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清大夜貓子12月仍是滿滿的卓別林影展

看板Artfilm (藝術電影)作者 (歐蘭朵)時間16年前 (2008/12/09 10:3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卓別林的藝界人生 =================== 十一月份的夜貓子影展,我們安排幾部卓別林的風格成熟之作,試圖勾勒出一代喜劇大師的電影面貌。每個禮拜二晚上,放映三部卓別林在共通電影公司(Mutual Film)拍攝的經典短片作品。這些影片製作於 1916 年到 1917 年,是卓別林逐漸開始能全面掌握電影製作的階段。日後他提起這份工作,總是說這是他「一生事業裡最快樂的時光」。 十一月份的禮拜六晚上,安排的則是「淘金記」、「摩登時代」、「大獨裁者」和「維杜先生」。與共通電影公司的合約結束後,卓別林放慢了速度,試圖拉開喜劇電影的篇幅與格局。「淘金記」是經歷幾次嘗試之後,集過去風格之大成的作品。 「摩登時代」的歷史意義與藝術價值都已無需贅言。「大獨裁者」是流浪漢最後一次現身銀幕,也是卓別林獲得的票房最高,日後卻也引起最多爭議的作品。「維杜先生」則以黑色喜劇的形式,表現出一位複雜而迷人的悲劇角色。 十一月份的影片,偏重以外在的觀點來瞭解卓別林的作品。十二月份安排的影片,則較能夠從內在的觀點來理解卓別林此人。我們將播映在「淘金記」之前的幾部劇情長片:「狗的生涯」、「大兵日記」、「孤兒流浪記」、「巴黎婦人」與「朝聖」,回顧一下這段大師之路。其中「巴黎婦人」是卓別林第一部非喜劇類的作品。 「馬戲團」則是在「淘金記」之後拍攝的另一部小品,與他接下來的經典之作「城市之光」有著幾許相似。「舞台春秋」令人回想起卓別林還有他父親的演員生涯,是卓別林最動人的非喜劇類作品。 「紐約之王」是 1957 年,卓別林被美國政府禁止入境之後,在英國拍攝的電影。諷刺當時美國的社會與對共產黨的恐慌,十分有趣。 十一月底與十二月初的兩部電影,則安排為「卓別林與他的情人」和「卓別林的藝界人生」。兩種不同風格的回顧,或許可以再提供一兩個「天才的另一面」,給各位觀眾參考。(撰文:pm5) 2008.12月播映場次: 12/02(二)《卓別林的藝界人生》Charlie: The Life and Art of Charlies Chaplin(2004, 132min) 12/06(六)《孤兒流浪記》The Kid(1921, 68min) 12/09(二)《大兵日記》Shoulder Arms(1918, 46min)       《狗的生涯》A Dog's Life(1918, 40min) 12/13(六)《馬戲團》The Circus (1928, 70min) 12/16(二)《朝聖》The Pilgrim (1923, 59min) 12/20(六)《城市之光》City Lights (1931, 87min) 12/23(二)《巴黎婦人》A Woman of Paris (1923, 93min) 12/27(六)《舞台春秋》Limelight (1952, 141min) 12/30(二)《紐約之王》A King in New York (1957, 110min) 清大夜貓子部落格:http://nightcats.blogspot.com/ 播映時間:每星期二、星期六晚上8:30 播映地點:清華大學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自由入場 主 辦:清華大學藝術中心、蘇格貓底二手書咖啡屋 停車資訊:請於現場服務台出示停車票卡索取抵用卷,以公益活動單次入校二十元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4.182.14 sora1206:轉錄至看板 NTUST-DC-B97 12/09 23:31
文章代碼(AID): #19FTbMIP (Artfilm)
文章代碼(AID): #19FTbMIP (Art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