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派翠克,一歲半 Patrik, Age 1.5

看板Artfilm (藝術電影)作者 (李阿ㄈㄚˊ●﹏●好自在)時間16年前 (2009/11/12 23:39),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看了本屆金馬影展的第一部片《派翠克,一歲半》(Patrik, Age 1.5),描述的是一對男 同志伴侶原本要收養一個1.5歲的男孩,最後來的卻是個15歲叛逆少年的故事。劇情核心所 要講的,我覺得是關於「瞭解」這件事。 因為喜歡與孩子相處,電影結束後留在我腦中的是孩子的議題,而非同志。面對叛逆、沒 大沒小的孩子該怎麼辦?電影告訴我們,不應一開始就帶著有色眼光看待他們,否則孩子 永遠無法有展現真實自己、擺脫現狀的機會。 其次,是應放手讓孩子發揮,我們才能看到他們的長處,讓他們發現自己的價值。這與前 述「不抱成見」是相類似的,我覺得就是一種「瞭解」,如果我們願意靜下心、放開包袱 ,瞭解孩子真本性、他們的想法,讓他們嘗試,而不是用自己的思維強硬投射在他們身上 ,他們當然願意敞開心胸。就像片中主角Sven的女兒一樣,大人都覺得她難懂,但只有肯 靜下來聽她說話的派翠克「懂」她。 「同志」的議題何嘗不是如此?如果大家願意理解不同性取向的群體,那就會發現同志其 實除了性向外與一般人無異。片中安排一個橋斷:鄰居的孩子總愛嘲笑主角是「同志」, 但其實他根本不知道同志是什麼意思,所接觸到的,只有孩子父親對主角所言「不準碰我 孩子」,這種充滿刻板印象的言行而已。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用心去瞭解,同志 其實不像大家所認為的那樣,他們所有的,也是跟普羅大眾一樣一個做為「人」應有的價 值。 在這部片中,主角們與鄰居一直有著對比,最突出的還是在愛的部分。有對鄰居夫婦因丈 夫長期性功能障礙而失和,夫妻間已不再有溝通,妻子甚至與別的鄰居有染;而另外一對 夫妻中,男方曾瞞著妻子偷吃家中女佣,還一度在派翠克未被收養時暗示他可為老婆提供 更多服務。這些光怪陸離的行為,看在同志主角眼中,對照他們伴侶兩人藉由真愛建立起 來的關係,更加彰顯了以瞭解彼此、真誠為彼此付出為基礎的情感才是永恆的。 做為一個以同志家庭為議題的瑞典電影,片中仍有觸及同志日常生活壓力(或說辛酸?) 但對照同志婚姻、同志領養子女仍遙遙無期的台灣,電影中建構的現實真是非常美好。 這部片子透過許多近距離的手提式攝影機,以貼近角色又兼具濃厚情感的寫實方式呈現, 是部詼諧又積極的片子。 __________ 第一次在這裡發影評, 似乎談電影背後的議題大於電影本身, 請各位見諒… http://goodfine.pixnet.net/blog/post/2605223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199.167

11/19 09:23, , 1F
推本文 也推此片!:)
11/19 09:23, 1F
文章代碼(AID): #1A_2mOYc (Artfilm)
文章代碼(AID): #1A_2mOYc (Art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