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明天的黎明 法國電影的娛樂性 /聞天祥
2009-12-13/聯合晚報 【聞天祥】
雖然沒有機械化的炫目特效,「明天的黎明」卻稱得上是部容易消化的法國電影:
除了手足親情加衝突,還有優美的鋼琴、華麗的角色扮演,以及適時的懸疑。
從海報設計到電影開場(甚至坎城影展的特刊劇照)都讓人誤以為這是一部古裝片。因此
當你知道這不過是群熱衷拿破崙時代的現代同好,模仿十八世紀軍隊的裝扮遊戲時,不禁
啞然失笑。誰規定Cosplay是青少年跟女性的專利?當一群成年男性分成不同陣營,按照
軍階各有服飾配件,紮營守衛都來真的,甚至最誇張時連決鬥都一應俱全時,你不由得從
訕笑變成嚴肅看待。
演過不少達頓兄弟作品、從青少年時代就是演技派的傑若米何涅,在片中就飾演沈溺於角
色扮演的弟弟。相較於他的藍領身分,髮線愈退愈後面的資深帥哥文森培瑞茲所飾演的哥
哥,則是一個功成名就的鋼琴演奏家。他因為與妻子分居而搬回老家,母親在住院前要他
盡力照顧弟弟的託付,變成他涉入角色扮演世界的契機。
這部電影的結構,其實正是兩兄弟走向對方的旅程。
哥哥出於關愛與想要理解,剛開始勉為其難加入弟弟熟悉的角色扮演,到後來卻難以脫身
。諷刺的是這個詭異的體驗,竟讓他的鋼琴演奏在純熟技巧外,增添了前所未有的風情;
而換個身分,也讓他暫時卸下沈重的包袱而得以更清明地看待自己與人際關係,為現實的
僵化情感(與身兼經紀人的妻子)帶來轉圜。
但如果以為這是部從角色扮演而療癒現代中產階級或上流社會的電影,那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這是場漩渦、是個難以脫身的泥沼。就連沈迷於此的弟弟,在驕傲地帶著哥哥於同好
間出盡風頭後,也逐步發覺這群表面恪守拿破崙信條的對手,已經逾越扮演的分際,甚至
危及聯繫起兄弟倆的當然理由—母親,現實終究侵蝕了他的幻覺快感。影片在緊張、懸疑
、驚恐的氣氛中,讓古與今、兄與弟、愛與恨,最後同時爆發,情感的張力也達到高潮。
「明天的黎明」雖然稱不上石破天驚,但丹尼斯古德的處理仍堪稱細膩,在不墜的戲劇張
力下,對於手足之情有著相當程度的挖掘與探討,並直指現代人的情感表達困境,甚至提
供了一些想入非非的潛力。
內在層次不虞匱乏,外在則佐以視覺奇觀(十八世紀服飾與聚會)、聽覺享受(學音樂出
身的導演幾乎每片必備豐富音樂元素)來增色,令這部法國片其實很有「娛樂性」,既適
合嘗試跨出好萊塢品味的觀眾的試金石,對喜歡歐陸電影的影迷而言也是水準之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206.64
Artfilm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202
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