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霍頓的鐵道人生】導演訪談 班海默
【霍頓的鐵道人生】導演 班海默(Bent Hamer)
電影怪傑 班海默
出生於挪威的班海默(Bent Hamer)是影展常勝軍,【霍頓的鐵道人生】
之前已有2部電影獲費比西影評人獎,超過50個國家上映,入圍80多個國際影展,
榮獲30多座獎項。作品如麥特迪倫主演的 【打雜詩人】、【Eggs】、【Kitchen St
ories】等,別出心裁的主題帶有亙常神秘的幽默色彩,經生活瑣事映照永恆不變的
人生風景,在北歐新興導演群像中佔重要的一席之地,值得影迷持續追蹤。
【霍頓的鐵道人生】是他交出的最新傑作,代表挪威角逐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提名。
霍頓先生背後的故事?
我大部分的作品都有一個清楚且集中的概念,當我完成它時,自己也同時得到淨化,
但拍完【霍頓的鐵道人生】後,我發現直到現在仍然和霍頓一起旅行中。我想,
這是因為他的故事很容易引起共鳴,每個人都會遇到必須做出人生抉擇的時刻,
卻極少與年長的人扯上關連,【霍頓的鐵道人生】就是從這角度切入。我很喜歡火車,
但不打算為火車量身訂作一部電影。我真正有興趣的是發掘不同角度的人生。
霍頓是個沈默寡言且內向的人。在美國,這種個性比較「奇特」(Odd),就像霍頓
的本名Odd Horten一樣。很好奇挪威也會這樣看嗎?
挪威有一種說法「sr」,形容這個人乍看有點古怪,但仔細想想也還好,比較像略帶
羞澀的距離感。這邊很多像是這樣「小小古怪」的人。我認為從挪威人的觀點,霍頓
並不怪。他不善與人溝通,活在自己孤單的世界,電影也沒談到太多他的背景,只知
道他和母親很親密,親情加上工作,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唯一能夠帶領他和人群互
動的就是工作,雖然霍頓也沒那麼想和同事交際。
我很喜歡霍頓的名字「Odd」,尤其當它是個常見的挪威名字,而英文的意思又和主人
翁的個性很契合(英文Odd=奇特)。拿「奇特」形容霍頓非常貼切,他把握機會,
對生命說YES,把自己帶到未曾經歷的情節裡。對他來說,這完全是個新體驗,另一次
嶄新人生。
除了年長及孤獨,電影也充滿挪威風情,雪景、鮭魚、跳雪、國鐵…
你覺得電影有碰觸到挪威的文化,還是就只是關於霍頓本身?
兩面都有。我覺得挪威人往往被某種氛圍包覆住,我們有冗長黑暗的冬季,外頭非常
寒冷,這也是我們選擇在冬季拍攝的原因,這種氣候帶給電影一種疏離感,就像霍頓
的人生一樣。室內景則選棕色、橘色調性,呈現溫暖的住所。霍頓會發現,原先充滿
秩序的孤獨及生命中的黑暗面漸漸消失,等待他的是美好的新生活。我不確定電影捕
捉到多少挪威人的靈魂,但可以確定的是,挪威是個小國家,我們和彼此對話,相互
依偎,營造出來的孤獨感或許就是挪威文化的一條線索。
下雪的城市呈現僵直又空白的感覺,像是無人居住的地方。這種反差下,城市裡的
小餐廳顯得非常真實生動。可以聊聊你對整部電影美學上的設定嗎?
我喜好將故事中多餘的殘線修剪整齊,讓電影呈現乾淨的質感。我的其他部作品演員
都不多,就連公共場所也看不到什麼人。這麼做的原因是,我只想留住故事最精要的
部分。我擅於將荒謬感融入故事細節中,但也極盡所能讓它們保留真實,你得一再
確認電影的情節是否合理。
真的可以像電影一樣,闖入奧運跳雪中心,擅自跳雪嗎?
嗯… 應該可以喔。
得先穿越過奧運的博物館,但我有成功闖入過,所以不會說是完全辦不到。
你把這部電影獻給母親和其他女性跳雪選手。令堂和電影中的媽媽有任何共通之處嗎?
我的母親是個貨真價實的跳雪選手,這並不常見,跳雪大多是男性從事的運動。
她也是敦促我嘗試各式各樣運動的人,當然也包括了跳雪。這也是為何我要把這部
電影獻給她和其餘跳雪女選手,她們代表著勇敢追尋自己夢想、相信有志者事竟成的
一群人。這樣的精神也在電影裡出現,面對新生活,霍頓知道他自己也能做到任何想
做的事。
轉錄自:http://cineplex.pixnet.net/blog/post/25178871
--
Peace and Long Life ,Live long and prospe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0.194.201
※ 編輯: happpyanna 來自: 220.130.194.201 (06/04 18:41)
Artfilm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15
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