際知名導演均發表聲 明表態支持。台片在戲院抽成比例比其他外片還高,因此台灣電影圈也正期許 《海角七號》導演魏德盛這次的成功,能夠像林權澤一樣替台灣電影改變一番 新氣象。 林權澤作品《醉畫仙》、《千年鶴》 林權澤喜好將小說改編成電影,並融入傳統民俗文化。拿他奪得坎城最佳導演的作品《醉 畫仙》來看,它是一部古裝類型電影,在這個影像視覺氾濫的年代,仍能堅持拍出帶有含 蓄之美並保存民俗文化的作品,這就是他堅持的一貫風格。台灣在最近上映的《1895》之 前,已經近10年沒有古裝類型電影出現。在李行、胡金銓年代還有資金和精力接觸歷史題 材,後來便因電影工業式微而不再出現大型製作的歷史劇。《醉畫仙》和《千年鶴》讓我 們看到,一國的電影工業興盛與否,可從這一國家電影類型是否多元化來一探究竟。 其實電影觀眾是需要培養的。我去釜山影展的時候被當地電影院的大看版感動到,因大部 分都是本國電影,而下面很多觀眾正在買票進場,非常熱鬧。這讓我想到絕色影城也在這 幾年漸漸培養出看台片的族群,我們在行銷電影跑校園宣傳的時候也發現,大學生看過很 多台灣電影。我深深認為這是好幾年來,台灣導演和行銷團隊一個個有默契接棒、勤跑校 園而培養出來的潛力觀眾,對未來台灣電影的觀影市場會有很大的影響。林權澤的電影就 是這樣,他的作品詩意並具有故事性,這麼多年來已經養了一批影迷固定追逐他的作品。 整理:Natacha 千年鶴 11/21(五) 長春戲院 真善美戲院 晚場起 http://cineplex.pixnet.net/album/photo/103388938 (預告) (未完待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0.194.201

11/18 15:02,
推一下,明天要去看千年鶴的特映會
11/18 15:02
※ 編輯: cineplex 來自: 220.130.194.201 (11/18 19:2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19.15
文章代碼(AID): #198jCMpe (Artfilm)
文章代碼(AID): #198jCMpe (Art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