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紐約我愛你
紐約我愛你:曼妙流轉的浮生群像
影音圖文網誌版:
http://blog.roodo.com/hostsonaten/archives/11171183.html
導演: 姜文、Mira Nair、岩井俊二等
出品: 法、美 / 2009
我們的酒館、都會街道、辦公室、佈置過的房間、鐵路、和車站,似乎絕望地將我們囚
禁起來,而隨著電影的來臨,這個囚籠般的世界得以十分之一秒的速度,在須臾間炸得
粉碎,而現在我們就在遙遠四散的廢墟與碎片中,展開平靜而冒險的旅行。
──華特‧班雅明《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電影從發明之初,不僅被用來紀錄、凝視著城市的風華,甚至可說──電影本身就是一
種都市性的經驗。
班雅明利用攝影機延展、變造時空的特性,說明電影使得城市空間的經驗成為一場驚異
的旅程,如同拱廊式般的資本都會地景,一種瞬息間流動萬千的新感知模式與現代性主
體,正透過電影悄然顯形。而早先的歐洲殖民者,在征服他者之餘,亦利用影像紀錄異
國風光,讓古今中外的影像透過剪接技術匯聚在現下眼前銀幕,成為奇觀式的消費體
驗,對班雅明而言,觀看這些斷裂、跳躍的蒙太奇宛若一場冒險,刺激著觀者,使其脫
離俗常現實,並產生親近影像客體(奇觀化的異國景致)的渴望。
因此,當知名法籍製片家Emmanuel Benbihy延續名為「愛情城市」(Cities of Love)系
列的跨國電影計劃,將凝視城市的電影眼(kino eye)越過換日線,從巴黎延伸到紐約另
起爐灶時,也顯得順理成章。(據說Benbihy先生還會帶這個計畫繼續流浪到上海、耶路
薩冷、威尼斯,成為電影創作者、各地片商、市政機關間的跨國文化掮客。)
當地方政府以電影行銷都市的熱潮在各地捲起,觀眾不斷在觀影過程中被召喚、萌生出
對城市形象與消費觀光的美好嚮往。而究竟這是利用宣傳工具形塑膚淺浪漫印象、忽略
現實議題的政治脂粉,還是鼓勵影像藝術、探索城市形象的高明作法,便不是本文所能
處理的命題。
《紐約我愛你》對於十一位受邀創作的導演而言,宛如實境秀指派的小挑戰,每人都必
須在有限的篇幅內,利用在短短兩天的拍攝期、一週的剪接期,來完成各自的獨立作品。
綜觀來說,各國秀異名導的文化視角,大多仍能以極短篇般的精簡體裁展現,並觸及移
民、跨文化接觸、性別、親情……等多元面向,激盪出各自的獨特幽默及人文關懷。
就形式上而言,《巴黎我愛你》的場序分明,將城市行政區作為各個故事的主景,並以
字卡標明分場,利用空間關係切割電影的時間排序,各段中均有鮮明的作者簽名、獨立
風貌,但難免會有跳躍斷裂、素質參次不齊的觀影印象。
相較之下,這回的《紐約我愛你》則淡化了城市特色景點的分野,將重點集中在多族裔、
多面向的形色俗世人物身上,並利用數段不同角色的交會,作為流利自然的轉場,形成
段落上鑲嵌、交織的結構,進而達成較為一致的敘事風格。
各組故事線的交織也不是刻意拼湊的大團圓,而更像茫茫人海恍惚錯身的驚喜偶遇,多
了都會中明快的流動感,《巴黎我愛你》對筆者而言像數個獨立的星嶼,各有殊異亮點
與作者意識,《紐約我愛你》則更像旋渦般匯聚的銀河,流轉著曼妙的浮生群像。
十一位導演中,最令人期待的法提阿金所擅用的跨文化錯置情境,在紐約中國城中反而
司空見慣、缺乏新意,其描寫舒淇飾演的東方女人在西方畫家的凝視中重新找到自我,
通段散落了觸覺、眼睛、食物等各種隱喻符號,故事本身頗有文學小說的韻味,但此種
東方主義、性別二元的詮釋,其實已稍嫌陳套。
亞洲區代表姜文和岩井俊二則表現不俗,前者在電光火石的剪輯中迸發神采、後者則擅
寫年輕世代在偶然機緣中輕盈而慧黠的浪漫筆觸,使過去華語電影中常有的神偷對決戲
碼、日本電影中的純情宅男原型,在紐約版本中有了驚喜的再生重現。
個人最喜歡下列四段:
《伊莉莎白》的印度裔導演Shekhar Kapur的作品最跳、也最脫離紐約的俗世塵囂,在
一個老旅館的場景中,拍出純白氤氳、過曝、逆光的視覺質感,情節如夢似幻而曖昧,
宛若在時空的罅隙間唱出悲傷而絕美的詠嘆,老演員Julie Christie和JohnHurt的演出
身影值得一看。
備受矚目的明星娜塔莉波曼,在處女導演作品中透過一對膚色迥異的父女,將親情互動
與俗世偏見給人的心碎,拍得細膩而動人,兒童的觀點更將中央公園的自然景致拍得清
澈甘美、意趣盎然。
《雨季婚禮》導演Mira Nair以東歐哈西德(Hasidic)猶太教派女子與印度鑽石商人交涉
的情景,利用語言隔閡與傳統禮俗的扞格,拉曳出一連串詼諧機鋒、文化衝擊及暗流情
愫,兩人的靈魂彷若瞬間出竅般超脫了現世的框架,在彼世成為短暫的戀人,讓整段有
了幽默、浪漫的神祕魅力。
Joshua Marston則把一對年邁老夫妻至康尼島(Coney Island)遊樂園的一趟出遊拍得可
愛、感人、而拍案叫絕!看了令人會心一笑,亦使雙親年邁者心中為之淡淡酸楚,當叨
叨碎念的老婆婆、愛耍冷幽默的老公公不再拌嘴、互相依偎看海時,那霎時無語的瞬間,
令人心底有股溫暖的感動油然而生。(兩人也都是國寶級演員,老太太是傳奇大導Elia
Kazan的常用班底。)
而轉場中女性影像藝術家利用DV紀錄眾生,在片尾化為城市地景中繽紛投影的手法,
則乃畫龍點睛之筆,增添了電影本身自我指涉、注視與鏡像映射的多層次妙趣。
最後,容筆者冒昧擬仿班雅明的文字作為對本片印象的總結:紐約的酒館、紐約的都會
街道、紐約的公寓、紐約佈置過的旅館房間、地鐵、和車站,似乎絕望地將人們囚禁起
來,而在《紐約我愛你》中,這個囚籠般的世界在人們擦身交錯的須臾間,幻化為流光
碎影般的雋永片段,人們看見自己的故事散落在城市樓房與天際線間的地景,展開平靜
而冒險的旅程。
本文同時刊於《放映週報》239期:
http://www.funscreen.com.tw/Review.asp?RV_id=447&period=239&#exp44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121.247.124
※ 編輯: lavieboheme 來自: 203.121.247.124 (12/27 00:41)
推
12/27 10:41, , 1F
12/27 10:41, 1F
※ lavieboheme:轉錄至看板 movie 12/27 14:57
推
01/08 01:58, , 2F
01/08 01:58, 2F
Artfilm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204
511